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姓张云逸简介 开国第一福将张云逸 戎马一生 却从未负过伤

2018-08-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阅读 :张云逸是唯一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开国将帅,1926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1929年12月,与邓小平共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并任军长.1955年领授大将衔时,已年高63岁.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却从未负过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堪称"福将".1976年,周恩来逝世前,贴身衣袋里唯一装着的,竟是他和张云逸.孔石泉的合影,这是为什么呢?开国将军姓张云逸简介 开国第一福将张云逸 戎马一生 却从未负过伤多彩传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大将中

核心阅读 :张云逸是唯一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开国将帅,1926年10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1929年12月,与邓小平共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并任军长。1955年领授大将衔时,已年高63岁。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却从未负过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堪称“福将”。1976年,周恩来逝世前,贴身衣袋里唯一装着的,竟是他和张云逸、孔石泉的合影,这是为什么呢?

开国将军姓张云逸简介 开国第一福将张云逸 戎马一生 却从未负过伤

多彩传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大将中,老首长张云逸极具传奇色彩。

一是资历老。张云逸是唯一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开国将帅。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中国近代史上每一个阶段,都有他执着奋斗的身影。

开国将军姓张云逸简介 开国第一福将张云逸 戎马一生 却从未负过伤

他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当时正值北伐期间,张云逸看到北伐军中共产党人作战十分英勇,深为他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他从中领悟到:共产党才是真心实意为劳苦大众谋利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开国将军姓张云逸简介 开国第一福将张云逸 戎马一生 却从未负过伤

1926年10月,已是国民党高官的张云逸,毅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他曾对子女说:“我入党时年龄已经很大,薪俸相当高,我是为了解放劳动人民才来入党的。”

二是年龄大。1955年授衔时,他已经63岁了。

三是工资高。他是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

四是参加过两次长征。他常说:“我这一生,有两件事值得骄傲:一是率领红七军进行‘小长征’,二是跟随毛主席参加‘大长征’。”

张云逸夫妇

1929年12月,张云逸与邓小平共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他身为军长,却与士兵同薪饷、同衣食,同甘共苦。每到宿营地,他必到炊事班帮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伙头军”。后奉命率部北上,在强敌围追下,且战且走,伤亡严重。

为保留革命火种,张云逸传令:“什么东西都可以丢掉,就是不能丢掉伤员!”命令下达后,全军动容,愈发奋勇,最终行程千里,历时半年,胜利抵达中央苏区。

毛泽东、朱德对红七军的战绩和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特授“转战千里”锦旗一面。张云逸后调中央军委工作,任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兼任军委纵队先遣队司令员,参与制定红军的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对中央红军进军贵州、抢渡乌江、占领遵义等做出重要贡献。

更为传奇的是,张云逸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却从未负过伤,被我们大家称为“福将”。

“西安脱险”便是精彩一例。1937年4月底,张云逸受党派遣去南方做统一战线工作,遂与去西安参加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孔石泉同车前往西安。车队途经劳山时,突然遭遇地方土匪武装袭击,警卫战士拼命抵抗。张云逸机警地拉着周恩来,沿着一条水沟成功脱险。

周恩来曾说过:“我一生遇到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是这一次。”事后,三人曾在西安合影留念,周恩来在自己那张照片背面写上“劳山遇险,仅存三人”,并对张云逸风趣地说:“我们不仅是战友,还是难友啊!”1976年,周恩来逝世前,在他贴身口袋里唯一装着的,就是这张他珍藏了近40年的合影照。

张云逸(左)与周恩来(中)孔石泉

高尚的情操

张云逸在军中“老成持重,威望颇高”。陈毅称他“同志长兄”,“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毛泽东称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张云逸和叶挺,早在北伐战争期间,就互为战友、知己,皆为对方的才能、人品所折服。当时,他俩同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张云逸是师参谋长,叶挺任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军向湖北腹地推进时,叶挺率独立团抢先冲至咸宁城下。师长张发奎担心孤军深入,遭敌围歼,急令叶挺停止攻击。叶挺听后大笑道:“我有胜之(张云逸)作后援,怕什么?”果然,就在他久攻不克之际,张云逸率领一支人马赶来增援,咸宁遂被攻破。

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参与了新四军的组建工作,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于汉口正式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之后,张云逸一直是叶挺将军的得力助手。

1938年9月,毛泽东、王稼祥、刘少奇联名致电项英:“现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新四军活动,新四军可否派两个至三个营交张云逸同志率领过江?”毛泽东等之所以点名要张云逸率部过江,看中的是他堪当重任的卓越指挥才能。

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过江后,将当地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后,张云逸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指挥部队迅速打开皖东敌后的抗战局面。1941年,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

张云逸为人温和敦厚,知书达理,谦虚待人。一天,抗大八分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任新四军副军长兼抗大八分校校长的张云逸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同时出席。会间,张云逸起立,向邓子恢敬礼,并请他作指示。后有人质疑他:“副军长向政治部主任请示报告,不合礼仪。”张云逸答道:“我虽是副军长,但也是学校校长。学校校长向军政治部主任请示报告,有何不可?”

亲聆的教诲

说起老首长张云逸,给我印象最深、最直接的,还是他作为新四军副军长,视察四师骑兵团时的情景。

那是1942年,我在骑兵团三大队当教导员。有一天,张副军长在彭雪枫师长陪同下,到我们团检查工作。在泗洪县石集,检阅完骑兵马术表演后,彭师长请张副军长向部队讲话。张副军长开头就说:“20年前,我也当过骑兵。”接着,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说了骑兵在战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练技术、练战术。骑兵们听出他讲的是内行话,都深深为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浅出的军事理论所折服。

部队带回后,张副军长又同骑兵团的领导们座谈。他说:“彭师长、邓政委下这么大的决心组建骑兵团,不仅现在对根据地的建设,就是今后打回津浦路西,也都是必要的……”

说到这儿,彭师长接过话茬儿说:“我老在想着要搞起我们自己的红色哥萨克!我看这一带,跟苏联顿河草原一样,是几千里的平原,最适宜于快速部队发挥威力,当前比较现实的就是骑兵!在这个敌后根据地,敌、伪、顽的据点多,大部队展不开,小部队又吃不掉敌人,特别是那些跑得快的地头蛇。

所以,要搞一支行动快、战斗力强的骑兵部队,打突围、追击、奔袭以及侦察、警戒、通讯、护送等等,都有用处。目前,步兵团一般不配电台,骑兵团就配上了电台。”彭师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严肃地对张副军长说:“你知道,我是决心要打回路西的!可是路西顽军有骑兵,我们也搞一支骑兵,就是为了去对付他们!”

彭师长接着指了指周纯麟团长说:“那时他在新疆,斯大林派来不少苏联顾问,办起了干部训练队。所以,他学的,就是运用大批苏联红军骑兵,在大草原上消灭白匪的那一套。”

张副军长对中外军史很熟悉,他也滔滔不绝地谈起来:“说起骑兵的威力,在历史上就数成吉思汗了。他的部队,每个人都有好几匹马,有的驮东西,有的换着骑,行动十分迅速,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来如天坠,去如电逝’。成吉思汗打到伏尔加河。他的孙子拔都打下莫斯科,一直打到匈牙利,版图横跨欧亚两洲,当时欧洲不少人称这次是‘黄祸’。……可见骑兵当时是十分厉害的。”

讲过历史之后,张副军长指示说:“对骑兵,要严格管理,不然容易违反纪律。你们不仅要他们喂好马,还要让他们保养好身体,特别是不能叫他们老是骑马,尽量多走点路,免得搞成罗圈腿。”

周纯麟团长在一旁听着,心里感到十分温暖、亲切!他想不到军首长对骑兵团是这样关心,这样爱护。

自从张副军长检阅过我们的马术后,彭师长对骑兵团的训练抓得更紧了,每隔十天或半个月,不是把我们调到师部操场去参加会操,就是他一清早骑着马到我们团的操场上来。每逢重大节日,彭师长总要我们前去表演马术,让那些从敌占区来的民主人士和青年学生,亲眼看到我军的威力。于是,在新四军和淮北根据地的军民中,都纷纷传说:彭雪枫师长有三宝,骑兵团就是其中一宝。

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老首长张云逸视察骑兵团的音容笑貌,仍时刻萦绕在我的心间。老将军高尚的情操、人格的魅力将永驻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