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丽敬业小故事 李素丽传言事件如何收场?

2019-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从语言问世的那天起,传言就产生了.传言从不甘寂寞,它会主动加入信息传播的行列,惹是生非.传言不可怕,传言会奔跑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传言变成事实.社会的信用,媒体的信用,个人的信用,如果经不起传言的搅局,屡屡拜倒在传言小姐的"石榴裙"下,最终尴尬的不是传言和传言的发布者,而是传言的主角.李素丽敬业小故事 李素丽传言事件如何收场?近日,网上一度传出全国劳模.北京公共交通系统的标兵人物李素丽因贪污等原因被抓.2日,北京公共交通集团对此辟谣,李素丽被抓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李素丽所在单位也专门开会

自从语言问世的那天起,传言就产生了。传言从不甘寂寞,它会主动加入信息传播的行列,惹是生非。传言不可怕,传言会奔跑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传言变成事实。社会的信用,媒体的信用,个人的信用,如果经不起传言的搅局,屡屡拜倒在传言小姐的“石榴裙”下,最终尴尬的不是传言和传言的发布者,而是传言的主角。

李素丽敬业小故事 李素丽传言事件如何收场?

近日,网上一度传出全国劳模、北京公共交通系统的标兵人物李素丽因贪污等原因被抓。2日,北京公共交通集团对此辟谣,李素丽被抓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李素丽所在单位也专门开会辟谣。(《京华时报》12月3日)

李素丽敬业小故事 李素丽传言事件如何收场?

李素丽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仿佛一座大厦,建造起来非一日之力,倒塌也不会在瞬间发生。面对网络的传言,网民的意见不一。挺李派不信传言,谴责传言的发布者:“中国这么多人,好不容易出了个好人,大家还造谣中伤。”“中国人是最卑鄙的了,就会中伤他人,外国有这事吗?”“请网民不要造谣,要尊重事实。”信谣派认为,“无风不起浪”,“现在要反着听”。

李素丽敬业小故事 李素丽传言事件如何收场?

我更关注的不是议论本身,而是李素丽传言事件末了将以什么样的形式收场。是悲剧还是喜剧,以及谁的悲剧、谁的喜剧,这才是更值得关注的。不管是哪种结局,毫无疑问,考验将是多重的。如果传言胜出,那将是李素丽和北京公交集团和媒体的悲剧,多年来宣传的一个全国先进典型,架不住网上一则帖子的风吹雨打。

果真如此,从“全国劳模”的评选到“劳模”形象的真实度以及打造这些典型人物的新闻媒体,其公信力都将受到重挫。没人希望看到这种败局的出现,我们也都相信北京公交集团的辟谣和李素丽的一笑而过是真的,可以经受得起传言风波的冲击。

要进得去这种冲击,需要用事实说话。网上传言李素丽的“罪名”是贪污。公众心目中的一个普通售票员,怎么可能贪污。

退一步说,即便贪污,又能贪多少?从报道中公布的李素丽现在的职务看,她现担任公交集团公司服务热线主任和公交集团服务协作处副处长两个职务。售票员的李素丽没有贪污的机会,当了“官”的李素丽有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的事情,显然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澄清了的。

“是真是假用事实说话。”网上的这个帖子支持率较高,不是没有道理。可见,现在北京公交集团和李素丽本人不是辟谣,而是用事实说话,这比简单的澄清和否认更具说服力。

另外一种结局,就是北京公交集团和李素丽的辟谣胜出,网上的传言被确定为造谣和诽谤,最终尴尬的是网络论坛的信誉,最终受到法律惩戒的是造谣者本人(以目前的技术,查明传言者的原始地址不该太难)。这个结局,表面上看是喜剧,实质却是悲剧。

网络提供的电子广场,给予了网民以相当多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底线是在法律的限度内发表个人观点。造谣诽谤,对他人的名誉权构成侵害,这种行为如果不受到法律的惩罚,言论自由被滥用带来的灾难,同样不可想象。

李素丽传言事件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的李素丽事件。全国劳模出事的绝非个案,不得不让公众“关注改革30年来所有的全国劳模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出事的劳模,多半是从政后私欲膨胀惹得祸。有关李素丽的传言到底真伪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有人发帖披露,“当年李素丽刚成为劳模的时候,大概是2000年前吧,她曾经公开表态,永远做一个售票员,不会当官。事情不到几年,她就失言了。”

在这个事件中,没有真正的赢家。至于如何谢幕,咱们还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