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是什么意思 昔日“三不管”如今游人稠

2019-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湖北武汉市新洲区罗杨村40年用电变迁王红红 吴斌初冬时节,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罗杨村的"花朝河湾"景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罗杨村这个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但地理位置已深入麻城市地界的"飞地",曾是远近闻名的停电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依靠电网改造等基础行业支持,从一个昔日"三不管"的贫瘠穷山村演变成为武汉市"十大美丽乡村".三不管是什么意思 昔日"三不管"如今游人稠用电从&quo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罗杨村40年用电变迁

王红红 吴斌

初冬时节,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罗杨村的“花朝河湾”景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

罗杨村这个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但地理位置已深入麻城市地界的“飞地”,曾是远近闻名的停电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依靠电网改造等基础行业支持,从一个昔日“三不管”的贫瘠穷山村演变成为武汉市“十大美丽乡村”。

三不管是什么意思 昔日“三不管”如今游人稠

用电从“奢望”到“充裕”

1978年,当时的新洲县只有一座35千伏城关变电站,而且只向新洲城关地区供电。“‘飞地’无人管,穷得叮当响,白天借日光,晚上靠烛光。”是当时罗杨村的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需求逐渐增大,电力部门先后又投运了7座35千伏变电站。

三不管是什么意思 昔日“三不管”如今游人稠

2001年,随着罗杨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完工,新洲辖区内所有村庄通电覆盖率100%。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02年,部分村民开始搞个体经营,承包田地,开设田园度假村,村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

三不管是什么意思 昔日“三不管”如今游人稠

2010年,根据国家推进农村新建设和新城镇城市化建设的部署,罗杨村在新洲全区率先迈开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电网规划,对低电压台区进行农网改造。

“电动力足了,干啥都顺畅!罗杨村两千亩土地上打造了桂花园、银杏园、紫薇园、百花园,村中有林,林中有村,‘花朝河湾’景区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这一切都是电力部门给我们村进行农网改造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说起村里农网改造带来的变化,罗杨村村支书罗治金难掩心中喜悦。

供电从“脆弱”到“可靠”

12月14日,潘塘街罗杨村点奚斋古法红糖制作厂车间里机器轰鸣,榨糖机器正不停地运转着,一阵阵扑鼻的糖香让人味蕾悦动。工人们正熟练地将一根根甘蔗送进榨汁机,机器分离出糖梗渣和蔗糖水,再经过加工制成金黄色的红糖。

厂长李爱国介绍说:“现在电力供应充足,电压质量也好,榨汁机用电有了坚强保障,我们红糖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不少呢!”

看着一盆盆新榨出来的红糖,李爱国高兴地合不拢嘴。

但当初回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3月,他租了一个大厂房,聘请了工人,购置设备,开办了村里第一家红糖制作加工厂。

一切就绪后,他却发现那些“大家伙”机器根本动不起来,原来厂房所在的配电台区只配有一台20千伏安的单相变压器,根本满足不了设备的用电需求。

2014年,借助大规模农网改造的东风,武汉供电公司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在15天内为罗杨村新增变压器3台,新架电杆41基,新架线路6千米。罗杨村彻底告别了“低电压”。

覆盖全村的电网改造工程、优质上门的“保姆式”供电服务,让李爱国的用电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潘塘街电力基础设施得到了保障,乡镇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很大变化。2017年,罗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100元。这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是所有人做梦都没想到的!”潘堂街道办主任李红昌自豪地说。

服务从“微距离”到“零距离”

“小李,我家新房如何新装个三相电表?”12月5日,罗杨村村民王志海给武汉新洲供电公司李集供电所台区网格员李革文打来电话。

李革文立即赶到王志海家中,帮助他用手机下载“智能电管家”“电E宝”App,一步步地按照操作流程提交报装申请。第二天一早,该供电所为王志海安装了三相电表,并指导他学习使用支付宝、微信交电费和余额查询功能。

“真没想到现在供电服务这么便捷高效了,主动上门服务不说,还能快速办理用电需求,就连交电费都不用往银行、营业厅跑了,我要向身边亲戚朋友大力宣传!”王志海高兴地说。

如今的罗杨村,有城区标准建设的国网“百佳”配电台区,有用粉墙黛瓦装点的美丽乡居,有风景如画的田园景色,这个美丽的小乡村呈现着繁荣向上的活力和幸福。对于罗杨村村民来说,伴随着改革开展带给电网建设从“青稚走向成熟”,他们见证了40年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