董振堂的妻子 鲜为人知的红5军团和董振堂 一个有可能成为元帅或大将的将军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胜利会师80周年的日子.应该写些什么东西来纪念那些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那些为共和国成立付出青春.生命和鲜血的人们.结果,我想到的是董振堂将军和他指挥的红5军团.为什么写董振堂将军?因为他是唯一个进行过两年长征的人.在1934年中央红军或者说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时候,作为中央红军最后掩护部队--红五军团的最高军事主官开始了长征.只不过在1935年6月与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团被编入了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的"左路军".到了1935年9月,由于张国

201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胜利会师80周年的日子。应该写些什么东西来纪念那些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那些为共和国成立付出青春、生命和鲜血的人们。结果,我想到的是董振堂将军和他指挥的红5军团。

为什么写董振堂将军?因为他是唯一个进行过两年长征的人。在1934年中央红军或者说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时候,作为中央红军最后掩护部队——红五军团的最高军事主官开始了长征。只不过在1935年6月与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团被编入了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的“左路军”。到了1935年9月,由于张国焘阴谋夺权,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分道扬镳。中央红军以红一、三军团为主力实行北上战略,而红五军团则随红四方面军执行张国焘的南下战略。直到,红四方面军南下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之后,才同意和红二方面军一同北上,并于1936年10月与先期抵达中央红军会师。

董振堂将军原是国民党第26路军第30师的师长,在国民党各大山头里属于冯玉祥将军西北军系统。在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将军放弃荣华富贵率领第26路军17000余人的宣布起义,史称“宁都起义”。董将军的部队被整体改编为红军的第五军团,董将军任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这只部队是当时弱小红军中装备最精良、军事素养最高、单兵训练质量好的、战斗力最强一支部队。即便是林彪指挥的红1军团和彭德怀所指挥的红3军团,与之相比也逊色很多。比如1932年,红一、三军团攻打赣州,由于赣州城三面环水,又有坚实的城墙,易守难攻,炸城墙进到城里的红军被国民党军包围,此时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受命前往增援,战士们挥舞大刀冲进敌阵,把受困的部队解救了出来。红五军团凭借超强的战斗力,迅速的成为了红军的中的雄师铁军。只是在后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对这位将军和这支英雄的部队宣传甚少,所以我们的记忆中也就逐渐淡忘了这支英雄部队。

也许正是因为,红五军团强大战斗力,所以在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这支英勇的部队被选为殿后,为红军的长征作掩护。稍微懂些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掩护的部队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不仅要用顽强的阻击来保证在自己的友军顺利的完成转移,而且在自己也要顺利的脱离战斗进行转移,并且还要在自己的撤退过程中不被敌人纠缠甚至冲垮。

在作战中,最难大的战斗就是阻击战,进攻的人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和路线来进行进攻,但是防守的人却只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带有挨打性质的顽强抵抗。

可惜,人们很容易记住那些在前面开山辟路的的英雄,比如在湘江血战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而容易忘记那些在这些他们背后确保他们前进的勇士,比如同样在湘江血战中阻击追击敌人的红5五军团。

要知道,红1军团和红3军团阻击的是国民党系统中的湘军和桂系部队,虽然他们的各个方面优于红军,但是远不如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红五军团阻击的正是从江西一路追击追击红军而来的中央军薛岳、吴奇伟纵队,共8个师的敌人。

薛岳是谁,如果对抗日战争又说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万家岭大捷、长沙会战的指挥者,有“老虎仔”美称的一代名将,其麾下的8个师也是国民党军中央军系统中的精锐。所以红五军团所承受的压力和危险远远超过了在前面开路的红1军团和红3军团。

尤其是当红军的侧翼的红军8军团被击溃后,红五军团面临被敌人从侧翼包抄的危险。在如此危局的情况下,红5军团不仅顺利的完成了阻击薛岳、吴奇伟纵队的任务,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机关渡过湘江,其本身除了34师之外主力也渡过湘江,并继续坚持战斗。

说到34师,就不得不提及师长陈树湘。红军34师在掩护作战中,被国民党保卫战湘江东岸,面对4个国民党师的围攻,34师5000余名官兵大部分战死沙场。

陈树藩则在中弹被俘后,从腹部的伤口中拽出肠子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如果说湘江之战记录了红五军团的惨烈,那么金沙江之战则见证了他们的坚若磐石。湘江之后,严重减员的红5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国民党追击部队,掩护主力渡过金沙江。

面对10万国民党军的进攻,红5军团将他们阻击三天三夜。在顺利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渡过金沙江后,红五军团交替掩护撤离了石板河,顺利渡过金沙江。完成渡江后,他们凿沉了渡江的7条木船,对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

到了1936年10月3大主力会师后,为执行中共中央打开国际交通线(进入新疆,于所谓的“红色军阀”盛世才会合,接受苏联军事装备的援助。据称当时苏联的装备已经运到了中苏边界)的战略,红5军团加入西路军,开始了西征。刚刚到达陕北红5军团(此时,已更名为红5军),人员编制仅剩3000人,来不及洗去征尘,也来不及补充人员弹药,就西渡黄河,结果也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在西征的过程中,西路军的作战任务和战略使命被屡次修改。时而要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时而继续执行打通国际交通线的任务,结果导致西路军无法走走停停、徘徊不前,陷入了西北“四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的优势兵力包围之下,所以西路军最终陷入失败。

而董振堂将军和红5军正是在将作战任务修改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全军覆没,董振堂将军也因此壮烈牺。当时,中共中央改变西路军大通国际级i交通线的任务,希望他们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建立根据地。

可是,这个作战命令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些地方人民稀少,并且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都与汉族为主的红军有着极大的差异。而且,红军此时面临的敌人是拥有机动优势的马家军骑兵部队。

红军在这里不便于发动人民群众,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援和帮助,红军就如同无源之水,结果在信息、情报等方面的优势被大大遏制,在补充兵源方面几乎也成为奢望。同时,由于马家军骑兵多,红军原有的游击作战的机动优势被极大的克制。

于是,1937年1月在甘肃高台县成立苏区的董振堂将军和红5军在,陷入了优势敌人的包围之中。面对十倍于己的马家军,红5军团在里无粮台、外无援兵,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红五军与敌人血战七天八夜。

虽然,西路军也派出骑兵师进行援救,但是由于马家军的兵力优势过于明显,200人的红军骑兵师援救行动没有成功。最终,红5军3800多名官兵全部战死,董振堂将军也在作战中牺牲。而且,将军的头颅还被“马家军”残忍的割下。此时董振堂将军年仅42岁。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已经80年了,那些在建国后成为开国元勋的人们值得人们永远的尊重和敬仰。但是那些为新中国建立流尽最后一滴血,却没有看到最后胜利的人们更值得我们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