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来潮者慎用雌激素化妆品 警惕乳腺癌

2019-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邵志敏教授指出,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不断出现,乳腺癌的分型越来越细,个体化治疗的实现使得乳腺癌的预后比20年前明显改善. 今年是国际"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20周年,在这一运动的推动下,公众对乳腺健康及乳腺癌"早检早治"的认识度逐渐提升.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和20年前相比,全国各大城市的乳腺癌报告发病率均有增长,其中广州高居第一.多位专家呼吁,乳腺癌的公众教育工作不能放松,年过35岁的女性应每年做一

导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邵志敏教授指出,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不断出现,乳腺癌的分型越来越细,个体化治疗的实现使得乳腺癌的预后比20年前明显改善。

今年是国际“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20周年,在这一运动的推动下,公众对乳腺健康及乳腺癌“早检早治”的认识度逐渐提升。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和20年前相比,全国各大城市的乳腺癌报告发病率均有增长,其中广州高居第一。多位专家呼吁,乳腺癌的公众教育工作不能放松,年过35岁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普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尽快接受治疗。

邵志敏指出,在所有类型的癌症中,乳腺癌对于中国女性来说是最致命的,在中国内地城市地区的乳腺癌确诊案例的死亡率每年都在不断升高。

“20年前,在卫生部统计的我国女性最常见的八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仅次于宫颈癌,排在第二位。而最近调查则证实,乳腺癌已上升为女性最常见癌症的第一位。”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苏逢锡教授指出,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的统计数据,广州乳腺癌的报告发病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高居第一。20年前我国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35,而这一数据现在已经提高到十万分之四十至五十。

在八大肿瘤中,只有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最丰富,且肿瘤对每种手段都敏感。“病人可选择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学治疗,如果对一种手段不敏感,可以更换方案,治疗的选择余地大,意味着病人的生存率高。”苏逢锡举例说,零期、一期乳腺癌以手术为主,十年生存率可达到90%,加以内分泌治疗,可降低30%~50%的复发风险。三期乳腺癌可采取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的方案。有些病人担心,选用的治疗手段越多,身体越难耐受。“其实不是这样,通过评估个体化的情况,可以平衡每种治疗手段的获益与损害。”

近20年来,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正在成为现实。以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热点——内分泌治疗为例,治疗方案已细化到按照基因类型分类,病人可以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据邵志敏介绍,新出现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乳腺癌的类型进行更详细的区分,从而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治疗质量。

乳腺癌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约占病人总数的60%~70%。“医学界过去笼统地认为,这两个指标中,患者只要有一个为阳性,则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预后较好,而ER阴性不能采取内分泌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刘仁斌教授指出,近年来医学界发现,ER有α、β两个亚型,如果患者ERα阴性而ERβ是阳性,采取内分泌治疗,仍有不错的疗效。HER-2(表皮生长因子)阳性患者约占20%~30%,这一类患者恶性程度较高,但仍有机会采取靶向药物治疗。

然而,有10%的患者属于“三阴”乳腺癌,即ER、PR、HER-2均为阴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刘仁斌说,期望未来医学的进展,使得‘三阴’乳腺癌也可以得到治疗。

随着医学的进步,未来,优化的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乳腺癌病人的首选方案。刘仁斌指出,乳腺癌治疗将更加重视从生物学指标上筛查患者的敏感性和耐药特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措施。

医学界也在寻找其他路径对抗癌细胞。近几年来,日本、美国等开始运用冷冻疗法治疗乳腺癌。“简单来说,就是用温度低至零下160℃到180℃的针头插入肿瘤中间,持续冷冻后将针头温度升至常温,重复两次。”刘仁斌说,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刺激下,肿瘤细胞可被冻死。医学界正在研究冷冻疗法能否将肿瘤细胞彻底清除干净的问题。

近年来,以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试图用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单纯疱疹病毒作为攻击乳腺癌细胞的武器。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刘仁斌介绍说,这项新技术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让经过改造的病毒钻到乳腺癌细胞里面,借用癌细胞繁殖所需的一种关键酶繁衍自身,同时扼杀癌细胞,使其无法继续增殖。迄今,研究者已经开发出好几个能够担任攻击癌细胞任务的单纯疱疹病毒,有的已经进入临床。“我们正在通过进一步改造病毒基因,提高它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杀伤力。”刘仁斌说,研究还在继续。

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特别多,“我们发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年纪大的患者要差,因为她们的雌激素水平比较高。”苏逢锡呼吁,晚结婚、初潮来得早的年轻女性,要重视定期筛查乳腺癌,平时则应少用含有雌激素的护肤品。

邵志敏指出,要预防乳腺癌,应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同时,每个成年女性都应定期筛查乳腺癌,每月至少在沐浴后自检乳房一次。年过35岁者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普查,每两年应考虑做一次钼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