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棠身高 陈济棠相面后决定反蒋:蒋介石面有死气 难过1936年

2019-03-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此时的陈维周拿出看家本事,又为蒋相了一面,道:蒋面有死气,难过1936年这一关.(几乎言中,这年底的"西安事变"几乎要了蒋的命.)陈济棠深感蒋介石正精心布置,驱他入瓮,与其做砧上之肉,不如登高一呼,联桂倒蒋,若大军势如破竹,直下金陵,不仅能除心头之患,说不定能取而代之也.陈济棠身高 陈济棠相面后决定反蒋:蒋介石面有死气 难过1936年陈济棠 资料图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6期,作者:周树山,原题为:<陈济棠与"两广事变">

核心提示:此时的陈维周拿出看家本事,又为蒋相了一面,道:蒋面有死气,难过1936年这一关。(几乎言中,这年底的"西安事变"几乎要了蒋的命。)陈济棠深感蒋介石正精心布置,驱他入瓮,与其做砧上之肉,不如登高一呼,联桂倒蒋,若大军势如破竹,直下金陵,不仅能除心头之患,说不定能取而代之也。

陈济棠身高 陈济棠相面后决定反蒋:蒋介石面有死气 难过1936年

陈济棠 资料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6期,作者:周树山,原题为:《陈济棠与"两广事变"》

80年前的1936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足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一是著名的"西安事变",此为"捉蒋"。二是同样以抗战为名旌麾北指,打着"逼蒋"抗日的旗号,却不无自保图存或问鼎中枢之意的"两广事变"(亦称"六一事变")。

陈济棠身高 陈济棠相面后决定反蒋:蒋介石面有死气 难过1936年

两个"事变"相隔半年,"两广事变"在前,西安事变在后;前者主角是陈济棠、李宗仁,后者主角是张学良、杨虎城,他们的对手都是蒋介石。一在东南发功,一在西北角力;或兴师动众,或兵不血刃,然皆消弭于无形。

陈济棠身高 陈济棠相面后决定反蒋:蒋介石面有死气 难过1936年

先来讲讲"两广事变"的主角——陈济棠。

【陈济棠其人】

陈济棠是盘踞广东的军头,出生在广西防城港一个亦耕亦读的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和当地的私塾先生。陈济棠早年投身军旅,并经人介绍参加同盟会。在军队中从排长干起,积功擢升,在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中站稳了脚跟。1931年,因国民党的派系斗争,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陈济棠通电反蒋并驱走广东省长陈铭枢。

同年5月,汪精卫于广州另立国民政府,陈济棠被选为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同年9月,发生"九一八"事变,为一致对外,广州国民政府取消。

表面上全国党政复归于统一,但两广仍维持半独立局面。此时,国民党右派元老古应芬病死,胡汉民主持西南政务,1932年,陈济棠任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党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委,实际上已成为握有军政大权的"藩镇"领袖。此时的陈济棠人称"南天王",到1936年"两广事变"发生为止,一直主政广东。

蒋介石虽为20世纪中国的政治强人,但终其一生,没有统一过中国。北伐之前的老军阀不论,即便北伐胜利后,同在"三民主义"国民党旗帜下的各派势力,仍是"藩镇割据",独霸一方,如广西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广东的陈济棠,甚至山东的韩复榘都是有军队、有地盘的一方豪强。

蒋介石一直想利用自己主掌中枢权力的政治优势和多年来培植的黄埔嫡系把他们"吃掉"。这些"藩镇领袖"为了自保,也紧紧地抓住枪杆子不放,和蒋介石"腾挪闪移"地打太极。"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角逐,引发了蒋、冯、阎的中原大战和桂系的败而复振,而雄居南中国的陈济棠亦乘机崛起。

陈济棠主政广东,和其它各地派系的军头一样,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及地方建设有自治之权,和广西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一样,由于有传统文化及道德的影响,又服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尽管手握军政大权,仍能做到百业并举,造福桑梓。

他对广东的治理颇有建树,他提出"改革陋习,刷新政治,造成模范新广东"的口号,惩治贪官,整顿税务,用人采用考试制度,选贤任能。亦十分重视教育,用在兴办教育上的经费占广东全省财政收入的10%以上。

但他又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提倡"复古运动",主张"尊孔读经",并规定以"孝经"为中学修身教材,祭祀孔子、关羽、岳飞等先贤,力图用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规复人心。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前往香港演讲,批评广东的读经复古,陈济棠十分不满,断然取消了胡适原定前往中山大学的演讲日程。

陈济棠在政治上属于国民党右派,反对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早期坚定不移地实行"清共"主张和举措。但他同时是个策略上的实用主义者,他的底线是保住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此,对蒋介石的"剿共"采取阳奉阴违的敷衍政策。

对"共"他并非不想"剿",但如因"剿共"伤了自己的元气,丢了自己的地盘,他是绝对不干的。为此,江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无法立足,长征路过赣南和粤东北时,他不执行蒋介石派兵堵截的命令,而是和红军代表密谈,不打佯追,各自相安。

陈济棠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使他当事者迷,因此关键时刻不惜铤而走险,用荒唐的迷信来决策军国重事,"两广事变"因焉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