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隶书初探

2019-0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林散之,原名以霖,字霖,号月痴,后改名为林散之,又名左耳.散耳.二指.聋雯.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他是当代一位修养全面的杰出书法家,一直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年来对于他的草书艺术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人,但对他的隶书所探尚不多,殊不知他的隶书亦自成一格,也有很高的境界,研究林散之隶书,对当今的隶书学习和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林散之隶书初探一.根砥汉碑"大力煎熬八十年",林散之这句诗,可谓道尽了他一生的书艺之路在他的一生中

林散之,原名以霖,字霖,号月痴,后改名为林散之,又名左耳、散耳、二指、聋雯、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他是当代一位修养全面的杰出书法家,一直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年来对于他的草书艺术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人,但对他的隶书所探尚不多,殊不知他的隶书亦自成一格,也有很高的境界,研究林散之隶书,对当今的隶书学习和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林散之隶书初探

一、根砥汉碑

"大力煎熬八十年",林散之这句诗,可谓道尽了他一生的书艺之路在他的一生中对汉碑的研究、学习几乎占去了大部分时间。

古人云:"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期望一践而就,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下苦功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林散之就是这样做的他曾不止一次深有感触地跟他的弟子们说:"我学汉碑已有三十几年,功夫有点学碑必从汉碑开始,每天早卜一百个字,写完才搁笔,浮名乃虚化浪蕊,毫无用处必回头。

林散之隶书初探

苦干廿年,痛下功夫人不知鬼不晓,如呆子一样,把汉人主要碑刻一一摩下不求人知,只求自己有点领会就行了要在五更后起身写字,悬腕百个分书写下来,两膊酸麻不止,内人在床上不知……(《林散之笔谈朽法》)这真是一种"牛劲"(自题画句少,对其汉碑的虔诚执著)丝毫不亚于圣心院的女童熏陶其中的笃信也正是这种"呆子"精神,为他的隶书创作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

林散之自言汉碑"师《礼器》, 《张迁》、《孔宙》、《衡方》、《乙瑛》、《曹全》(《自叙》)。今天我们从《林散之书法选集》中还可见到其六、七十一年代临《熹平残经》、《石门颂》、《西狭项》、《礼器碑》、《张迁碑》、《孔宙碑》、《乙瑛碑》习作,他几乎临遍了汉碑中所有的经典之作,涉及面之广为前所罕见。

据林散之的子女回忆,林散之晚年以草书成名后,仍临汉碑不辍,字课极多,每临一贴完毕辄裁成本子送人,以资需要者作为范本学习以林散之》)我在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里就看到陈列着许多这样的汉碑字课,功夫之深,令人赞叹不已林散之临碑有自身特点,那就是力求循规蹈距,起收回放,转折方圆,笔笔合手法度:结体严谨,布自匀称试以《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为例,虽字大不过二寸,但他必悬肘而执长锋羊毫书写,笔笔着力,即使背抛钧之处,亦绝无卒然直过者,而是用肘送笔,故刚健挺拔,遒劲圆润。

他常说:"笔画要交待清楚笔笔拆得开,靠得拢,要妥贴,一丝不苟"。

观其临汉碑始终坚持隶书笔意,"何处重何处轻,重多少轻多少,何处曲何处直,何处粗何处细,何处断何处连……都表现得非常贴切,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就像一张桌子一样,拆得开来合得妥贴,浑然一体,更像一个人体:何处是椎、大腿骨,撑起整个人体:何处是肋骨、锁骨,同脊椎骨、大腿骨协调搭配得丝丝入扣、毫不含糊。"(赵绪成语)

二、以草入隶

"从东汉碑刻人,博览后再从东汉碑刻出,这至今是一条较为科学、合理的学隶之路然东汉隶书的高度成熟,加之以后不断地发展、完美,使当今隶书的创新尤感其难鉴于此,从其它书体寻求契机获得灵感,不失为一种塑造自我的好方法"(赵鉴诚语)林散之既已具备深厚的汉碑功力,又特具草书天分,厚积薄发,融会贯通,在其隶书创作时大胆地棵进草书的笔法、结体以至章法、气韵,使得他的求书飘逸出尘、自然融合,这在前人几乎是很少见到的,而这对今人的启示却是影响深远,它大大地拓宽了隶书的创新之路。

"我书意造本无法,秉受师承疏更狂亦识有人应笑我,西歪东倒不成行"(《偶题》)草书一派天真浪漫的章法同样被林散之在隶书中得到充分发挥1985年书苏东坡后赤壁句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江流"、"有声"、"断岸"为前三组,一如序曲,起伏小而有致,"千尺"突兀而起、字形变大,并与"断岸"拉开,直如壁立千侧,峥嵘顿生,而"山高"继起,"月小"却一如画境,耐人寻幽二试看"月"字那一撇,飘逸横空出世之姿绝不亚于其草书之表现,这一撇实乃神来之笔,而"月"却是整幅字的眼睛,这是诗、这是画、这才是草书之意最后"水落"、"石出"为合,呼应前边序曲整幅字写得大开大合,气势大而意境远,这是"草圣"的过人之招,是他追求遗貌取神的成功典范。

隶书得金石气易,得书卷气难,林散之隶书在汲取汉碑精髓的基础上,融合草书情味,以草人隶,在笔墨、虚实、黑白等艺术表现上,极大地开拓和丰富了传统隶书的美学内涵他以他的长锋羊毫和汉碑功力,大草水平,打通了传统隶书的书卷气和金石气之间的壁垒,合秀逸、凝重为一炉,确是大手笔。

三、静逸之气

林散之隶书的真正精彩处当在意境的表现而不仅仅局限于点画用笔之美,虽然意境的表现离不开其独特的点画构筑,但这是"道"与"技"的区别,林散之最终要通过"技"这一桥梁进人"道"的境界,这也是他有别于一般书人的地方。

林散之隶书为我们创造出不同于前人的新境界,他的隶书具清逸静雅之气,"把气捺入纸中,生命溶入笔墨之中,体现生命的跃动"(《林散之序跋文集》)本来隶书创作多适于表现雄放刚强一路,纵观汉隶、清隶及近人隶书有成就者,大都如此在书法史L,汉隶碑刻总体上的成就以气势雄强、格调古朴为共同点,如《张迁》、《衡方》、《石门颂》等清人隶书如金农淳古方整,拙重为巧:邓石如拙朴高古、蕴藉苍茫:伊秉缓脱汉隶而出愈大愈壮,民国吴昌硕,近人萧娴莫不豪放沉雄,"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林散之既"与古人争一席地位",自不会步人后尘,他硬是凭几十年的功力学养在前人的夹缝里另辟蹊径,追求一种瘦挺柔媚、清静逸雅的内在、阴柔之美,一如村野山花,分外清新。

"长期以来,中国人更偏于尚阴、尚柔、尚虚、尚夜、尚月、尚静、尚隐、尚空、尚幽、尚曲、尚平和尚半、尚内、尚无、尚同、尚圆……这只要从唐以来的诗词、文章中从元代以来的大量文人画作品中,都感到中国书法也似乎有这样强烈特点和倾向"(赵绪成语)其实书圣王羲之就是这样,其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而一生以二王草法为宗的林散之,其隶书清秀静逸也正暗合了中国人这一种普遍的审美倾向,从而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林散之"驾驭"长锋羊毫得心应手地写出柔性十足的隶书作品,这种柔像太极拳所称的"柔劲",这使人联想到年轻的舞蹈者的风采。

"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黄宾虹诗),林散之隶书静逸之风美,只有弘一法师的行楷可堪比美,但弘一法师是静穆气象,法象庄严,而林散之却是山林隐逸,道骨仙风,此又是两者之不同也。尝见报载,说以林氏晚年书法之盛名,本应题匾市招满天下,但诺大个南京只有一处幽静的公园角落的圆拱门上题有共个清秀的小匾额,目,是经他的好友再三索题才要来的,其淡泊心境,不逐浮名可见一斑。

但需要提出的是,其静逸脱俗之隶书确实不适于题市招匾牌的,它的风格决定了它们更适于博物馆藏或作艺术展示。

"现代社会生活如此纷扰与复杂,使人们难以静心,加之一些学书者急功好利,得失心重,因此其书总是浮躁之气满纸"(王冬龄语)而林散之隶书却像一弘清泉,令人身心俱爽。是由于林散之本身的心境平静如水,所以他的字才有这般清静之气林散之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略名利淡泊自守,所以处逆境而不怨不怒,在顺境而不喜不骄,于浮生固然是健康长寿之道,于书法则见诸书闲静清逸二"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作书》)这种夫子自道,生动地描述了林散之作书时物我两忘的情境,也正是他对自然本性的回归,主客体的合二为一使其隶书创作达到"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