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凤结过几次婚 薪火相传 豫剧大师马金凤“披挂上阵”96岁再收徒
考虑到马老的年龄,拜师仪式控制在半小时内,马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谦逊有加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每位来访者来握马老的手,马老都要执意起身致意。仪式中,朱超伦作为见证人起身致辞,马金凤也连忙站起,朱超伦连忙让马老坐下,马老却说:“你坐不坐?你不坐咱俩都站着。

”大家笑了起来,她却非常认真,“我是个豫剧演员,光会唱戏不会说话,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也不会说客气话,我代表我们这一代的豫剧人,向今天来的各位表示感谢!”说完便要鞠躬,大师风范溢于言表。
传承

视戏如命,一生惦念提携好苗子
马金凤六岁学艺,如今正好学艺90周年,作为豫剧马派的创立者,她凭借穆桂英等经典角色,名震梨园半个多世纪。“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这一经典唱段更是广为流传。

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柏青告诉记者,马派的艺术魅力在于声腔,清脆明亮,吐字清晰,说唱为主,拖腔很少,唱词比较密,这让观众听起来比较过瘾,《穆桂英挂帅》是长演不衰的豫剧经典和马派代表作。

“老师一生视戏如命,如今年纪大了,有时候见人可能认不清,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让她唱,戏词不会忘,聊天聊几句总能聊到戏上。在传承上,老师也始终想着尽可能地多提携一些好苗子。我最感激老师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我曾去学校教学,正是老师的劝说让我重回舞台,她说,你还年轻,过早离开舞台太遗憾了。”柏青说。
马金凤的小女儿马殿申告诉记者,母亲一生收徒很多,她对弟子的要求很高,“先看人品,还要有一定基础,对豫剧和马派真心热爱”,而一旦收下,教戏便毫无保留。马金凤大师在全国各地都有徒弟,年纪大的甚至已经退休了,不过,至今弟子们仍然不时登门,看望一下老师,马金凤也会让他们现场唱一段,品一品,抠一抠,挑挑毛病,叮嘱改进。
长寿
养生秘诀“甜面汤”?是心态!
很多人关心马老的身体近况,大河报记者注意到,虽然马老已近百岁,但在屋里走路不用搀不用扶,听力仍然非常好。
马殿申告诉大河报记者,母亲身体很好,2007年曾做过一次大手术,但挺过来了,恢复得也很好,目前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上午十点多和下午三四点会坐着轮椅出去遛弯,晚上七八点睡觉。马老胃口也非常好,馒头一次能吃半个,一天三顿都爱喝甜面汤。前段时间,老人还坐火车去青岛儿子那里住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