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大篆 清·吴大澂 篆书孝经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吴大澂(1835-1902),本名大淳,字止敬,因避清穆宗载淳讳而改名大澂,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曾参与东北的边疆防御.斟定中.俄边界.光绪甲午中日之战,因督师无功,获谴回籍,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吴大澂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收藏研究文物古董.金石文字,尤能审释奇古文字,并著有<说文古籀补>辑录<十六金符斋印存>等.在研究金石文字如铜器铭文.玺印篆刻等先秦文字的同时,把金文书法融入到自已的书法创作中,以小篆的

吴大澂(1835-1902),本名大淳,字止敬,因避清穆宗载淳讳而改名大澂,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曾参与东北的边疆防御、斟定中、俄边界。光绪甲午中日之战,因督师无功,获谴回籍,主讲上海龙门书院。

吴大澂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收藏研究文物古董、金石文字,尤能审释奇古文字,并著有《说文古籀补》辑录《十六金符斋印存》等。在研究金石文字如铜器铭文、玺印篆刻等先秦文字的同时,把金文书法融入到自已的书法创作中,以小篆的笔法来写金文大篆,变金文的散落为整饬庄严,化铭文的斑驳为光洁流转。

用笔瘦硬隽秀,结体方正匀整,体现了学者书法的谨严与气度,在把对民间书法提升到文人书法的高度的过程中,作了很多改造和规范秩序的工作和贡献。

吴大澂几乎嗜古文篆籀成癖,甚至日常写给友人的书信尺牍也是用大篆书写,可见其对篆书的精熟。昆仑堂美术馆所藏吴大澂篆书《孝经》卷为纸本,23×395厘米,作于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以金文、古籀文化入许慎《说文》之小篆,用笔参行书笔意、轻松娴雅,结构严谨、而从容绰约,章法宽松疏朗,自然成章,堪称精品。卷首有陈延 (光绪二十八年举人,书画家)小篆书题引首“愙斋中丞籀书孝经”八字,卷后另纸有陈氏钟鼎文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