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兰的生平 幽兰盛放 平凡至伟—记《感动中国》刘盛兰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幽兰盛放 平凡至伟-记<感动中国>刘盛兰刘盛兰,感动中国,招远刘盛兰烟台社会水母网2月11日讯(YMG记者刘新国 YMG记者姜乾摄影)92岁的刘盛兰,感动了中国.颁奖仪式,不在颁奖现场,而是在老人的床头.这是<感动中国>的奖杯12年来首次"走出"颁奖厅.而这位走了一辈子的老人,再也走不动了,甚至连下床都做不到.他是贫穷的,更是富有的,他是吝啬的,更是慷慨的,他舍弃了很多,但追求的更多--追寻着这些矛盾和纠结,让我们走进这位平凡至伟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草根之爱

幽兰盛放 平凡至伟—记《感动中国》刘盛兰

刘盛兰,感动中国,招远刘盛兰

烟台社会

水母网2月11日讯(YMG记者刘新国 YMG记者姜乾摄影)92岁的刘盛兰,感动了中国。颁奖仪式,不在颁奖现场,而是在老人的床头。这是《感动中国》的奖杯12年来首次“走出”颁奖厅。而这位走了一辈子的老人,再也走不动了,甚至连下床都做不到。

他是贫穷的,更是富有的,他是吝啬的,更是慷慨的,他舍弃了很多,但追求的更多……追寻着这些矛盾和纠结,让我们走进这位平凡至伟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草根之爱,弱者之善。

刘盛兰老人,确实老了。92岁,18年,10余万元捐款,他靠“捡破烂”成全了100余名寒门学子的明天,以父亲的热情、无私的援助,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

刘盛兰老人,青春永葆。为了一个简单的承诺,他用怒放的晚年生活,照亮了受捐助者的未来,吸引着更多人以默默的、不求回报的关注,见证着他人梦想的实现。

这感动,壮如海潮,滚滚而来!

刘盛兰老人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名孤寡老人。近乎自虐的18年裸捐生活里,充满艰辛,更有无尽的欢乐。

充满艰辛,更有欢乐,刘盛兰在怒放的晚年,开启了别样“征程”———

幸福苦旅

一扇很大的窗户正对着老人的床铺,暖暖的阳光洒满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床头摆放着刘盛兰老人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的照片。

老人端坐在床上,微笑着注视着每一个进出房间的人,用手指指床边的凳子,示意人们坐下。随着身体摆动,老人的脚趾从被子里露了出来,不停地颤抖着,老人已经下不了地了。

在《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办之前,记者赶赴招远,在玲珑西区日间照料中心208室,再次见到刘盛兰老人。

老人的脸上又添了几道皱纹,表情恬静,一如往昔。只有谈起他资助的学生,笑容就不曾消失。老人是幸福的。

这份幸福,是十几年近乎自我折磨式的积攒与奉献后寻求的一份安宁,是尽己所能让那些孩子远离辍学窘境的满足。

生于1922年的刘盛兰,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在饥寒交迫中勉强上了四年半学堂后,17岁的刘盛兰不得不辍学,远赴天津当起学徒工养家糊口,没能好好读书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1996年,已经74岁的刘盛兰在招远城里一家企业当门卫。那年的5月1日,刘盛兰在一张废旧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因家境突生变故,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面临着辍学困境。

这一晚,刘盛兰一夜没合眼。儿时的经历浮现在眼前,辍学的痛苦历历在目,这一切,都让他无法平静。刘盛兰虽然没有什么知识,可他很喜欢知识,特别喜欢有知识的人。看到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帮一把。他说自己知道什么是苦,知道不能读书是什么滋味。

第二天,刘盛兰跑到邮局,给吕亚洲写了一封信,鼓励他安心上学,并寄去了50元钱。虽然仅仅是50元钱,但对于一个月收入仅300元的七旬门卫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刘盛兰一时冲动,因为此时的他正在为生计发愁———答应给刘盛兰工作的老总得胃癌去世,刘盛兰无儿无女,如何养老是一个大问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老人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又令人感慨的捐助善举。

十块、二十块、三十块……刘盛兰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看到报纸上有上不起学的孩子,老人都会给他们捐钱。

每月300元的工资勉强糊口,那么,捐助的钱从哪里来?拾荒!

栖身招远县城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平房里,刘盛兰每天在翻捡垃圾箱的同时,还留意旧报纸上那些需要资助孩子的信息。就这样,一晃八年过去了。刘盛兰吃的是垃圾箱里捡来的东西,穿的是20多年前的衣物,硬是把从牙缝里挤出来的2万块钱,一点点寄往了大江南北,前后资助了50多个孩子。

2005年初,刘盛兰老人被评为2004年度CCTV“感动中国”之“感动烟台”人物,这让他成为了烟台家喻户晓的名人,老人的捐款一如既往:2005年1月2日,刘盛兰把200元钱寄给了重庆市巴南区梁平县的女孩岳秋英;3日,老人又寄出200元钱,给远在西安的学子朱湛业,鼓励他好好学习。

然而,几天后的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场大火,暂时结束了老人的拾荒生涯。

眼看就要过年了,上午刘盛兰给海阳市东村镇的李晓国寄去了一件棉衣,下午出门拾荒时忘记关电褥子,导致室内失火。自己的小屋被烧成灰烬。

大火熄灭后,消防车开走了,天也逐渐黑了下来。无家可归的刘盛兰老人伫立在废墟旁边,他埋怨自己的大意,懊悔自己草率。但终归要过年了,他骑上自己的破自行车,向40里外的蚕庄老家走去。

落魄地回到村里的老屋后,刘盛兰并没有停止他的捐助善举。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在村里“捡破烂”。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孑然一身的老人偶尔空闲下来的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一遍遍读受资助学生的来信。老人至今保存的几百封宝贵的信件,那是孩子们和他交流的唯一记载,这是对他最大的慰藉。

乔远华在信中写到:“刘爷爷,我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请爷爷不要再寄钱了,感谢刘爷爷一颗充满爱的心,希望爷爷保重身体。”乔刚在来信中写到:“爷爷,我在班里学习排名前三,我会更加努力,争取获得‘三好’。”海阳小纪镇陈家疃的孙彦华、莱山解甲庄镇的李富春、栖霞西城镇大庙后村的孙镇运……

几百封信件,记载了老人对孩子们的爱,记载了孩子们对老人的敬仰,记载着老人的幸福。

对己吝啬,与人慷慨,刘盛兰以裸捐的姿态,践行着助学“承诺”———

当代武训

走过柳杭村一条窄巷,是刘盛兰老人曾住过的旧房子,院子里依然存放着老人捡来的酒瓶。这间屋子里,曾挂着有一个显眼的牌匾:“当代武训”。

早在150年前,山东冠县20岁的武七开始行乞兴学,到50岁开始兴办义塾三所,后来被清廷封为“义学正”,光绪帝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钦赐其名为“武训”,并准予建立牌坊。在很多人心中,刘盛兰老人就是“当代武训”。

十几年来,刘盛兰自己却过着如同乞丐一样,甚至有些自虐的生活。穿的衣服都是许多年前的,而且一年就冬夏两套。

对于拾荒的经历,老人不愿多说,但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们仍然可以勾勒出他每天的生活脉络———6点多起床,早饭前先吃上降压药,然后出门挨个翻捡垃圾箱,中午的时候回来,热一下锅里的剩菜,下午继续出去捡破烂。如果遇上五天一次的集市,他会在下午捡一些白菜叶、烂土豆当自己五天的粮食,直至下一个集市的到来……刘盛兰说,从给学生捐钱开始,老人就几乎没尝过肉味。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给学生捐钱却很大方,最多时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拾荒得来的微薄收入也让他力不从心:“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老人每年最大开销是180元订阅的报纸。在他的窗台上,放着一摞叠成细长的剪报,里面全是求助的报道。

这就是吝啬和俭朴的区别。吝啬享受对他人甚至家人自私,俭朴苦自己对他人甚至陌生人都无私。

为多点钱捐助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因为不去养老院,他每年有3800元的补贴,蚕庄镇政府另外每月给他200元的生活费。“我是一个子儿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帮学生念书。”刘盛兰说。

82岁那年,刘盛兰曾经打过一场“官司”,为的是讨回自己的工资。几经周折,他打工3年的1万多元才分两次要回。不过,钱刚到手不久,便被刘盛兰全“挥霍”了。“全捐出去了,我留着也没用,捐给学生念书救急,怎么不比自己花强?”

2012年初,年过90岁的刘盛兰老人终于停止了长达17年的拾荒生活———因为“腿太疼,走不了路”。不拾荒了,捐助数额却更大了,总数也更多了。

此时的刘盛兰已是名人,越来多的人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捐助他生活费,他会把这些捐给他的善款进行重新“分配”,转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老人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晋中市人大代表李顺生连续四年每年资助老人1万块钱,这笔钱在老人手中稍作停留就变成了一张张汇款单……这一笔笔捐给刘盛兰的钱,老人一分钱都没动过。

记者发现了老人的两个记账本,一个支出账本,一个“收入”账本,详细记录着他捐出和收到的每一笔钱,仅2012年8月份就汇出3000元,6、7月分别汇出两笔各1000元,5月份汇出三笔各500元。老人说,捐资助学的18年来,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他的钱全部都在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汇款单存根上。

“钱,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老人的“金钱观”,宁可苦自己,也要捐出全部积蓄,这份深沉大爱,义动天地。

经济贫穷,精神富有,刘盛兰以平静的心态,演绎着自己的“活法”———

慈爱无私

在孔子的眼里,他的学生颜回其实是最懂得幸福的人———“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志”。罗曼·罗兰说,幸福是发自灵魂的一种香味。刘盛兰认为,对社会的默默给予同样是一种幸福。

一般人都很难理解刘盛兰的所作所为,但老人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和活法,虽然过得很苦,但他自己活得安心。

在刘盛兰没结束拾荒生活的时,他时常孤独地坐在村里的桥头上,即便是和老年人在一起,也唯独刘盛兰独自坐着,不发一言,非常不合群。“话说不到一块去,他们都太看重钱……”刘盛兰老人说。“他脾气太倔,任凭别人怎么说,他都根本听不进去,你要是说多了他还会跟你急”。刘盛兰的侄子刘建喜说,“做的都是好事,他有他的道理。”

村里人当初对刘盛兰的善举,非常不理解。刘建喜说,刘盛兰把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自己过得连普通收破烂的都不如,村里人觉得他“神经病”,很多亲戚也疏远了他。

其实,刘盛兰的内心世界非常单纯。他这辈子好像就是为帮助别人而活着。去年8月,刘盛兰因慢性肾衰竭住院,病床上脸色蜡黄的他最惦念的仍是孩子,他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而且,刘盛兰从来不告诉那些学生他的真实情况,怕他们知道后不忍再花他的钱,从信里可以看得出,很多孩子都以为好心的“刘阿姨”、“刘奶奶”是个生活得很富裕的人。

“白发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2003年西安大学一位名叫湛业的学生一直想给刘盛兰老人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不知道11年过去了,湛业完成了没有。

刘盛兰老人并不在乎这些。

“我就是希望他们收到钱后给我回个信。”刘盛兰希望知道自己汇出去的钱,对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给回信的,我就觉得有点不踏实。”刘建喜告诉记者,去年八月份,有个重庆的小孩打来电话说:刘盛兰写给他的信收到了,但收件人姓名写错了,所以汇过去的钱没法取,希望老人改对姓名后重寄一次。刘盛兰没啥怨言,照办。

刘盛兰老人资助过的孩子,有不少都和他保持着联系,但更多的都未曾谋面,甚至都没有来看过他。对此,刘盛兰很豁达,甚至替他们“开脱”:“都是些苦孩子,学费都没着落,哪里还有钱做路费。”

尽管刘盛兰老人不图回报,但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私心”。那就是,把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学生,让他们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老人,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让这个世界记得自己曾经来过。

多么可爱的一位老人!刘盛兰不说一些“大”而“空”的话,他真诚地直面自己的内心,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大爱义举与孤寡老人的特殊身份有关———如果他子孙满堂,他或许就不需要通过行善而让这个世界“记得”他。所以,老人最期盼的,便是受他捐助的孩子在收到钱之后,能够给他去个电话,告诉他,钱已经收到了。

舍弃很多,追求更多,刘盛兰用强大的内心,规划了新的“来世”———

豁达人生

2013年春节前,刘盛兰老人乔迁了新居。记者曾去他家探访。然而,乔迁新居了,老人却说“不高兴”,不愿享这个福。“哎呀,拿个东西还得从东屋跑到西屋。”刘盛兰说。

其实,这是刘盛兰老人生性不愿麻烦别人。去年刘盛兰慢性肾衰竭治愈出院后,被安排至烟台福盛老年公寓,之后又转到招远玲珑西区日间照料中心,刘盛兰嘴里连说“一万个满意”,但心里却始终过意不去。怕给别人添麻烦,老人坚持自己吃饭,还多次提出让护工们歇一歇。

如今刘盛兰老人的生活有护工照料,自然好了很多,但他心里始终想着别人。

马年春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记者与老人聊起了过年。“新年有啥心愿?”“没啥心愿,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行。”刘盛兰老人说。

毕竟上了岁数,老人说起话来,喉咙里呼噜呼噜响。眼看着要过年了,老人又将年长一岁。

就在记者即将离开的时候,刘盛兰说出了埋藏心底已久的问题。“你说,人死了捐献遗体还得到烟台市,招远这边的医院不行吗?”他扭过头来问。“您问这,是打算以后捐献遗体?”记者说。“有这个想法,考虑考虑。”他平静地说,“人都死了还有什么用。”

刘盛兰,捐了今生还要捐来世?紧跟着,他又问了一句。“你说,捐献器官得活着的时候?”记者一时说不上话来。

对于生,刘盛兰老人说:“吃了也没用,还不如捐出去心里好受。我从捐款到现在十几年,连感冒也没感冒,我就当治病了。”

对于死,刘盛兰老人说:“我死了就把遗体捐给医院。”

究竟是什么让刘盛兰老人的内心如此强大,以至于那样坦然的面对生死呢?

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在其《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一书中提到的“波动影响”,可以很好的解释刘盛兰老人的坦然。波动影响,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都会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就如同以每个个体为中心散发出去的水波一样向外传播,会对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刘盛兰老人虽然无法像亚隆那样精妙地阐述,确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极好的榜样。他知道自己的爱心帮助了别人,而且会像水波一样通过受助者传下去,所以他能够坦然面对生死。

小人物,大宇宙。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刘盛兰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没有卓越的成就,但他平凡生活里的伟大梦想,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梦想的力量,相信生活的美好,集聚点滴平凡善举,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也更加坚定自己怀揣着的那个梦想。

在平凡的生活中领悟生活的意义,让平凡的生命绽放感动的火花。爱心路上,刘盛兰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