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资源环境学院 内涵式发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协同创新之历程回顾(二)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转型的今天,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提高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之中.当此协同创新大幕拉开之际,全体教师务必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深入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地学教育质量.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众所周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教育主体——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转型的今天,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提高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之中。当此协同创新大幕拉开之际,全体教师务必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深入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地学教育质量。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众所周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教育主体——教师则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学院办的好与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个学院的教师队伍。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在依靠教师队伍方面,资源环境学院可谓得风气之先,一直都有在全国知名的大师执教。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开发西北边陲,巩固后方,培植人才,乃于1946 年在原甘肃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兰州大学。学校设文、理、法、医4个学院,新办十几个专业学系,地理系是其中之一。应兰州大学首任校长、教育家辛树帜邀请,留德博士、著名地理学家王德基教授千里迢迢从重庆北碚原中国地理研究所来到兰州创建地理系。

地理系成立之初,教师仅有他和冯绳武教授两人。在人员极端缺乏,图书仪器全无的情况下,作为筚露蓝缕的创业者,王德基教授竭尽心力,四处奔走延聘教师、购置设备,使地理系逐步达到办学条件。

为使学生受到完备的地理科学教育,他不辞辛劳到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兼课,以换取该校教师来系讲学,有时无法请到教师,就亲自研习新课,自编讲义,而后上堂讲授。

解放后, 王德基教授继续担任系主任之职,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工作。1955年,地理系虽还在翠英门内,然师资已具有王德基、王景尊、王宗魁、冯绳武、王庭芳“五大教授”,魏晋贤、曾丽勋、苏炳勋、何志超为讲师等20余人的队伍,并开展中青年教师外出去其他高校与科研院所进修提高活动。

1956 年高教部确定兰州大学4 个系为副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地理系是其中之一。

在王德基等教授的言传身教下,全系师生教学与研究的风气很浓,地理系办得越来越有名气,在冰川冻土、沙漠治理、干旱区植被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等方面完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当王德基教授年富力强、为国效力之际,却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到撤销系主任职务和教授职称、留用察看的处分。1964年冬天,兰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江隆基致信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教授,希望这位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到大西北来,共同干一番事业。

江隆基说:“西北是搞地理的人大有作为的地方,兰州大学地理系正缺经济地理专家”。原来,江隆基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务长兼社会科学部部长时,孙敬之是教务科长,他们共事过两年,在教学工作中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并一直保持到建国之后。

江隆基担任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之后,曾经邀请孙敬之去北大工作,他当时以身边工作离不开为由,推荐别的同志去了。1959年1月,江隆基调往兰州大学任党委书记兼校长,他和在北大时一样,重视人才,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教学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兰州大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江隆基在离京赴兰大履职之时,就曾动员孙敬之与他同往。1966年春天,孙敬之教授举家西迁兰州,受聘担任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决心为开发建设大西北献身。

为了搞好地质地理系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孙敬之教授和系里的教师对有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实习等都做了安排,还研究了土壤、自然地理概论、水文地质等方面教材的编写事宜。提出课堂教学要少而精,讲关键的、有用的问题,克服繁琐哲学和教条主义,要能编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好教材。

兰州大学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政治活动并不比首都北京的人民大学少。文革初期,学校曾一度号召各系教师,早日进行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改革,要坚决、稳固地推行半工半读学校,大力发展业余教育等等。

学校一个时期以来局面不太稳定,就地质地理系而言,水文、土壤等教研组,建了又取消,动荡不定,地貌和气候组的基础课安排过多,地质专业则感到教学任务不够。对于当时大力提倡的半工半读,孙敬之写下了个人的看法:“看问题都有片面性,只讲半工半读优点,而看不到困难,是不科学的,反对只见成绩、看不到困难和缺点。

片面性往往从个人主义产生或受个人主义影响”。大家感到在孙敬之教授的主持下,地质地理系大有希望,经济地理专业将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在李吉均院士等主要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资源环境学院得到长足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加强。1984年地质系分出独立,李吉均院士出任地理系主任直到1995年,十几年来一直主持着地理系的重建工作。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时即获得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设立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本科专业。

1991年,地理科学系首批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这在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4年酝酿创建了非实体的资源环境学院,李吉均院士出任院长。1997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科被列为国家“211”一期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998年兰州大学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得到国家批准,国家教委并批准地理科学系设“长江学者计划”,1999年环境科学系成立。

同年,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研究中心、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地质工程研究所等系、所联合重建了资源环境学院,由陈发虎担任院长之职,李吉均院士做顾问工作。

2000年,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同时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02年,自然地理学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荣获全国自然地理学评审第一名。

至此,一个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群在祖国西部的大地上形成并崛起,现在正期待着兰州大学为她的健康成长能建起一栋栖息地——地球科学大楼。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兰州大学的地学能有今日之良好局面和发展势头,与李吉均院士高度把握地球科学发展方向、注重学科建设、坚持人才队伍优先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指出,教师应立志探索求真、具有强烈的科学怀疑精神,在主攻的学术领域有所创新,并开创出有希望的学术生长点;青年学生在初出茅庐之际,一定要表现得有活力、有潜力,让人觉得假以时日,会有贡献或有创新。

在引进与选留优秀人才方面,李吉均院士明确要求应达到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能够站在地球科学的前沿开展学术研究;二是要热心教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三是要为人师表,有好的道德修养。

在李吉均院士的带领下,2004年自然地理学“西部环境变化”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007年“地球系统科学”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资源环境学院荟萃了我国地学与环境科学领域内一批知名专家和年轻学者,已逐步形成一支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学术思想活跃、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我国西部最具实力的地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中心之一。

二、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一些知名的大学里盛传这么一句话:“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这话尽管有些偏颇,但却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学发展等方面处于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因为离开了本科教育,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其水平和质量则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是资源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的传统之一。近二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围绕创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部分地理科学类专业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及课时安排不合理、逻辑顺序颠倒、内容重叠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使我国高等地理教育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1995年至2000年,李吉均院士主持了“面向21世纪地理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

该项目完成了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的划分以及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理信息系统5门专业课的教学研究报告,2001年9月教育部组织专家鉴定结果为优秀。

该项研究成果,对改变高校地理系改名、课程体系紊乱、基础理论教学削弱的局面以及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建设,是资源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的传统之二。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区域地理被分解为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社会上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科学地反映我国地理环境面貌的《中国自然地理》。

为给综合大学地理系开设本课程,冯绳武教授与北京大学林超等合作,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当时国外的同类教材,于1954年首次拟定了“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大纲”及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该方案比解放前历次自然区划都跨进了一大步,基本上反映了全国自然地理面貌,为以后的自然地理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为各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自然地理》课奠定了基础。

1964年,编出《中国自然地理讲义》上、中、下三册,以67个自然省区作为重点论述对象,并量算出各级区划单位的面积,在国内尚属首创。

这部讲义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78年全国综合大学西安会议拟定中国自然地理教材编写大纲,仍决定由冯绳武教授主编本书。从申请、编写、审稿到出版等环节,一部高质量的教材往往影响一代人。

上世纪70年代末,由兰州大学参与编写的新中国第一本《自然地理学》教材问世。2008年,由伍光和、王乃昂等编著的第四版《自然地理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付梓出版。

该版教材按照培养“有专长的博学者”这一通才教育原则,广泛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充分反映当代自然地理学学前沿成果,提倡跨学科式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在全国受到普遍欢迎。其使用之广泛,覆盖影响面之大,发行销售量之多,在全国同类教材中均居于前列。2008年,《自然地理学》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据悉,这是当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学类教材唯一入选的教材,也是兰州大学唯一入选的教材。

重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建设,是资源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的传统之三。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人才培养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国际上通常以课程为单位来讨论人才培养问题。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既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总结,又是现代发展前沿的反映。基于此,学院对于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十分重视,要求核心课程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特色、优秀的教材和稳定的教学梯队。目前,学院已有“自然地理学”、“地貌学”2门核心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3门专业基础课入选甘肃省高校精品课程。

重视探索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资源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的传统之四。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标准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制约着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的选择和运用。因此,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学院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力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学院在借鉴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质量改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积极建立和完善本硕博统筹、硕博连读等方式,通过多途径、多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5年,由李吉均院士等完成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兰州大学本科教学历史上的新突破。

三、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点就是注意突出某些招牌学科,以这些学科作为奠定其声誉的基石。如“政治学”之于牛津大学,“生物学”之于剑桥大学,“商业管理”之于哈佛大学,“心理学”之于斯坦福大学,堪称这些著名大学的代名词。因此,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都有其个性与特色,都是以学科立校,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取胜。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在庆祝资源环境学院成立60周年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经过学院广大教师深入讨论,最终确立了“海纳百川,独树一帜”的院训,形成了以培养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后备地学人才为总体目标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思路。

首先,将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特色打造得日益鲜明。地学与环境科学作为认知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明显地依赖于野外考察、探测和室内观测、实验所获得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及其相关信息,所以野外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

通过总结我国地学领军人物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成长规律,可以发现野外考察在人才成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我国位于竺柯桢之后,毕业于解放前的地理学院士来看,他们共有9位,除去毕业于历史系以历史地理闻名的谭其骧、候仁之,其余的7位是黄秉维、周立三、周廷儒、任美锷、吴传钧、施雅风、陈述彭。

前3位毕业于中山大学,中间两位毕业于中央大学(东南大学),最后两位则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大学地理系培养的毕业生并不多,但却出了3位院士及著名地理大家林超、罗开富、楼桐茂、曾昭璇、罗来兴等,可谓难能可贵。究其原因,与其早年受过严格的野外训练是分不开的。

当时,中山大学聘请了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克里德纳(Wilhelm Credner)主持系务与教学,他的教学传授了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德国地理学,高度重视野外工作和实证精神,并以此区别于当时按照英美地理学模式创办的其他大学地理系。

当时的中山大学地理系,每学期野外考察十多次,假期则作长途考察。实践证明,这种地学教育模式和研究理念是十分正确的。通过50年的发展,我国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事业造就和团结了一大批具有科学献身精神的高级人才,仅自1991~2011期间,至少已有10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其中有3位出自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与创系主任、留德博士王德基教授十分重视野外实地调查有很大关系。

每年寒暑假的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他都亲自带队,辗转野外。他十分重视野外实地考察,擅长用素描的方法显示山川地貌特征,要求学生作地理调查必须“眼到、手到、脚到,缺一不可”,不仅要把观察到的各种景观素材用数字、文字、符号、简图等标记下来,保存好采集的标本,而且回校后还要综合整理,写出考察报告来。

重视野外科学考察,现已成为兰州大学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特别是在南北极、珠峰科学考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创三极的事迹被传为美谈。

学院近年开展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嘉陵江源等科学考察活动,以及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开展的地理学联合实习,即充分体现了科学考察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

其次,将建构基于研究的本科教育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将地域特色所派生出来的冰川学、沙漠学、气候变化科学等学科优势上升为特色化战略的高度来执行。从国际上看,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的统一是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查尔斯•韦斯特曾在北大百年校庆上说:“人家问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因此,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建构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本科教学方面,学院近二十年来以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为平台,积极建立“教授-研究生-本科生”研究团队,将科研训练作为一根主线来带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在科研训练中,注重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介入科研训练,有助于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本科阶段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锻炼,学生毕业后多已成为科研骨干和本专业新学术思想、新研究方向、新技术和方法的开拓者,不少人已成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及政府部门的业务骨干和领导,秦大河、姚檀栋院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打造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综观全局,兰州大学地学教育的历史,无疑是王德基教授、李吉均院士与他们的同仁、他们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等等,在中国西部大地上艰苦创业、不懈奋进的历史。我们相信,在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兰州大学地学教育事业将万古长青、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