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打彭绍辉 【彭绍辉】《独臂上将彭绍辉》读后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读了<独臂上将彭绍辉>,感觉这是一本不错的.文史结合比较好的人物传记.书中有一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彭绍辉是湖南韶山人,离毛泽东家只有8公里,是毛最正宗的老乡,1927年毛泽东回湖南搞农民运动考察,就曾找彭绍辉做过调查.不过,彭绍辉参加革命却是跟着彭德怀黄公略的.他投军参加了彭德怀部队,又上了黄公略的随营学校,然后参加平江起义.他的入党介绍人是黄公略,和他同时入党的还有毛岸青的岳父陈振亚.因此毛泽东彭德怀都很赏识他,信任他.解放后他在总参当了23年副总长,前后经

最近读了《独臂上将彭绍辉》,感觉这是一本不错的、文史结合比较好的人物传记。书中有一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彭绍辉是湖南韶山人,离毛泽东家只有8公里,是毛最正宗的老乡,1927年毛泽东回湖南搞农民运动考察,就曾找彭绍辉做过调查。不过,彭绍辉参加革命却是跟着彭德怀黄公略的。他投军参加了彭德怀部队,又上了黄公略的随营学校,然后参加平江起义。

他的入党介绍人是黄公略,和他同时入党的还有毛岸青的岳父陈振亚。因此毛泽东彭德怀都很赏识他,信任他。解放后他在总参当了23年副总长,前后经历了6任总长。总长们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换,他却岿然不动,成为总参的不倒翁,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也因此,彭绍辉一生,除文革时期外,很少受过处分。他第一次受处分是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当时他任红五军一师一团长。因为过年,私自决定给全团战士多发了两毛钱过年费,被副团长吴自立(就是那个后来因电影《怒潮》而受批判的少将)无意中泄露出去了。

师长李实行听说后下来做调查,彭绍辉认为小题大做,与师长大吵一顿。师长大怒,撤了彭绍辉的职,还留党察看三个月。这让彭绍辉很恼火,认为师长是打击报复。因为李师长有个毛病,部队驻防时喜欢换上便衣出去嫖娼,此事被彭绍辉发现并批评过,师长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彭绍辉认为师长就是趁机报复,很不服。对于彭绍辉受处分,他下属的两个连政委张震、邱创成也都颇感不平。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战斗间隙,彭绍辉任师长的少共国际师曾举办过运动会,除了一些田径、军体项目外,比赛内容还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这让一般人都难以想象。在那个贫穷落后、土里土气的环境里,战士们还玩这么前卫的游戏项目。

*彭绍辉对罗炳辉似乎颇有不满。书中有两次提到这一点。一次是长征期间,某次战斗中,少共国际师受罗炳辉九军团指挥,奉命阻击敌人。但激战正酣时,九军团突然自己跑了,撤退时连个交待都没有。幸亏是夜里,部队得以趁黑撤退,如果是白天,少共国际师恐怕就全军覆没了。

彭绍辉很气愤,在日记里记下了这件事,点了罗炳辉的名字。再一次是在一、四方面军分裂后,彭绍辉留在四方面军工作。他给朱老总写了一封信,反对南下。由于见不到朱德,他把信交给罗炳辉,请他务必转交给朱德。没想到罗炳辉竟将此信交给了张国焘,这下使彭绍辉倒了大霉,遭到张国焘的批斗。

批斗会上,王树声表现特别积极,他对彭绍辉破口大骂,甚至还掏出手枪对准彭绍辉胸口扣动扳机。要不是朱德手疾眼快把枪口推开,子弹飞向屋顶,彭绍辉就死在王树声手里了。就这,王树声还不罢休,又使劲煽了彭绍辉一个大耳光,把彭煽的满脸是血,当时的彭敢怒而不敢言。

不过,彭绍辉后来倒是以德报怨,文革时期造反派找他调查王树声的历史,他没有落井下石,而是说王虽然犯过错误,但早已改正。他对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壮大还是作出过贡献的。

*彭绍辉是李志民的救命恩人。长征时李志民负重伤,按照当时的惯例,通常是要就地安置养伤的。而事实证明,留下来的几乎很少能活下来。彭绍辉毅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政委带走。这样,五五年才多了一个上将。李志民解放后多次提及此事,表达感激之情。有时候人的命运真的就在一念之间啊。

*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开始还是很注意群众纪律的。但后来不行了,如果再刻板的坚持纪律,部队就要饿死完了。于是军委发出通知,反动土司家里的粮食牛羊可以没收。普通藏民地窖里藏的粮食也可以借用,连地里的青稞也可以收割。

当然,要打借条。呵呵!这个借条其实就是白条,能不能还只有天晓得。部队当时的惨状和狼狈状可想而知了。这些行为在当地人看来跟抢没多大区别。这其实也没什么,即使是革命部队,活命也是第一位的,无需指责。

*一、四两方面军会师后,徐向前向中革军委建议,让一方面军派出一些干部到四方面军各军当参谋长,彭绍辉被派去当了30军的参谋长。彭绍辉在四方面军呆了一段后,感觉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四方面军在政治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尤其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经常有打骂士兵的现象。刘伯承也认为流氓无产者习气在四方面军干部中流毒甚深,余天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四方面军,彭绍辉发现这支部队很不重视参谋工作,经常把参谋长当副官使用,参谋长的地位很低。不知这一情况是四方面军的普遍现象还是仅限于一方面军派去的几个参谋长。

*过去看抗战电影,里面的鬼子都很愚蠢无能,连我们那些没受过正规训练、武器落后的民兵都能很轻易的收拾他们,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彭绍辉就遇到过非常狡猾的鬼子。鬼子也会地道战,他们在据点里挖地下通道,一直通到据点外面。

这样,一旦据点被包围,他们就可以穿过通道跑到外面,对我军攻击部队进行反包围。百团大战中我军就因此吃过不少亏。鬼子知道八路军经常搞夜袭,就白天睡觉,晚上准备作战。他们发现敌情时,非常沉着,一点动静也没有,八路军进了村他们还默不作声,直到我军以为敌人睡着了开始偷袭时,他们才突然行动,机枪手榴弹一起发作,使我军损失很大。

*书中披露了彭绍辉在抗大七分校时遇到的一次争议事件。当时为了让学员们有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彭绍辉决定建造一座大礼堂。有些人把这件事反映上去,结果总校校长徐向前召见彭绍辉,大加训斥,说学生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当奴隶的,礼堂要立即停工。

还不允许彭解释。刚调到七分校当政委的张启龙也在延安高干会上发难,说七分校的打骂现象、贪污浪费现象很严重,供给制度一塌糊涂,是他来后做了很多工作才明显好转。这让彭绍辉很意外。

张启龙是他的老领导,当年彭绍辉在黄公略纵队当中队长时,张启龙是纵队党代表,高他两级。后来彭绍辉当红六军团参谋长时,张启龙是军团后勤部长。不知为何张这样对待彭。直到七大召开前夕,毛泽东请彭绍辉吃饭,顺便向他详细了解这一段公案,之后此事才告平息。

显然,毛泽东很注意调查研究,而徐向前似乎有些简单粗暴。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七分校盖大礼堂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是否确实有些奢侈呢?不在那个环境下很难说清,群众有反映也属正常吧。

*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搞土改,有些地方搞得太左,彭绍辉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吕梁军区有一个村子,全村117户人家,划为地主富农的就有58家!那种穷地方哪有那么多地主富农啊。结果很多老百姓都跑了,没有跑掉的被扣押管制,阎锡山的军队趁机造谣生事。后来上级发现这个问题,实行纠偏,纠偏后这个村子的地富减少为14户。不过,用今天的眼光看我觉得还是偏多。

*过去知道,文革时期武汉有个造反派组织叫百万雄师,主要成员是产业工人。过去还知道武汉有个夏菊花,是著名杂技演员,最擅长的是顶碗,后来成立中国杂技家协会,她是第一任主席。但我从来不知道,夏菊花竟然还是百万雄师的头头之一!一个杂技女演员竟然是一个工人造反派组织的头头,实在想不到。当年百万雄师作为武汉最大的保皇派组织与对立面武斗,那个血腥程度是令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夏菊花和百万雄师能连在一起,太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