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仙逝 《胡海牙仙学养生文集》在线阅读(23)

2017-07-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某君,喜谈禅,亦好道.丙戌春季,特备素筵,召集众宾至其家中,广开论议.来宾有僧.有道.有居士.有商学界,约计廿余人.愚亦忝列末座.言谈间,各人皆偏重己宗而轻视他宗.禅谓净密太着相,净密则谓禅太落空;净谓密即身成佛谈何容易,密谓净带业往生亦无把握;佛讥道,谓学仙的都是妄想,道讥佛,谓求成佛求往生也是妄想.彼此各不相下,席间要愚作公断.愚难为左右袒,只得逃席而去.事隔数日,遂作此函与某君,聊伸己见.旧稿藏之将近两年,原无公开发表之意.不料为本刊编者所赏识,竟付排印.但此信是对个人说法,贵在当机,

上海某君,喜谈禅,亦好道。丙戌春季,特备素筵,召集众宾至其家中,广开论议。来宾有僧、有道、有居士、有商学界,约计廿余人。愚亦忝列末座。

言谈间,各人皆偏重己宗而轻视他宗。禅谓净密太着相,净密则谓禅太落空;净谓密即身成佛谈何容易,密谓净带业往生亦无把握;佛讥道,谓学仙的都是妄想,道讥佛,谓求成佛求往生也是妄想。彼此各不相下,席间要愚作公断。愚难为左右袒,只得逃席而去。

事隔数日,遂作此函与某君,聊伸己见。旧稿藏之将近两年,原无公开发表之意。不料为本刊编者所赏识,竟付排印。但此信是对个人说法,贵在当机,恐群众阅之或有误会,因将愚自己平日关于佛法之概念,分条列述,以为先导:

(一) 佛法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

(二)佛法是圆球形的,不是棱角形的。

(三)佛法是代表整个宇宙的,不是专门研究片段事理的。

(四)佛法是普度一切有情的,不是仅为接引特种根器的。

(五)佛法是大慈大悲、权巧方便、化导魔外的,不是小家寒气、排斥异己,像其他宗教一样的。

(六)佛法是容纳各种复杂矛盾思想的,不是树立一个单纯极端教义的。

(七)就表诠门说,出世间,无一法而非佛法,虽反对佛法者,亦是佛法。因彼等所持反对之论调,在佛经中早已有过。

(八)就遮诠门说,一切法皆非佛法,虽释迦佛亲口所宣者,亦非佛法。因为佛法究竟是不可说的。

(九)绝对的佛法虽不可说,相对的佛法未尝不可说。彼说"有",此即说"空";彼说"空",此即说"有";彼说"常",此即说"无常";彼说"无常",此即说"真常"。义虽相反,而实则相成的。

(十)众生我见太深,佛故说"无我"以为对治。若执定"无我"为佛法,"有我"即非佛法,亦不尽然。诸经开首"如是我闻"之我,姑且不论,但《大涅槃经》第二十三卷所谓八种"大我"者,又将何说?佛之"我"与众生之"我"体相虽有大小,本性实无差别。譬如大海水与一滴水,水量虽异,而水性则同(《心灯录》"此我"二字并未说错)。

(十一)禅谓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高于一切;净谓三根普被,九品往生,花开见佛,高于一切;密谓六大四曼,三密加持,即身成佛,高于一切。实际上谁比谁高,很难判别。他们要施设门庭,建立自宗,不得不如此说。我们作学人的,则不宜偏执。

(十二)佛有三身,众所共喻。禅宗所见者,是自性清静的法身佛;密宗所见者,是万德庄严的报身佛;净宗所见者,是千百亿化身佛。虽然如此,但不可说法、报身为优,化身为劣。更不可说,法身为真实,报、化身为幻妄。因为是三身互融,不一不异。

(十三)顿教一超直入,立地成佛,不历位次;渐教三祗成佛,时间久远,位次重重。说者遂谓顿教胜过渐教,亦未必然。今日之一超直入,安知其往劫中不曾遍历三祗耶。

(十四)已经成佛之后,不妨再入轮回,再度众生,再示现由众生成佛。横竖就是这么一回事。

(十五)所谓成佛,所谓度生,都是梦中说梦,根本上就没有这么一回事。

(十六)弄假作真要度众生,净土法门最为广大,密宗、禅宗皆难普度。设若三种法门皆不逗机时,自不得不借重仙道作为到彼岸之桥梁。

(十七)外道阐提,虽不信佛法,然都有佛性,将来因缘遇合,毕竟成佛,不过时间问题。

(十八)众生莫不被夙业所缚,净、密两宗皆有转移定业之说,惟禅宗不属于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因果分明,不丝毫躲闪,的确称得起硬汉。世人有这样魄力而去参禅,方可许他一门深入。否则,宜兼修净、密为妥。徒唱高调,人己两误。

(十九)疾病缠身,痛苦煎逼,参禅、念佛、持咒皆不得自在,不幸短命而死,来生又复沉迷。因此,健康长寿实为一般学佛人士所必需,勿轻视仙道。《优婆塞戒经》屡言"增长寿命",又云:"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调伏众生。"此即菩萨乘之特点,若声闻乘中则不见有此说。

(二十)古云:"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愚谓:学佛亦不在多言,贵在实修实证。除这封信而外,仅有一封长函尚拟继续发表,此后即不欲浪费笔墨,请阅者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