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王东升的背景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和他的“显示梦”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第一季度2.5亿元净利润.2013年的春天,曾因连年亏损却持续扩张,在资本市场被诟病为"烧钱机器"的京东方,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20年的卧薪尝胆,20年的艰苦鏖战,20年对梦想坚韧不拔的坚守.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来说,"永不言累,永不言难,永不言败,永不满足.我们是幸运的,生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为了一份承诺,王东升留了下来京东方发轫于744厂,也就是北京电子管厂,是我国"一五"重点

今年第一季度2.5亿元净利润。2013年的春天,曾因连年亏损却持续扩张,在资本市场被诟病为“烧钱机器”的京东方,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

20年的卧薪尝胆,20年的艰苦鏖战,20年对梦想坚韧不拔的坚守。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来说,“永不言累,永不言难,永不言败,永不满足。我们是幸运的,生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

为了一份承诺,王东升留了下来

京东方发轫于744厂,也就是北京电子管厂,是我国“一五”重点工程,曾经的辉煌自不必多言。1982年进厂的王东升却眼看着企业濒临被淘汰的命运。

“当时1万多在职职工、4000多退休职工。1986年至1992年连续7年亏损,每年亏损几千万元,职工医药费没处报销。”时任副厂长的王东升一度打算离开企业。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王东升的人生抉择,“当听到我们厂的一些老职工趁着傍晚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后,我觉得,我不能离开,我不能在企业生死关头撒手不管,人不能忘本忘恩。”

邓小平南方讲话,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与勇气。王东升任北京电子管厂厂长时才35岁。他和职工们凑了650万元创业基金,说服银行同意债务转股权,在老国企的基础上创办了一家新型股份制企业,从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做起,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合资,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精密零部件制造的一支新军。从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王东升仅用了5年时间。“我看到国企改革是有希望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句话让人们热血沸腾。”

去年,京东方年增发明专利数量居全球业内第3,边际毛利率全球业内第3,出货量全球业内第5。老职工们到亦庄新厂区看8.5代线,感动得直流泪,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了一个理想,王东升果断拍板

进入21世纪,北京电子管厂已改名为京东方;通过与冠捷合作生产显示器、与松下合资生产彩色显像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通过上市融资,手里掌握着30亿元的现金流。“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可是,外表儒雅的王东升心中总是激荡着实现梦想的冲动——“产业报国”。王东升每每感慨,三个“出身”决定了京东方永远不会停歇:一是京东方军工企业出身,有使命和责任感;二是京东方搞“洋务”出身,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及竞争规律;三是京东方搞电子管出身,太明白这个行业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性。

经过对平板显示技术的摸索求证,王东升1998年就将力量集中到LCD液晶领域,显现出卓越的判断力。

找到了突破口,如何进入?一切都靠自己从头做起,时间不等人,而且中国的企业那时也不具备实力;合资进入?王东升断然否决,因为京东方与松下合资生产彩管,但到为期20年的合资期结束,外方也没透露他们的核心技术。

亚洲金融危机让王东升寻觅到一个机会:韩国现代集团要出售旗下的液晶显示部门,王东升力主兼并。“董事会开了10个小时的会,大部分人反对收购,认为风险太大,技术水平太高我们消化不了。但我坚信半导体替代电子管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不及早介入就会被甩得越来越远;如果成功收购,可能是一个让中国显示技术一步前进15年的历史机遇。”王东升做出了彻底改写京东方命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