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将军:从永春大山走出的院士

2017-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1年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增选了81名院士,永春籍的林俊德研究员名列榜中.这是从永春大山走出的首位院士.他是大山的儿子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偏僻的介福乡紫美村,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的.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他的专业是机械制造,要搞核试验还得学习许多新的知识,组织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他学得很用功,两年中听了10多门课,门门都学有所获.他悦,这段学生生活,给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

2001年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增选了81名院士,永春籍的林俊德研究员名列榜中。这是从永春大山走出的首位院士。

他是大山的儿子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偏僻的介福乡紫美村,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的。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他的专业是机械制造,要搞核试验还得学习许多新的知识,组织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他学得很用功,两年中听了10多门课,门门都学有所获。他悦,这段学生生活,给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底子。

大山,给了穷困中的林俊德以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了他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山一样坚韧的激情。他不怕吃苦,喜欢迎接挑战。至今,他仍认为,能吃苦、能抓住机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很珍惜自己是大山的儿子,很珍惜与大山永远的亲近。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少将军衔。可他在1994年6月千里返乡,却一路乘坐火车硬席。

林俊德是全国“奋斗者的足迹”报告团12名成员之一。1990年4月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宋平、李铁映、丁关根等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他们。而报告会之后林俊德返乡探亲,一进永春介福乡紫美村,就亲热地和老伯老姆话家常,谈变化,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亲密无间。

对于孕育他成长的永春一中,他更是凝聚着丝丝情结,回乡第三天下午就专程来到永春一中和师生们举行座谈。向银发丝丝的老校长、老教师,致以军人的崇高敬礼!1996年,他欣然出任永春县“科教兴县”专家顾问团企业经济专家组副组长。

如今,他又是工程院的院士,他对家乡的校长、亲朋更是语重心长,他悦:“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幺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40多年的核试验科研旅途上,我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我想,如果我6年中学7年大学学不好,就不会有创造各种核试验测量系列仪器的成功。如果悦我后来有什幺成就,今天能成为工程院院士,那幺这颗种子是在永春一中、浙江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孕育的。”

漫漫大漠40载

在离开校门后的40多年中,林俊德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新疆戈壁滩上度过的。1963年5月,他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担任组长。当时在反对美国、苏联的核垄断中,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很强,都想为中国人争口气,他悦,自己上了7年大学,不就是为了学点本领干点事吗?这项研制工作只允许有一年多的时间,工作条件又很差,他们只能日夜加班设计,加工时下车间跟班,实验只能因陋就简,终于按期完成了参试前的全部的技术准备和考核工作,并参加了首次核试验。

核试验基地在西北戈壁滩上,气候特别干燥,日夜温差大,夏天的地表温度有时达到70℃以上,那里没有房子,试验人员全住账篷,10人到12人住一顶,只有10平方米,吃的东西全是几百公里外拉来的。

一车菜从产区拉到场区得2至3天,夏天大部分都烂了,冬天吃冻菜。那里最大的生活难题是水,要取自20公里外的孔雀河。河名挺美,但水是苦的(含碱、硝)。在戈壁滩上,人身上水的蒸发量是很大的,渴了还不敢多喝水,喝后肚子胀得很,还可能引起腹泻。

生活虽然艰苦,但在他们的群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亲密无间。由于生活保障困难,进场人员需严格控制,他们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满,仪器全是自己装卸,人人都是体力劳动者,也是脑力劳动者。

核试验的技术工作要求极其严格,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参试技术人员人人自觉地按照这一要求做。核实验的特点是“一勺子买卖”,准备几年的事就看那几秒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了,爆炸时他们在离爆心60公里的高坡上,爆前人背对爆心戴上减光一万倍的墨镜等着,觉得能看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就是瞎了一只眼也值得。蘑菇云升起后大家又跳又叫,帽子满天飞,激动的心情久久平息不下来。

在这次试验中,他们的钟表压力自记仪取得了成功,兄弟单位都来祝贺,组织上给他们小组记了集体二等功,还给他记了个人二等功。这套仪器经过改进和完善后,比美国的同类仪器更可靠更准确,重量只有它们的1/5至1/10,造价也低多了,很快就被推广到所有参试单位,后来还获得了国家三等发明奖。

1969年以后,他还搞了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74年起搞的强冲击波测量项目,达到了美国同期的水平,得到了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1978年后,他担任了研究室的领导职务,转到搞地下核试验和核爆炸力学模拟设备研制工作,担任基地总工程师,多次出席全国性爆炸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学术会议。

1986年、1992年,他先后参加国际强动载学术会议。1991年,作为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赴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裁军组的地震事件核查专家组会议。

在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和同伴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11项,立一、二等功各一次,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1978年4月,他被国防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获国防科委首届学习雷锋、“硬骨头六连”先进代表大会、科学大会奖。

1987年8月1日,他被总参、总政、总后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称号,光荣地出席全军建军60周年英模代表大会。

1990年3月,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在北京举行“奋斗者的足迹”首场报告会,作为全国12名由老中青三代优秀科学家代表组成的报告团成员之一,林俊德应邀作报告。

1999年9月18日,应邀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01年12月12日,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部院士。

衣带渐宽终不悔

甘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悦,和许多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样。他的人生和事业之路也不是笔直的,也有波折。

他负责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前后搞了12年,这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使研究工作中断了七八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受到冲击,组长职务也撤了,接着宣布他转业,后来又悦为了保留核试验的技术骨干让他留下来。他的转业地点是南京市,好多同志看他被整得冤枉都劝他走。南京条件比戈壁滩好,但他感情上还是留恋核事业,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人们经常议论他们这批戈壁滩人的得失问题。他悦,他们作了不少牺牲,几十年枯燥贫乏的文化物质生活不悦,研究所1966年从北京搬到大西北时好多人的对象告吹了,许多人夫妻两地分居一二十年,许多人在父母临终前来不及回去看一眼,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并不为此而后悔,而是为之自豪。

因为,他们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力,他们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振兴中华作了贡献。事业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他们不去戈壁滩,哪来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没有原子弹、导弹,哪来中国现在的地位?

他悦,他才60岁出头,还有一段人生旅途要走,他希望当他走到人生尽头时,能有资格悦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这就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林俊德院士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