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谈毛 1945年毛泽东多次与张申府晤面会谈尊称其老师

2019-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激起了全国各界人民的愤怒与反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日.而有些失去多年联系和交往的旧朋故友,此时也会重拾旧谊,携手共勉,同心抗日,如毛泽东与张申府的交往即是一例.张申府谈毛 1945年毛泽东多次与张申府晤面会谈尊称其老师最近,一部毛边本的<论持久战>在京发现,书中夹有一封毛泽东致张申府的信--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与张申府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身份,都投入了抗日洪流之中.1938年,陈伯达来到延安.毛泽东知道他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激起了全国各界人民的愤怒与反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日。而有些失去多年联系和交往的旧朋故友,此时也会重拾旧谊,携手共勉,同心抗日,如毛泽东与张申府的交往即是一例。

张申府谈毛 1945年毛泽东多次与张申府晤面会谈尊称其老师

最近,一部毛边本的《论持久战》在京发现,书中夹有一封毛泽东致张申府的信……

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与张申府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身份,都投入了抗日洪流之中。1938年,陈伯达来到延安。毛泽东知道他在北平曾与张申府一起搞过“新启蒙运动”,于是就在当晚的便宴上,特意向陈伯达询问了张申府的近况。

张申府谈毛 1945年毛泽东多次与张申府晤面会谈尊称其老师

当毛泽东了解了张申府的一些近况,并知道他现已住汉口时,便连忙把自己刚出版而尚来不及装订的《论持久战》(未及剪裁的毛边本)一书寄给了他,书中还夹有他的一封信,信云:申府先生:

英勇抗战已历周年,全国军民咸为争取最后胜利而奋战不懈,民族解放之前途实系于兹,唯如何取得胜利,各方持论未尽从同。窃为当务之急首在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而确定持久战方针,要为达到胜利之唯一途径。泽东不敏,曾于五、六月之交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有所讲述,撮其论旨著为《论持久战》一册,自知管窥蠡测,无当于大雅之林,然献曝微忱,亦曰聊尽匹夫之责。

素仰台端关怀战局,领导群伦,辄忘谫陋,率将鄙著奉陈左右。倘承审阅并赐指示,曷胜感幸!专肃,并致民族解放之敬礼!

毛泽东八月一日于延安实际上,张申府虽离开中共,然其热爱祖国、追求民主之心则始终未变,读毛泽东信后,抗战热情有增无减,所以,1940年,蒋介石有一次在召见国民参政会的部分会员时,大骂他“不但写文章反对政府,还在防空洞里反对政府。”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正在重庆的张申府与毛泽东多次晤面会谈。8月30日晚,张治中在桂园为欢迎毛泽东举行宴会,张申府也在座,并与毛泽东进行了交谈。毛泽东并与他谈到了五四运动的往事,后来诗人臧云远与毛泽东的会面,就是由他通知的,当臧云远向毛泽东提起张申府时,毛泽东当即回答:“他是我的老师。”

就在臧云远与毛泽东会见后的第二天,张申府又继续与毛泽东纵谈国家大事。

1986年6月20日,张申府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但他与毛泽东在抗战中的交往,却成了抗战历史中的一段佳话。孙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