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娃的评价 黑娃 才是最能代表白鹿原的那个人

2019-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一个长工的儿子到副县长,从懵懂的瓜蛋到参与起义的正义之士,从一个混不吝到回归儒学正统--黑娃演绎了从混沌到觉醒的一个完整但不完美的过程.相比于鹿兆鹏的先驱和激进,以及白灵的激情与勇气,黑娃缓和的觉醒和成长过程与白鹿原这方水土更为相配.说白了,黑娃才是白鹿原的魂魄,才是<白鹿原>整本书的灵魂所在.对黑娃的评价 黑娃 才是最能代表白鹿原的那个人生于斯,长于斯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从小在东家白家长大,和东家的马驹.以及鹿家的栓牢一块长大.一起上学.在"之乎者也"的学习上,黑娃不

从一个长工的儿子到副县长,从懵懂的瓜蛋到参与起义的正义之士,从一个混不吝到回归儒学正统——黑娃演绎了从混沌到觉醒的一个完整但不完美的过程。相比于鹿兆鹏的先驱和激进,以及白灵的激情与勇气,黑娃缓和的觉醒和成长过程与白鹿原这方水土更为相配。说白了,黑娃才是白鹿原的魂魄,才是《白鹿原》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对黑娃的评价 黑娃 才是最能代表白鹿原的那个人

生于斯,长于斯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从小在东家白家长大,和东家的马驹、以及鹿家的栓牢一块长大、一起上学。在“之乎者也”的学习上,黑娃不是一块好料,但在调皮捣蛋、带头起混方面,是个出色的小领导。徐先生交代他去砍柳树条,结果却变成了他带着栓牢和马驹去观赏白兴牲畜繁殖所。当然回来不免一人领赏一顿打。

对黑娃的评价 黑娃 才是最能代表白鹿原的那个人

他最怕的人,就是他的东家、白鹿村的族长白嘉轩。为什么害怕?因为族长的腰太直。为啥腰直了他就怕?因为这并不是族长的腰的问题,而是族长的神情、面孔、语言、举止等等勾勒出来的整体形象,令他惧怕。他怕的是那种威严和气势。所以他并不怕鹿子霖,因为子霖叔总是笑嘻嘻的,还会和他开些不大不小的、有点尴尬的玩笑。而族长只会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训话。

对黑娃的评价 黑娃 才是最能代表白鹿原的那个人

他就是一个在原上的泥土和空气里,散漫着长大的孩子。

这种不一样,电视剧里进行了改编性的阐释。比如他非常不喜欢白嘉轩给他取的官名鹿兆谦,甚至公然号称自己就叫黑娃。他在扔掉那块水晶饼的时候,态度无比坚决,似乎和那块饼有深仇大恨。

的确是,黑娃和别的娃不一样。他怕因夜里想起冰糖的味道而难过,就拒绝再次接受鹿兆鹏的冰糖;他怕再难吃到这种难得的美味,就能狠心将鹿兆鹏都没舍得吃的水晶饼扔出去老远——黑娃的这种特别,并不是后天培养而成的,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原始的状态。他就是不一样。

电视剧里,多出来一个石头的人物形象。石头到外面闯荡,发了财回家乡,却只想要儿子不想要老婆,结果弄了个妻离子散自己疯癫,一辈子守着祖宗牌位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可能电视剧的本意是在说,原外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诱惑太多。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够抵抗这种可怕的诱惑的。不信请参照石头。所以,离开原上,是需要勇气的。

而黑娃就有这种勇气。电视剧里,他背着行李卷走的挺悲壮,有种“混不人样我就不回来”的豪情。但书里,黑娃是为了躲开腰板挺得笔直的、令人害怕的白嘉轩,经得父亲鹿三同意后,去找了嘉道叔,经由嘉道叔介绍,来到了郭举人家,从而才有了和郭举人骑马逗鸽子的机会,也才能认识娥儿姐并上了娥儿姐的炕。

他带着娥儿姐回到原上,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又被族长拒绝进祠堂。他带着小娥去整治破旧的窑洞住下来,辛辛恳恳去打夯赚钱养家。当白嘉轩说:“你把她送走,娶媳妇的事叔包了”时,他回答:“她要离了我就活不了了。”这一句话,显出了男儿有担当的本色,更不论在他与小娥的努力下,两个人确实过上了祥和幸福的小日子。

如果没有鹿兆鹏,和后来的农协,他和小娥,可能真的是平凡而幸福的一对。

鹿兆鹏的动员,有点像今天的集粉行为——只要能凑一个数的,哪还管他是黑猫还是白猫。所以先不管对革命这两个字有没有了解,只要你愿意,不管是黑娃,还是白兴,都可以送到省城去参加培训。三个月的短期速成班,并没有为黑娃的思想添加更为充实的内容,只不过让“风搅雪”三个字在黑娃的脑袋里活了起来——来场“风搅雪”,自己和小娥就会和族长白嘉轩地位平等了,就能翻身了,就不会被指指点点了——黑娃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

这些理念都是在他的本能意识下酝酿形成的,鹿兆鹏和那场培训,最多只能算是一剂药引,让那些本来就存在于人心里的原始欲望发展迸发,形成一场只有开头而没有结尾的狂暴的“风搅雪”。

黑娃的“风搅雪”,不过是自己渴望的一场淋漓尽致的“痛快”的代名词。至于痛快多久、痛快过后怎么办?根本不在黑娃的思考能力范围内。他的革命,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的革命。这种革命是模糊而幼稚的,他不清楚革命的意义和本质,他最最想的,不过是改变自己被歧视、不被认可的现状,这其中夹杂着很多自私的因素,而并非为公,更没有远大的理想信念。

所以,“风搅雪”注定是失败的。

黑娃去当了兵,又去当了土匪,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

鹿兆鹏再次找到他,劝说他投诚时,他才有了“到底行不行、对不对”、国和共到底哪个有前途的思考。所以任凭鹿兆鹏几次三番来劝说,他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而最终选择联手白孝文,其中不免有对利益的思考,也有对弟兄们的前途的思考。这正好证明了他的头脑不再那么简单了,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带着一脑壳“风搅雪”般不成形的想法的莽汉了。

投诚回来,营长头衔加持,温婉娇妻进门,全都是衣锦还乡前的光鲜与亮丽,可以说,黑娃的人生开始走向了巅峰。

但就在这个时候,黑娃突然心灵所致的表示,自己要读书。秉承他一贯的说了就要做的办事态度,立即就前往书院拜在了朱先生门下。而朱先生也没有嫌弃这位土匪出生的主动上门的学生,悉心教导,并最终通过妻子朱白氏的口吻,说出了:“你是他最好的学生。”这句终极表扬的话。

在读书做学问方面,朱先生对黑娃的评价,确实很高。这也可能是因为朱先生一生机遇所致——先前的读书人,都是读了书获得了学问后,就去经营人生,直奔前途仕途声望而去,反而把为什么读书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唯有这个土匪出生的学生,是遍历了人间境遇后,财气声威都有了,反而回过头来主动要求读书做学问了。可见黑娃确实是茅塞已开,只为读书,不为利益。本来先生已经对读书这项大事心灰意冷了,却被这个挚诚的求学者打动了。

黑娃的人性复舒了,对自己以往的过错有了清晰的认识。面对被他打折了要的族长,诚恳道歉请求原谅;面对祖宗祠堂,诚恳的跪拜了下去。他终归是被人们接纳了。

再次面对鹿兆鹏、面对“敌对方”的要求,黑娃明显有些慌乱,但处理的稳妥得当。面对那个来邀功请赏的人,黑娃也表现出了缜密的办事手法,和正确的价值选择。这中间,黑娃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执行的坚决果敢。在黑娃的带领下,保安团三个营齐心起义,让滋水县得以和平解放。

到此为止,黑娃完成了他由蒙昧到觉醒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也是痛苦的。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失去了可亲可爱的小娥,也失去了回归族里的资格;却也伤了原上父老的心、伤了族里的人。他在自己的鲁莽的头脑指引下,跌跌撞撞闯出了一条路。他就像从暗夜里出发的旅人,跌跌撞撞一路从混沌走向了黎明,迎来了破晓的明媚。他是原上犯了错的孩子,却也是解放了白鹿原、最终回归于白鹿原的、金不换的浪子。

乡土之人,对新生事物大多是由抵触、不接纳慢慢转变到接受、喜欢。黑娃的缓慢的觉醒过程,正对应了白鹿原从旧时代中缓慢舒醒过来的这一过程。因为一种淳朴简单而正直的理念指引,即便过程曲折坎坷,但结果必定不会错。这才是白鹿原的本来质地,才是白鹿原的灵魂所在。

至于最后,他是怎么被告发的,又是怎么被关押起来的、最终又是为啥被判处死刑的,书中不明确交代,我们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更何况电视剧又为我们解释的一清二楚了。

黑娃终归还是单纯了点。在二营长劝他功成身退时,他并没有建立起该有的官场觉悟和危机意识。淳朴的本质使他相信,危险是不存在的,原上的本家,结义的兄弟、革命道路上的伙伴怎么会突然掉转矛头?但结果不巧,矛头确实是调转了。

泪落白鹿原,黑娃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最终回归到了白鹿原。

黑娃的死去,最终还是白鹿原淳朴气质的一次受挫。不是说朴质的东西不好,而是太过朴实的东西,进展或者进化的过程会更为缓慢。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打击,有些挫败。但“人之生也直”,唯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于世。唯有淳朴,才能应对千变万化而不忘本心。

因此,唯有黑娃,才是那个能代表白鹿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