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廷将军追悼会 哪位开国将军被许世友赞为“榜样” 按国家领导人标准开追悼会?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立清中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唯一一个大兵团级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将军,同时也是在1955年授衔时,唯一一位主动要求降低军衔,而被批准的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过程中,徐向前.罗荣桓曾要求不授元帅军衔,徐海东.许光达曾要求不授大将军衔,徐立清曾要求不授上将军衔,孙毅曾要求不授中将军衔,最后评定结果,除徐立清由上将变为中将之外,其余要求低授的将帅们在进行说服工作后,都被授予了应授军衔.1955年2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签发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宣布中国人民解

徐立清中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唯一一个大兵团级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将军,同时也是在1955年授衔时,唯一一位主动要求降低军衔,而被批准的将军。

在1955年的授衔过程中,徐向前、罗荣桓曾要求不授元帅军衔,徐海东、许光达曾要求不授大将军衔,徐立清曾要求不授上将军衔,孙毅曾要求不授中将军衔,最后评定结果,除徐立清由上将变为中将之外,其余要求低授的将帅们在进行说服工作后,都被授予了应授军衔。

1955年2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签发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55年10月1日开始实行军衔制度。这在全军上下引起广泛的关注,绝大多数干部对此都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将领担心军衔评低了,面子上不好看。

按照中共中央军委规定的条件,正兵团级现役军队高级干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条件的。

但徐立清觉得还是要个中将为好,这样对个人对工作都有利。徐立清还考虑到红四方面军是个“大山头”,资格老、级别高的干部太多,不能在上将中占比例过高,要与其他“山头”拉平,也便于做一些争军衔人的工作,保证授衔工作的正常进展。

徐立清对当时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黄新廷说:“新廷啊,我有个想法想给你说一下,按照条件我是该授上将军衔的,我看哪,这个上将就不要啦,要个中将如何呀。”

黄新廷对徐立清这种精神给予支持和赞赏。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当时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许世友来京开会,徐立清和他聊起了这件事,表明了不要上将军衔的态度。许世友听后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好样的,好样的,我支持你,你是榜样。”

徐立清向解放军总干部部罗荣桓部长写了要求低授军衔的报告。罗荣桓以带有批评的口吻说:“这是中央军委定的,正兵团职的一般都授上将。你徐立清是有贡献的,是够资格的嘛。”

正在这时,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也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报告。许光达把自己和有关同志做了比较后,郑重请求不要大将军衔,希望降为上将。

毛泽东主席说许光达:“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徐立清认为自己也有了学习的榜样,连夜给许光达打电话,彼此交流了自己要求低授军衔的看法。

许光达对徐立清说:“这是我们个人的想法,跟别人没关系,要坚持下去做出榜样来,看那些争着要高衔的人有啥话可说。”

徐立清因此又给中央军委和罗荣桓部长写了一封信。罗荣桓部长和总干部部的另外两位副部长赖传珠、宋任穷进行了商量,一致认为,徐立清建国初期就任兵团政委,现在又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应该授予上将军衔。罗荣桓等又将意见向彭德怀副主席作了汇报。彭德怀同意总干部部的意见,授徐立清上将军衔。

为此,彭德怀曾三次找徐立清谈话,徐立清态度非常坚决,一再表示不要上将军衔。

彭德怀在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毛主席主席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来如此!”

徐立清又先后给毛泽东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罗荣桓部长连续写了几封信,表明自己的决心,再次阐明自己要求低授的理由。

此事反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找徐立清谈话,做工作。徐立清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和总理谈了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周总理没有做通徐立清的工作,徐立清反而做通了周总理的工作。

最后,周总理同意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

1983年1月6日,徐立清同志病逝于北京。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徐立清的丧事非常关心,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勇的治丧报告上批示:“要把徐立清同志的治丧同杨勇同志的治丧通盘考虑安排。”邓小平表示,他要亲自参加徐立清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徐立清去世后,邓小平最先来到灵柩前,向徐立清同志遗体深深地三鞠躬。然后,邓小平拉着徐立清夫人党秀玉的手说:“立清是我的老部下、老战友,他是一个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