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春天 “布谷鸟”唱响金华诗意“春天”

2017-05-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期4天的2011年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明天即将落下帷幕.这两天,记者近距离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诗人们的热情和才情,他们以"诗的浪花飞溅的海洋"

为期4天的2011年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明天即将落下帷幕。这两天,记者近距离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诗人们的热情和才情,他们以“诗的浪花飞溅的海洋”,谱写了诗意金华全新的乐章。

“童诗”主编梦想成真

说到中国童诗年会,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童诗》主编、诗人雪野。4年前,正是在他提议下,宁波举办了中国首届童诗年会。此后,中国童诗年会形成惯例,一年一度,于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在不同的城市如期举行。

金华是中国童诗摇篮,孕育了著名爱国诗人艾青,当代著名诗人鲁兵、圣野,儿童文学家蒋风等一批重量级知名校友的金师附小更是摇篮中的摇篮。得知金师附小建有中国童诗博物馆,主办方闻讯而来,在金师附小集团总校长徐锦生支持下,确定由金师附小承办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雪野闻讯,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一天早晨醒来,迫不及待地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大教授金波发去短信:梦中,我和您在金华会场,商议第四届年会的细节了。

前天,好梦成真,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花开金华。开幕式上,雪野激动不已。上台讲话时,一贯脱稿的他“怕心底的那份感情经不起文字的修饰”,一字一句照讲话稿念完了千字文,因为他“担心自己会因感动而语无伦次”。

雪野介绍,内地儿童诗写作教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迄今30余年,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梯队完整的创作队伍,并培养出一支有志于儿童诗教学的教师队伍,在内地近百所学校推行童诗教学,被诗坛泰斗圣野赞誉为“诗的浪花飞溅的海洋”。

其间,儿童诗教学工作者共出版儿童诗集、论著近100种,小诗人们发表于全国各地的诗作逾数万首。儿童诗创作与教学蓬勃发展的态势引发儿童文学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被称之为“布谷鸟和种子一起歌唱”。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天然的诗

“我们始终认为: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天然的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正如我们的著名校友圣野先生说:‘儿童诗,是天国的诗,是用朝霞一般色彩织成的。’我们绝不会忽视这美丽的教育机遇。”徐锦生说,金师附小的每一个孩子都在校园里过上诗意的生活,学校以诗和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创设欣赏诗和做诗的氛围,开展赏诗、吟诗、赛诗、唱诗、舞诗、演诗、写诗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诗的海洋里不断遨游,享受诗的生活,度过诗的童年。

去年,金师附小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批准,建成国内首家中国童诗博物馆,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徐锦生表示,学校力求把家中国童诗博物馆建成推动素质教育、振兴儿童诗的重要载体。馆内展示了著名诗人的生平和杰作,并设有当代童诗展览区、童诗朗诵区等,学校相继成立了艾青诗社、三叶草诗社、豆芽儿诗社、布谷鸟诗社等。

目前,金师附小的孩子已“小荷露尖尖角”,创作诗歌热情高潮,编印了《彩虹鱼》、《三叶草》、《彩色的黎明》、《豆芽儿》、《海滩拾贝》等十几本儿童诗作品,涌现了一大批小诗人,他们的优秀诗作,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原浙师大校长、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国际格林奖终身评委蒋风正是从金师附小起步,走向儿童文学创作殿堂的佼佼者之一。“78年前,我有幸成为金师附小的学生,碰到一位姓施的好老师,他是诸暨人,有很好的教学方法,针对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循循善诱,深受孩子欢迎。

”蒋风回忆说,有一次,施老师在上课时讲名著《爱的教育》时,结合每个同学的特点,以书中不同性格的人物给很多同学“命名”,蒋风见没有自己的份,委屈得差点掉眼泪。

施老师发现后,把蒋风叫到办公室,自责道:“都怪老师太粗心,把你忘了。怎么办?老师把最心爱的《爱的教育》作为礼物送给你好不好?”蒋风破涕为笑,高兴得直点头。他说,自己能有今天,与施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诗意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蒋风认为,童诗“年龄愈小,愈容易发挥”,一个人从小受到诗的熏陶和教育,长大受益匪浅。“没必要人人成为小诗人,我们不在于培养诗人,一下子涌现2000个诗人,社会还负担不了呢。孩子们从小感受诗美的快乐,健康成长,就不会做坏事,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两地名家”喜相逢

圣野:金华是童诗领域的“西昌”

“西昌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金华是童诗领域的‘西昌’,中国的童诗将以金华为核心,向全国全世界辐射。”前天晚上近10时,在下榻的市区酒店,90岁的圣野仍丝毫没有睡意。他说,金华在中国童诗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此次《中国童诗》金师附小“春苗专号”,“不得了的好”,从中看到了中国童诗未来的希望。

“春苗专号”收录了艾青、鲁兵、蒋风、圣野4位名家的部分作品和108位小诗人的诗作。圣野透露,自己花了3个月时间,从三四千首诗中选出了这些作品,很多点评就出自于他之手。

“我要接艾青的班,接得很努力。”圣野有一颗不老的童心,称为“90岁的诗娃娃”。前不久,回到阔别多年的东阳老家,圣野诗兴大发,一口气创作了三首诗。早年参加浙东游击队金萧支队的他,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0年来临之际,以《在妈妈身边》为题,创作了15首组诗,参加中宣部诗歌比赛,还获一等奖呢。

金波:城市虽小,做了大事情

第一次来金华的金波对金华印象很好“很宜居很漂亮”,他还盛夸金华承办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城市虽小,做了大事情”。

“爱诗的人心地光明、善良,金华的诗人资源不是一座城市的资源,而是中国整个文学宝库的资源。”金波今年76岁,北京人。他说,文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渐受到重视,将儿童文学打造成校园文化的核心,从儿童文学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阅读引领孩子成长的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懂儿童文学,就很难教好语文。

金波让人眼前一亮的并不仅仅是其“安徒生提名奖获得者”的殊荣,还因为他是去年大热的《巴布工程师》图书主要译创人员。

《巴布工程师》是英国BBC播出的著名卡通节目。“从一开始拿到这套书,我就非常高兴。怎么把它变成我们的本土化,我们确实动了很多脑筋。电视以动画为主,没有描写,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增加描述性语言,人物的对话更生动,以充分体现它纯正的趣味性、内涵的丰富性。

”金波告诉记者,译创团队共5个人,他们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光盘,创作了3个月,终于在去年6月20日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两月大卖77万册。

金波感慨《巴布工程师》的成功,不是通过生硬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孩子的视角,每个故事情节都被赋予了童话色彩,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富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童诗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毅:88岁“老顽童”开微博

一见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剧作家孙毅就让记者猜他的年龄。60?70?孙毅一个劲地摇头,得意地说:“我今年88岁啦。”

上楼梯时,88岁的孙毅一溜小跑,把记者远远地甩在身后。他是此行为数不多不愿住宾馆而住校园学生宿舍的“名家”之一。“住这里多好,深入群众嘛。”孙毅指指4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开心地说。

孙毅是上海的名人,早在1952年,就曾跟随宋庆龄赴北京向毛泽东和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当时,他在宋庆龄领导下的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担任指导员、创作室主任,汇报演出的剧本就是他创作的。

记者问他有没有来过金华,孙毅一脸不屑。他哗哗哗翻到自己作品集《心诗》的最后一页插图,说:“这是结业证书,我在浙师大读了6年书,2009年才结业呢。”6年前,孙毅慕名成为蒋风在浙师大创办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的一名学生,该研究中心招收全国非学历研究生班学员,学习儿童文学教程、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等六门课程。“我学了6年,结业证书好不容易拿到手,论文答辩时,冷汗出了一身”。

孙毅颇有个性。2008年最后的一天,他心潮澎湃,将自己的《心诗》寄给了温家宝总理,信封上就写“党中央中南海温家宝”几个大字,也没有留自己的地址。没想到,半个月后,2009年元月14日,温家宝就亲笔给他写了回信:你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关心国家大事,令人感佩。诗写得很好,我很爱读……

后来,孙毅才了解到,由于自己没有落款,总理寄回信查地址可费了不少神气呢。

孙毅是个潮人。88岁,他开出了自己的微博,注册域名的3个英文字母就是“老顽童”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韦娅:中国最美的童诗

55岁的香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香港演艺学院中国语文导师韦娅是中国童诗年会创办以来首次邀请到来的香港朋友。原名左伟的她,从小在宁波长大,上世纪90年代初定居香港后改名韦娅,她的诗一如其笔名,清新隽永,非常有味道。

韦娅从小酷爱看书。小时候,爸爸出差,每次回来,她都盼着能从行李包里掏出一本书,可常常盼来的是许多孩子喜欢的糖果等食品。终于有一天,爸爸买回来一行李的小人书。韦娅高兴得茶饭不思,抱着一行李的书看得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光字典就一大排,哪能体会我们当初对书的渴望。”韦娅说,现在很多阅读功利化了,阅读变压力就不美了。

对一些人倡导的“童诗姓童”的写作与教学理念,韦娅有不同的看法。“童诗不等于童趣、童真,童诗是一种文体,不是低龄化创作。童诗不是大人模仿孩子,表现出幼稚、童心就能写出好作品。童诗文字浅显,一样讲究意境、韵律和节奏。”

“我从一盏灯里/溜出来/影子从我的身体里/溜出去/然后/我就浸泡在月华里/作一棵小树”这首广受好评的《我从一盏灯里溜出去》的诗作描写的就是韦娅七八岁时和影子叫劲的情景。“童诗要以儿童的想象力来呈现他们眼中的世界,优美的意境是隐藏于诗中的灵魂,好的童诗、童话,大人孩子都爱看”。

在金华相聚,白发苍苍的圣野见到长发飘飘的韦娅,犹如见到偶像,马上热情地说:“我很喜欢看你的诗……”蒋风也多次向《中国童诗》推荐韦娅的作品,如今,《中国童诗》已完成《中国最美的童诗·韦娅卷》的选题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