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开是怎么死的 陶宏开是个怎么样的人?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始终相信,在一开始,陶宏开教授是一个真诚的人,也是抓住所谓网瘾问题关键的人.陶宏开教授刚开始全国巡回演讲的时候,我听过一次他的讲座.那时我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被父母硬拖着去的. 结果,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 因为他的演讲对象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来的父母,他讲了现在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的误区,他讲了父母该怎样对待儿女,如何与儿女沟通.我和我的父母听完之后都深受触动. 演讲分上下午,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和我的父亲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他第一次承认对我的态度或许存在问题,并为过去的蛮横

我始终相信,在一开始,陶宏开教授是一个真诚的人,也是抓住所谓网瘾问题关键的人。

陶宏开教授刚开始全国巡回演讲的时候,我听过一次他的讲座。那时我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被父母硬拖着去的。 结果,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 因为他的演讲对象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来的父母,他讲了现在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的误区,他讲了父母该怎样对待儿女,如何与儿女沟通。

我和我的父母听完之后都深受触动。 演讲分上下午,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和我的父亲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他第一次承认对我的态度或许存在问题,并为过去的蛮横和武断道歉。 身为人子,我终生都会为此感谢陶宏开教授。

至于所谓“网瘾”的危害,“网络游戏”对孩子的摧残,他是一个字也没有谈的。

我认为他找到了所谓“网瘾”问题的关键。所谓的网瘾其实并不是真的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出现了问题。而且问题的源头很大程度不在孩子,而是在父母。 我也相信如果为人父母者按照他讲述的方法与子女相处,与子女沟通,会有千千万万个家庭会变得更加和睦。

如果事情是这样发展的,陶教授功德无量。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陶教授明明通篇演讲没有说任何关于网瘾的问题,而且演讲针对的更多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但是当演讲结束之后,所有的父母都异口同声说陶教授讲得真好,孩子就是不应该碰电脑,孩子变坏就是因为电脑游戏,希望孩子听了陶教授的演讲之后就能戒了网瘾——人家陶教授根本讲的不是这些内容好吧!?人家明明指出的是为人父母做人做事时存在的误区,你们怎么能指望听完这些之后孩子就会改变??需要改变的是你们自己好不好??

我那时还接受了记者采访,指出了这个矛盾的地方,说出了我的疑问;不过等到电视播出的时候,只给了我一个镜头,只剩下“我认为”三个字,剩下的话全被掐掉了。

几年之后,再看到陶教授就是在电视里面了,他那时已经满嘴胡说八道,大谈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对反对他看法的人武断专横,脾气也暴躁了很多;在我看来,他自己变成了自己过去极力反对的人。

同时发生的事情则是,陶教授所提出的“网瘾”的概念也愈演愈烈,“网瘾训练营”如雨后春笋搬冒了出来,人们开始对“网瘾”少年采取越来越野蛮的办法;殴打,监禁,电击,甚至还有孩子在戒网训练营中被虐待致死的报道。

再往后,就是陶教授拿了游戏厂商的钱,开始为某国产网络游戏代言的闹剧了。

———————————————以下为一家之——————————————————

我没有再见过陶教授,更不知道他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但我认为,是他的拥护者把他洗脑了。

我曾经听人说过,中国人有种反智的倾向,对于有智慧的人,人们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尊为神明。所谓“多智而近妖”,他们不会去试图理解智慧是什么,而是会把智者视为点石成金的魔法师。比如在陶宏开这里,因为他的想法确实是有道理的,能说动几个孩子。

于是他就变成了“神奇的教授”,被捧成了“中国网瘾第一人”。网瘾儿童的父母对他顶礼膜拜,希望他能拯救他们的孩子。但具体用什么方法,他们其实是不在意的,哪怕花一丁点时间和精力了解也不肯。

具体到那次我参加的讲座,陶教授讲的都是父母应该对待孩子,但结束时我走出大厅,却听到一个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也不知道陶教授讲啥,就希望我儿子听完讲座,就能把网瘾戒了。”

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可笑又可悲的:人们把陶宏开教授作为精神领袖,却完全不去听他在说什么,更完全没有按他说的做。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孩子玩游戏就是不学好,就是网络游戏害了孩子,总之一切错误都是在别人身上,而作为父母,“为了孩子好”,就要用最粗暴的手段来对付孩子。直到后来陶教授自己也以为,他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也许只是因为,他发现这样更省力,赚钱也更容易。像是后来代言网游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事,除了图财,我还真想不出什么其他理由。

PS.我读过另一本关于戒网瘾的书,叫做真情的虐待-一个网瘾心理医生的手记 (豆瓣),这也是一本相当值得一读的书。此书的主要观点是,所谓“网瘾”,根源就是在于父母以“真情”为名,对儿女的种种野蛮对待。那本书我看得很感动。不过此书作者陶然之后做的事情与陶宏开教授如出一辙,开了网瘾训练营,不再提父母和家庭关系之类的事情,而是把矛头完全对准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