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狐狸精是如何从“瑞兽”变成“妖兽”的?

2019-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说到狐狸精,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富态的女人指着年轻漂亮的女孩儿破口大骂对方是狐狸精!这里的"狐狸精"完全是贬义词,多指的是妖媚又勾引男人的年轻女性.可是如果在汉代之前,说"狐狸精"或者"狐妖"的概念,这可是是祥瑞之兆,一般人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那么,狐狸的形象最初是什么样的呢?又经历了什么一落千丈变成了现在的贬义形象呢?狐狸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狐狸精是如何从"瑞兽"变成"妖兽"的?一

说到狐狸精,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富态的女人指着年轻漂亮的女孩儿破口大骂对方是狐狸精!这里的“狐狸精”完全是贬义词,多指的是妖媚又勾引男人的年轻女性。

可是如果在汉代之前,说“狐狸精”或者“狐妖”的概念,这可是是祥瑞之兆,一般人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那么,狐狸的形象最初是什么样的呢?又经历了什么一落千丈变成了现在的贬义形象呢?

狐狸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狐狸精是如何从“瑞兽”变成“妖兽”的?

一、上古狐仙

我们先说说上古时期狐狸的形象:涂山氏!要说这个涂山氏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这个涂山氏的老公大家马上无人不知,这就是治水的:

而涂山氏就是大禹的妻子,也就是那位被“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贤妻。

狐狸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狐狸精是如何从“瑞兽”变成“妖兽”的?

大禹与涂山氏的相会和相爱最早在赵晔的《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

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辞曰:吾之娶也,必有应已矣。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王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彼昌。禹乃娶涂山女。

狐狸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狐狸精是如何从“瑞兽”变成“妖兽”的?

大致的意思就是,大禹是一个眼光很高的大龄优秀男青年,在涂山和一只美丽的九尾狐看对眼了,于是愉快的成家,涂山女就是九尾狐本狐,狐仙是也。

九尾狐曾经是祥瑞的代表

在这个故事里,九尾狐涂山女就是高禖神,这是一个管婚姻,爱情和生育的神,对于上古时期的人来说,结合与繁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人类自然崇拜的一个方向,代表的是上古人类最原始最单纯但是也最美妙的期待。可见这个时候,人们对于狐形象的认识是正面的,赋予最美好的期待,九尾狐的形象也是高洁而神圣的,而且有一定的宗教含义。

而且狐狸死亡时,都要把头朝向出生地这一习惯也让文人为之赞赏,屈原就说过“

到了秦末,狐的形象依然是神圣的神灵,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借着狐神的名义喊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话语,为什么吴广扮演的角色不是“狼神”、“虎神”而是“狐神”?这就说明当时狐狸的形象要远远高于其他动物,是天命、君主的象征,有着很高的地位。

在一些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把九尾狐、玉兔、蟾蜍、青鸟四中祥瑞并列画在西王母座旁,彰显其祥瑞和神圣的地位。

二、从狐仙到妖狐

到了西汉,狐的形象开始变化,东汉急转直下,在东汉初年焦延寿所作的《易林》中,有许多写狐为妖害人的故事,到这个阶段,狐开始变成了妖媚的负面形象。

等到了魏晋,这种负面形象就已经非常普遍了,魏晋两本很著名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和《太平广记》里,都有狐妖“阿紫”的故事。

《名山记》是这样说的:“

《太平广记》中也有“

这些叙述一反九尾狐高洁的形象,从受人尊重尊敬的神祗直接跳水跌停,成为了被人唾弃谩骂的角色,像神隐做个路人甲都不行,必须是妖媚魅惑的大反派,是人人喊打的妖怪。因此,后来“阿紫”也成了“狐妖”、“狐怪”的代名词。

要说这种转变,和汉代以来的文化融合也有很大的关系。狐狸为“神”,是宗教含义,比较接近中国最早的文化;而秦汉之后有了神仙,佛教引入之后的神鬼之说,使狐狸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发生了改变,从偏向于宗教的神,变成了偏向于鬼神志怪之说的妖。

鲁迅先生也写过:“

三、狐狸形象的固化

而狐的形象彻底转变,是在唐代,唐代有一部唐传奇《任氏传》,这篇传奇中的狐女任氏彻底变成了一个与情感有关的形象,凡是提到狐,必然是男女爱情,而且女性主动为主。虽然这篇传奇中任氏是忠贞美丽的,但是她的形象已经与崇拜和神无关,而是一个妖的形象,站在了道士巫师等人的对立面。可以说是从神坛走了下来。

唐代之后,关于狐妖狐女的故事层出不穷,而且蛊惑妖媚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比如明代许仲林所作著名的《封神演义》中“

而且在道家内丹典籍《太乙金华宗旨》中,直接把狐狸精描述为从“

狐仙为色欲界投胎而来,其寿数千载。-《太乙金华宗旨》第五章

而且明清小说中,赶考的儒家弟子和荒郊野岭的美女狐狸之间的各种爱恨纠葛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著名的《聊斋》中蒲松龄通过一些故事,让狐狸重新拥有了相对正面的形象,比如《小翠》:在小翠身上既有狐狸的灵性,又有闪光的美德,是狐妖的正面代表性形象。

从古至今,狐狸的形象从神祗成为妖兽,从九尾祥瑞变成红颜祸水,可以说是从神秘的宗教形象走下神坛,人性化的一个过程,逐渐成为了一个审美上的形象;

哪怕到了如今网络文学时代,在各类修真小说中,狐狸比起其他动物,也是最容易“修炼”成人的动物,没有之一。

不过现在狐狸以毛茸茸的模样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喜爱,藏狐更是凭借着端正国字脸表情包走上了迷之网红道路。在当今文化多元而丰富的时代,狐的形象也被不同的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图/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吴越春秋》、《史记》、《搜神记》、《名山记》、《太平广记》、《聊斋》、《任氏传》、《封神演义》、《中国小说史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