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赵匡胤原来是这样死的!(上)

2019-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想说的是,赵匡胤死的时候,知道他是被谁谋害,他完全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报复那个谋害他的人,但是结果他只是安静地死去,把痛苦留给自己,把秘密留给历史,把猜测留给后人,把煌煌文化大典留给大宋王朝--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赵匡胤原来是这样死的!(上)陈桥兵变.影斧声.金匮之盟,被称为宋初三大疑案.陈桥兵变和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烛影斧声.金匮之盟则都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现在咱们基本上可以断定,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意发动的,是一场阳谋.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呢?是阳谋还是阴谋?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我想说的是,赵匡胤死的时候,知道他是被谁谋害,他完全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报复那个谋害他的人,但是结果他只是安静地死去,把痛苦留给自己,把秘密留给历史,把猜测留给后人,把煌煌文化大典留给大宋王朝……

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赵匡胤原来是这样死的!(上)

陈桥兵变、影斧声、金匮之盟,被称为宋初三大疑案。陈桥兵变和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烛影斧声、金匮之盟则都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

现在咱们基本上可以断定,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意发动的,是一场阳谋。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呢?是阳谋还是阴谋?

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赵匡胤原来是这样死的!(上)

关于烛影斧声的记载,有非常多的文献资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一是文莹《续湘山野录》,一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的是这样的: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上,忽然之间,天上阴云四合,大雪筛糠一样落下来,地上很快就积满了厚厚一层。太祖招其弟晋王赵光义入大内,酌酒对饮。同时让宦官、宫女等一切服侍的人都退出去,屋里只剩他们兄弟俩。

赵匡胤怎么死的 惊天大发现 赵匡胤原来是这样死的!(上)

不一会儿,外面的人远远地看见烛光摇摇晃晃。晋王不时起身,像是避退谦让的样子。雪越下越大,到三更时分,地面已经有数寸之厚。忽然又听得太祖手持柱斧击在地上,大声对晋王说:“好做!好做!”说完便宽衣睡觉,瞬间鼻息如雷。那天晚上,晋王留宿在禁内。五更晨光初明的时候,宫掖中还一片沉寂,进去一看,太祖已经去世多时了。晋王便在太祖灵柩前受遗诏继位……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的则是太祖死在四更时分。孝章宋后派内侍都知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但王继恩在路上却一边走一边想,太祖一直以来就有想传位给晋王赵光义的想法,于是他不召赵德芳,直接去了开封府见晋王。当时夜深人静,街巷中一个人影也没有,却见医官程德玄坐在开封府大门口,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坐在那儿?程德玄说:“今晚二更的时候,我睡得正熟,却听到有人敲门,说晋王召见。

但我起床开门,门外却一个人影也没有。

我转身回去睡觉,却又听到有人在敲门说晋王传我。出去一看,又没人。我心里不踏实,所以干脆到晋王府来看个究竟。”王继恩忙把自己这边的情况也告诉了程德玄,两人一起敲开门去见晋王。晋王听说后大吃一惊,犹豫着不敢前去,还说,想和家人商量一下再决定。

说完返身进去了,很久也没出来。王继恩在外面急得大叫道:“继位之事,急如火星,再迟了,皇位恐怕就被别人占去了。”到达宫门外时,王继恩想让晋王在外面先等一下,他先进去通报一声,程德玄却说,“通报什么!

直接到大行皇帝灵柩前!”宋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便问道:“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带众人闯进来说:“晋王来了。”宋后一抬头见是赵光义,先是惊讶不已,后又极为恐慌地说:“我母子的性命,都要托付给管家了!”赵光义哭着说:“别担心,共保富贵……”

文莹和司马光的记载,最大的不同在于,文莹说宋太祖去世的那天晚上,赵光义是留宿在禁内的,五更时分没听到太祖房间有什么声息,进去一看才发现太祖已经死了。司马光则说,赵光义是睡在开封府自己的家里,四更的时候被王继恩喊过去的。

显然,文莹虽没有明说,但是从他那些闪烁其词的叙述,以及赵光义留宿在禁内这事可以判断,太祖的死,赵光义是脱不了干系的。司马光则特意写到了赵光义那天晚上早就回到自己家里,并且王继恩让他去继承皇位的时候,他一直推脱不去,一会儿说还要问问家里人的意见,进去后又迟迟不出来。最后还是在王继恩的反复催促下,他才起行的。显然,司马光是想表明,宋太祖的死与赵光义似乎没什么关系,这段记载多少有为赵光义撇清干系的意思。

司马光要为赵光义撇清干系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毕竟司马光的时代,当朝神宗皇帝正是赵光义的子孙。再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有“为尊者讳”这样一些写作原则在里面,《涑水纪闻》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司马光毕竟是严谨的历史学家,从他的叙述中我们似乎又感觉到,虽然他在极力为赵光义辩护,但对太祖的死,也是充满怀疑的。

首先宋太祖死后,宋后立刻派太监王继恩去召赵德芳。这就是第一个疑点。宋后为什么叫人去召德芳,是太祖在生前嘱意过德芳为他的皇位继承人,还是宋后因为自己的喜好自作主张?不错,宋后确实喜爱德芳,但是在太祖的儿子中,要说继承皇位,最有资格的,应该是赵德昭。德昭是太祖次子,无论从战功还是能力上似乎都比作为四子的德芳强。如果太祖没有遗嘱,全凭分析,她也应该让人去传德昭,而不是德芳。

历史上记载,宋后柔顺贤惠。她出生于贵族世家,虽然年纪很轻,但知书识理。每次太祖散朝回来,她都要盛装恭迎。她和太祖虽然是老少配,但琴瑟和谐。这样的一个人,在继位这件大事上,断不会自作主张。那她为什么不派人召德昭,不派人召晋王,偏偏让传德芳呢?

疑点二:王继恩一个太监,他怎敢自作主张改变皇后教令?司马光写到,王继恩认为,太祖平常就有传位给晋王的想法,所以他才改变主意。确实,太祖生前并没有立过太子,没有确立过谁是他皇位的继承人。但是,若论揣摩皇帝的想法,一个皇后和一个太监,谁对皇帝的想法更清楚一些。

就算他揣摩得正确,他一个小太监,怎么就敢擅改?太监擅权在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是太祖建国后,吸取中唐以来宦官祸乱的教训,一直对太监都比较压制,实际上有宋一代,宦官始终没有掀起过什么浪子。一个一项循规蹈矩的宦官,在皇位更迭的重大问题上,擅作主张?

疑点三:半夜三更的,医官程德玄坐在晋王府的门槛上干啥?他给王继恩讲的那个故事玄而又玄,有如鬼魅附体,根本不可信。他该不会是梦游吧?如果他果真担心晋王有病,为什么不进去?或者向晋王府下人打听?除非他并不是惦记晋王病了?那他惦记的事情是什么?

疑点四:当王继恩让晋王火速赶去继位的时候,晋王却说什么要进去问问家人,进去后又迟迟不出来。这些描写,显然是司马光表现晋王没有预谋,只是临时遇上了,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司马光紧跟着又落上一笔,王继恩焦急地说,再不快去,皇位就被别人给占去了。如果不是预谋,这话又从何说起?

疑点五:当赵光义一行人走进宫内,宋后问是否德芳来了,王继恩说晋王来了时,宋后现出惊恐的脸色?她为什么会那么惊恐?是否在赵匡胤的死上她已经受到刺激?接着她立马喊赵光义为“管家”,还祈求赵光义保护。“管家”是有宋一代对皇帝的称呼,她这一喊,便意味着承认赵光义是皇帝了。宋后为什么会这么彻底地拱手把皇位交到赵光义手里?

司马光笔笔都在为赵光义辩护,但却又同时把这五个疑点放进他的历史书里,交给后人去议论和猜测。司马光究竟想做什么?

要对这些谜团有个明确的把握,咱们首先得搞清楚宋太祖是不是正常死亡。太祖死的时候是虚岁五十岁,这个寿限在五代宋初基本上是个正常的数字,因为那时候的人平均年龄也就五六十岁,上七十的已经是长寿了!但咱们不能这样看问题,太祖的身体一向是挺好的,历史上也没有他那一段时间生病的记录。而且从皇帝的年表来看,那段时间他还挺活跃的,也不像有病的样子。

会不会是那天晚上太祖饮酒过量醉死的呢?他们兄弟俩从晚上一直喝到半夜三更,喝高了也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应该比较小,宋太祖一向是海量,他喝一整夜的时候都有,也没见他醉过。那首《咏日诗》,就是他喝了一晚上,看日出的时候写的。

显然,即便喝一晚上,他的兴致还那么好,思维还那么清晰!再说,赵匡胤在即位后,恐醉酒失态,在饮酒上是相当节制的。建隆二年(961年),大将王彦超来朝,他就曾对彦超说:“沉湎于酒,何以为人?如果朕在宴会上喝醉了,第二天一定会相当后悔!

”还有一点,太祖和赵光义两人喝酒,太祖喝到酒精中毒死了,赵光义却没事人一样,还回到了开封府。回到开封府后,他还兴奋得睡不着,直到王继恩来喊他,他还坐在堂前。这怎么可能呢?总不至于是赵光义死灌他皇帝兄长的酒吧?

从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宋太祖并不是一种正常死亡,他的死一定与赵光义有关。也就是说,应该是赵光义把他给害死的。

赵光义是用什么手段把赵匡胤害死的呢?

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到“烛影斧声”四个字,多半会以为赵光义是采取暴力手段用斧头把其兄砍死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里的“斧”是指太祖拿在手里的玉斧。这是太祖很喜爱的一种装饰物,也相当于是他的信物,而不是一种杀人利器。“斧声”也不是杀人的声音,是赵太祖用玉斧戳地上的雪发出的嚓嚓声。

从文莹的那段记载里,我们也找不到赵光义暴力杀人的证据。文莹的记载里说赵光义站起来,做出一副避退谦让的样子,身体带起的风搞得烛影摇摇晃晃。文莹这里用了两次意义相反的词,“避退”和“谦让”。如果赵光义是避退,那应该是他受到了兄长的责备,兄长要处罚他,他才会避退。

那么,宋太祖因为什么事处罚他呢?他最终害死太祖,会不会因为受到兄长的责罚而恼羞成怒呢?如果赵光义是谦让,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太祖表示要把皇位传位他,他做出推辞的样子,所以才会“谦让”吧。

后面关于“斧声”,文莹又再扔了一个烟幕弹。太祖拿玉斧用力戳雪,戳得雪嚓嚓作响,嘴里则大声说:“好做!好做!”这是什么意思呢?也有两个相反方向的解释:一是太祖对赵光义非常生气。用玉斧戳雪,发出巨大的响声就是他生气的表现。嘴里的话可以理解成“你做的好事!”何事让太祖发这么大的火?二是作者暗示咱们,太祖要把皇位传位兄弟,以斧戳雪是表示强调,嘴里的话是“好好做”的意思。

正因为这个叫文莹的和尚的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所以后人才觉得他的话几乎就表明宋太祖就是给赵光义杀死的。当然,文莹所处的时代毕竟也已经是赵光义的子孙当皇帝的时候,他即便闪烁其词,也得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接下来他写到:天亮,晋王在太祖灵柩前受遗诏继位毕,让近臣都站起来看太祖遗容,只见他脸色玉石一样白,就像刚洗完澡一样。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赵光义让人近前看太祖的遗容,他是不是想表明,太祖的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如果赵光义真这样做了,简直是欲盖弥彰,只能说明他已经在太祖的遗体上做过手脚,否则,太祖的面色也不会像玉石那样的。同时,文莹也狡狯地向别人提示,他是赞同太祖是自然死亡的,并没有被谋害一说。

文莹所写的虽然是野史,但可以看出,这个传说在当时流传是相当广的,否则,以道统为己任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也不会把它记入自己的书里。后来,南宋学者李焘还把这件事记入他的历史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只不过他把宋太祖戳雪时说的那句话改为“好为之!好为之!”,更加明确为传位给赵光义的意思。不过,文莹文中那些闪烁其词的话,他并没有改,可以看出,他自身也是充满怀疑的。

如果赵光义不是用暴力杀害了他的兄长,最有可能的就是他在酒中下毒。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而且赵光义原本就是下毒的高手,有说后蜀国主孟昶就是被赵光义毒死的。更有名的是赵光义毒死南唐后主李煜的事,连同赵光义使用的“牵机药“也因此变得非常有名。太祖立国后,为化解矛盾,不杀亡国之君。这个想法到赵光义那里变得完全没用了。

文莹的记载中,宋太祖戳雪高叫,会不会就是因为发现了赵光义下毒,才大骂“你做的好事”呢?接着就听到太祖睡着,鼾声如雷的声音。太祖刚还大喊大叫着,怎么突然就鼾声如雷?这会不会是赵光义故意装出来的声音?

赵光义回晋王府后,都四更了,还一直没睡,他是在等待什么吗?或者是他心里害怕,睡不着觉?两人都喝酒,一个立马就睡了,鼾声如雷,一个走了那么长时间的雪路回家,却还怎么也睡不着觉,这多少有些反常吧?最可疑的是那个程徳玄,半夜三更,大雪天的,一个人坐在晋王府的门口上不进去,最大的可能就是赵光义让他坐在那里,打探消息,如果宋太祖并没有完全死去,他作为医官,还可以乘机以看病为由前去继续谋害。

应该说,宋后是知道一些太祖死亡的状况的,也肯定对赵光义充满怀疑的,她只是不知道王继恩已经早就被赵光义收买,成了赵光义的人。所以当她知道来的人并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的时候,她一下就明白,赵光义太强大太可怕了,她要是不低头求饶,可能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再一个问题,赵光义为什么要杀死他的兄长呢?

有一本叫《烬余录》的书上说,那天晚上喝酒的时候,花蕊夫人也在场。太祖喝醉了,一觉睡了过去。赵光义趁太祖睡觉的时候调戏千娇百媚的花蕊夫人。不想太祖醒过来,发现了,气得用玉斧猛戳雪地,嘴里大叫道:“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

这段公案还不仅仅在于此。据说孟昶带领花蕊夫人受降的时候,赵光义便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孟昶受封秦国公第六天,被赵光义请去喝酒,回来不久便暴毙。赵光义杀了孟昶,排除了获得花蕊夫人的障碍,却没想到,花蕊夫人被其兄太祖捷足先登,纳为自己妃子。这让赵光义怀恨不已。所以,赵光义在酒宴上调戏花蕊夫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这条记载还是显得有些八卦,因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明明写着,赵匡胤两兄弟喝酒的时候,是把所有的人都赶到门外,两人单独喝的,怎么突然又跑出一个花蕊夫人来呢?而且照一般皇家的规矩,花蕊夫人也不会在这时候出现的。再说了,花蕊夫人不是早几年前,就在一次狩猎中,被赵光义假装失手射死了吗?

赵光义本来是对花蕊夫人着迷的,为什么要射死她呢?

花蕊夫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宋太祖打败后蜀,俘获花蕊夫人后,曾问她:“你们蜀国不是很厉害吗?为什么这么轻易就给朕灭了呢?”

花蕊夫人略一沉思,便写下了一首悲愤凄怆的《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自古才女要么长得不太好看,要么性格有点古怪,总之不能两全。而这花蕊夫人,不但有才,还有貌,性格也温柔体贴,着实难能可贵。宋太祖第二个皇后孝明王皇后死后,一度想立花蕊夫人为后,但赵普以“亡国之物不祥”阻止了这件事。最后太祖立了名门之后知书达理的宋氏为后。不过,他依然对花蕊夫人宠爱异常。

花蕊夫人自己没有生育,她特别喜爱太祖次子赵德昭,有一次甚至动员太祖立赵德昭为太子。太祖没有采纳她的意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提了这个建议,触怒了赵光义,赵光义才假装失手把她射死?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赵光义简直就太阴险了。花蕊夫人曾经是赵光义喜爱的女人,很多君王在爱江山还是爱美人上选择了后者,留下千古悲叹。即便拿不定主意,也会犹豫两下。而这个赵光义则完全没有犹豫,就因为花蕊夫人曾提过一个建议,就被他恶毒地射死,其心机之深,真是难测!

关于皇位继承,宋太祖至死也没有确立太子。那么太祖究竟想把皇位传位谁呢?

古代的皇帝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都相当谨慎,甚至有点忌讳提这件事。一是如果太早确立,朝中大臣势必都要去巴结王储。就算皇帝严令禁止做这件事,很多大臣私下里也是会这么做的。假设太子一时间把持不住,结党营私,要再废太子,周折就大了。再说,所有的皇帝都坚信自己能够再活五百年,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轻易把皇位交出来的。

清醒睿智的宋太祖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呢?

照常规的做法,宋太祖应该传位给他的儿子。太祖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8岁,都基本上成年,要立太子也是可以的。不过,他至死都没有要立两个儿子为太子的做法。不但没有立为太子,也没有封过王。他们的王还是后来赵光义上台后封的。

倒是对他的兄弟赵光义,太祖显示出着力培养的样子,在杯酒释兵权,改造中央禁军的时候,留在禁军里的四个将领中,有一个就是赵光义。并且,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太祖让他担任开封府尹。一当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换过人。

开封府尹是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从五代时期开始,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凡担任京城最高行政长官的人,似乎都是当然的太子人选。开宝六年(973年),太祖更是封赵光义为晋王,朝位排在宰相之上,成为国家的第二号人物。作为皇位继承人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

赵匡胤为什么会把赵光义作为皇位继承人来培养,而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呢?

有一个流传得比较广的故事,赵匡胤之所以这样,是他的母亲杜太后要求的。这个内容,在后一节《金匮之盟》里还将谈到。这种说法对还是不对,下一节再讨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宋太祖之所以着力培养赵光义,想把皇位传给他,绝不仅仅是杜太后一句话。而是他看出,如果由赵光义来继承皇位,显然比他的儿子们来继承皇位对这个国家更有利。

宋太祖是通过发动陈桥兵变,把皇位从后周手里接过来的,如果继位人不是强有力的铁腕人物以及像他一样有宽阔胸怀的仁者,要能把他既定的那些方针和策略贯彻下去,传之于后世,把他从别人手中夺过来的江山守住,而不是延续五代的悲剧,迅速又被别人夺走,是非常困难的。而人的寿命是更难测的,说不定哪天就去世了。如果一开始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而把宝压在他那两个年纪并不是很大经验也不是很丰富的儿子身上。显然是不保险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有没有杜太后的那句话,宋太祖都会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的。

既然太祖已经有很明显的倾向要把皇位传赵光义,赵光义为什么还要夺权,阴谋害死对自己那么器重的兄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