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的鉴定要素

2017-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由于他善于引进和使用西洋先进科技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复了明代各种釉色和品种,而且在胎釉.纹饰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创烧了许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种,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烧制瓷器的鉴定特点如下:一.瓷胎康熙时期的瓷胎和明代有很大不同,胎质更加坚硬精细,杂质少,含铁的成分非常少,所以胎的颜色非常洁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浆胎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由于他善于引进和使用西洋先进科技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复了明代各种釉色和品种,而且在胎釉、纹饰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创烧了许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种,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烧制瓷器的鉴定特点如下:

一、瓷胎康熙时期的瓷胎和明代有很大不同,胎质更加坚硬精细,杂质少,含铁的成分非常少,所以胎的颜色非常洁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浆胎瓷器,由于器胎淘洗过细,把胎土中的粘性致坚物质淘洗掉了,结果使胎变得粗松,比较糠,不坚密,分量较轻,这种浆胎器物所占比例很少。

二、瓷釉康熙时期瓷器的釉质非常坚密,釉面极其光润,瓷釉和瓷胎结合得非常紧密,比明代时有很大进步,浆胎除外。康熙朝除继承明代各种釉色外,还创出了不少釉色,一道釉瓷器已朝着多种多样的色彩方面发展,一种釉色可分为若干个色调,给一道釉瓷器开创了新局面。主要釉色有:白釉、祭红釉、豇豆红釉、郎窑红釉、霁蓝釉、洒蓝釉、天蓝釉、茄皮蓝釉,另外还有黄釉、绿釉、酱釉、黑釉、豆青釉等,具体釉色的特点为:

1.白釉:康熙时期白釉分两种,一种是白中略闪青色,另一种是非常洁白的粉白釉,好像釉中含有非常细的粉质一样,器身施白中略闪青的白釉,底部施粉白釉。

2.红釉:红釉从元代开始烧制,属高温铜红釉瓷,到明初永乐时期变得鲜红,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都烧制得很成功,可是宣德以后每况愈下,红釉几乎达到失传的境地,直到康熙时才得到恢复和非凡发展,红釉品种增多,在一色釉中非常突出,有祭红、豇豆红、郎窑红等,具体特点如下:

豇豆红:其颜色似自然豇豆之色而得名,色调柔和,又称为美人醉。是康熙时期红釉瓷器著名的品种之一。

祭红:祭祀所用器物多为红色而得名,与元代的红釉、明永乐时期的鲜红釉、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同属一个品种。

郎窑红:从康熙四十四年开始,景德镇官窑的窑务由江西巡抚郎廷极兼理,在此期间内烧制的瓷器过去一般都习称为“郎窑”瓷器,实际并不确切,还是应该叫康熙瓷器,可这时候烧制的红釉瓷器,历来都习惯地称为“郎窑红”瓷器。它在红釉瓷器中成绩最为突出,其颜色分两种:一种是血红色,为比较光亮的玻璃釉,另一种是紫红色的暗光釉。郎窑红的特点是:底部一般都是苹果青釉和米汤黄色釉,釉面都有细碎的开片,器物口沿一般都是白色釉,俗名叫“灯草口”,并施釉规整,没有垂釉现象,因此接近器物底足部分的红釉都非常整齐,俗称“郎不流”。

3.蓝釉:康熙时期的蓝釉主要有霁蓝、洒蓝、天蓝和茄皮蓝釉等几种。具体特点有:洒蓝釉是用青花料在瓷器上采用竹管吹釉的施釉方法,又称“吹青”。因其斑点呈雪花状,故有“雪花蓝”之称。这种洒蓝釉,明宣德年间就开始烧制,但数量很少,以后就不见了,到康熙时又继续烧制,数量也比较多。

三、彩色康熙时瓷器的色彩方面,不但继承了以前的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金彩、斗彩等彩色,而且又创造出了珐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种。特点为:

1.青花:康熙时青花器物比较多,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开始用的国产料,翠蓝色,青翠艳丽,色调明快,这种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色彩,适宜于表达各种花纹图案,而且立体感较强,特别适宜绘画山水,人物,同行称赞康熙朝青花为“青花五彩”。

2.三彩:用黄、绿、紫三种彩色在烧成的素胎上涂绘填彩而烧成的三彩瓷,在明代正德已出现,康熙时期烧制的更加成功,彩色更加细润,而且数量增多,根据地子的不同可分为: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黑地三彩、浆白地三彩、虎皮三彩等,这时三彩瓷的施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烧成的素胎上先涂一种彩作为地子,然后在彩地上再用其他两种色彩进行涂绘。另一种是在烧成的素胎上,把花纹以外的地子涂上一种颜色,然后花纹部分用其他两种颜色进行涂绘。此外,根据三彩纹饰及颜色的不同,还有镂空三彩、加红三彩,力口蓝三彩等,但数量极少。

3.釉下三彩是由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色组成,是仅在康熙朝才有的特殊三彩。它是先在胎上用三种彩料绘画花纹图案,然后以白釉烧制而成的,这种釉下三彩器物不多。

4.五彩:五彩瓷在宣德年间开始烧制,到康熙时期有了更大发展,数量大增,达到了我国五彩瓷的最高峰,它与青花一起成为康熙彩瓷的主流,这时的五彩仍然以红、黄、绿、蓝、紫为基本色彩,但与以往的五彩有某些不同。康熙朝五彩虽然以红、黄、蓝、绿、紫为基本色彩,但蓝色用得很少,多数五彩器物不用蓝色、在带蓝的五彩器物上绝大多数用釉上蓝彩代替了以往的釉下青花-有极少数五彩器物仍然使用釉下青花。康熙朝五彩中有使用金彩的;黑彩在五彩中出现,而且加一层透明釉,颜色比较黑,多用于画树的枝干,叶脉、人物飘带、鞋子等;康熙朝五彩彩料薄而细,颜色比较浅淡,显得非常艳丽。

5.粉彩: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它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这种彩料中含有铅粉成份而得名。它的颜色也是红、黄,蓝、绿,紫,但里边都加了铅粉的成份,粉彩的特点是色调非常柔和,有助于瓷器绘画的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花纹图案的浓淡、阴阳、向背,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粉彩又称为洋彩或软彩。广彩与粉彩的时间,有人认为广彩先、粉彩后,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广彩在我国广州生产,应是先在广彩上出现,后被景德镇使用。珐琅彩也是同样,我赞成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