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玮琪谈阅兵时晒娃 该如何看待“范玮琪阅兵时晒娃被喷”事件?

2019-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都知道,前几天因为在阅兵时晒了娃,范玮琪的微博被网民们手撕了一轮又一轮.其实,除了范玮琪黑人夫妇外,大S.赵薇.Selina.陈乔恩.林志玲.何润东.庾澄庆.蔡康永……都被一个个手撕了.在后来的娱乐史上,这一天将被称为"反法西斯沦陷日".范玮琪谈阅兵时晒娃 该如何看待"范玮琪阅兵时晒娃被喷"事件?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某类"爱国婊"群体的自发行为,或者顶多有某种组织推行的"规定动作",但看了微博官方向新榜提供的后台数据才知道

我们都知道,前几天因为在阅兵时晒了娃,范玮琪的微博被网民们手撕了一轮又一轮。

其实,除了范玮琪黑人夫妇外,大S、赵薇、Selina、陈乔恩、林志玲、何润东、庾澄庆、蔡康永……都被一个个手撕了。在后来的娱乐史上,这一天将被称为"反法西斯沦陷日"。

范玮琪谈阅兵时晒娃 该如何看待“范玮琪阅兵时晒娃被喷”事件?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某类"爱国婊"群体的自发行为,或者顶多有某种组织推行的"规定动作",但看了微博官方向新榜提供的后台数据才知道,这就是当前中国大陆网民的真实心态反映啊——

根据微博官方向新榜独家提供的数据,抽取@范范范玮琪 @黑人建州 @蔡康永 的五条微博下评论,恶意攻击占19.41%,其中99.8%的评论用户不是博主的粉丝。攻击者的评论时间、注册IP、发布设备等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没有明显的批量特征。攻击者中可信用户占比87%;较活跃用户占80%以上。攻击者从学历、年龄、星座、机型、地域信息来看分布基本与DAU用户一致,无明显特征。

范玮琪谈阅兵时晒娃 该如何看待“范玮琪阅兵时晒娃被喷”事件?

这就不得不让人再想起一段往事。

2008年汶川地震时,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Helen曾经说过:由于中国的地震非常特殊,由此引发的企业公关危机与社会责任课题非常新颖,很值得研究和关注——这个"特殊"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看来,这两个字实在是太过轻飘飘了。

范玮琪谈阅兵时晒娃 该如何看待“范玮琪阅兵时晒娃被喷”事件?

2008年5月13日,新民网发表新闻评论员蔡伟署名文章《面对中国地震跨国公司在干什么》,批评跨国奢侈品巨头LV在地震沉默。

次日,各大论坛中就开始流传着一份 "在中国只赚钱、不捐款"的外资企业捐款名单,包括肯德基、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可口可乐等众多跨国公司。随即,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对知名外资企业的大讨伐。

除了外企,国内知名企业也难逃一劫:马云早前的发言被断章取义的传遍全网(那篇著名的《马云在此次地震中仅捐款一元钱》),阿里巴巴集团于是赶紧追加捐款2500万人民币。

万科因为董事长王石一句"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而被连续轰炸5天后,宣布未来投入1亿元参与灾区重建。中国平安从500万追到3000万,盛大从100万追到1000万,都是网民炮轰之下的被动操作。

即便不举以上案例,这是一片怎样的舆论场,相信所有从事过媒体及市场相关工作的人都心知肚明。新榜的朋友问我,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在举办市场活动时恰好赶上这种公共事件,应该怎么办?

好问题。

前段时间,上海地铁发了条微博,提醒乘客谨慎着装,以防骚扰。结果引来不少抗议声,几位女性还亲临地铁现场,举牌宣示她们的态度:"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在女权主义成为中国社交媒体不辩自证的政治正确的当下,这种新闻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我很想反问一句,这些姑娘们在人声鼎沸的上海地铁举牌"我可以骚"没问题,但如果换在子夜时分满街都是刚飞完叶子黑叔叔的纽约皇后区,女权主义者会不会也同样穿上短裙热裤喊一声"你不能扰?"

同样,很多媒体人和意见领袖在微博知乎上为范玮琪辩护,"爱国主义是最后的破旗""民智未开""不要道德绑架"之类的意见也甚嚣尘上,可是如果新浪微博开在ISIS或北朝鲜,还有没有人敢公开转一句"反法西斯纪念日炸出一堆法西斯爱好者"?

我说这些不是支持傻逼,而是"邦无道,危行言孙"。言论自由是你的,他凭什么要骂?钱是你的,他凭什么逼捐?身体是你的,他凭什么骚扰?你当然可以反抗。

但你也要知道,当道理是你的,群众是他的,而你势单力孤的时候,道理也可以变成他的。

况且,假如你既不想被喷,却又不愿采取最简单易行的防范措施(比如眼看坦克过境全国戒严民族主义情绪浓得化不开还要出面晒娃),那就没有充分理由要求媒体平台或司法系统为你提供保护。

这并不是说"爱国婊"是对的,而是说保护是有成本的,寻求保护首先要证明这个权益值得保护,而最起码的证明是你自己的确珍惜它。

毕竟,权益的主人有最强烈的动机去防范侵权,也拥有最佳的信息条件,知道该如何防范。正如辉格那篇文章所说——防范骚扰的成本不能完全转嫁给别人。

而像范玮琪这种被骂之后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晒娃发饮料聊天气不错的主(更不要提那句激起反弹的"道歉"),只能说——社交直觉太差。

我曾经在天津爆炸后凌晨连续运营企业官微五个小时,结果无论发什么都是迅速受到一片指责:转一条王左中右的创意字,说是对天津的不尊重;转一条现场人员发的图,说是添乱浇油;干脆什么也不转,就发一条痛心疾首的古诗词,说是借机消费灾难……然后剩下的四个小时就是和各类人解释,求对方把斥责我们的微博删掉。

后来我看了看,那几天很多知名企业的官微,干脆装死不动。甚至连某个以抨击企业恶劣公关举动为趣的媒体号,都因为被网民喷,而感慨"这几天好像发什么都是错的"。你说,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刘墉先生讲的很好——

"不要在必输的情况下逞英雄,也不必在无理的环境中讲理。否则,你就永远没有讲理的机会了。"

"当你不小心进入‘危邦’或‘乱邦’,就必须认清情势,明哲保身地想办法‘全身而退’。再在全身而退之后,想办法‘平反’。"

所以,赶上这种公共事件应该怎么办?范玮琪的举动已经是最差的底线,引以为戒吧。

PS:提醒一下,我这篇是面向企业市场公关人员及公众人物写的,诸位看官不要把自己脑补进来,再把我批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