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汝民出问题 吴建民谈中国三大问题:贫富差距与既得利益集团成待解难题

2017-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改革经过32年,早已走过普惠阶段,考验改革设计者和执行者的更多是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一种整体感,以及必不可少的决断力.本刊记者 ︱ 贾林男"让每一个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应该成为'十二五'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的发言,把全场气氛推向顶点.2010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这场论坛对"绿色"直接着墨最少,跳出"绿色"看"绿色",在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文明转型的大背景下观察对企业的影响,却也有了

中国改革经过32年,早已走过普惠阶段,考验改革设计者和执行者的更多是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一种整体感,以及必不可少的决断力。

本刊记者 ︱ 贾林男

“让每一个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应该成为‘十二五’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的发言,把全场气氛推向顶点。2010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这场论坛对“绿色”直接着墨最少,跳出“绿色”看“绿色”,在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文明转型的大背景下观察对企业的影响,却也有了最强的思想张力。

寻找突破口

“十二五”规划跨越2011年至2015年,将以国家战略宣言的形式,为这个崛起中的东方大国未来五年的迈步树立指针。“这个规划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表示,“十二五”规划不容偏差,否则进入战略关键期的中国不要说错五年,一年也错不起。

进入2010年的中国好消息接二连三: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不过,风险也迎面而来,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利益关系多元化、复杂化,以及民众的权利主张觉醒,正如李克强副总理6月1日在《求是》杂志撰文《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所言,要吸取一些国家在类似的发展阶段因结构调整不力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教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吴建民则指出,中国应在世界大格局下展望未来五年。首先,世界的主流是和平,总体上看不到大国间战争的前景;其次,气候变化挑战下,继哥本哈根协议之后,人类终将达成一份深刻影响历史的协议;再次,亚洲,尤其是中国,正逐渐走到舞台中心,必将带来全球格局的大调整。

国际大背景下,吴建民认为中国目前的三大突出问题需着力解决:一是生态状况恶化,农村三亿人喝不到清洁水,问题严重性已经刻不容缓;二是贫富差距,体现在住房问题上就是公众的愤怒情绪;三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形成的巨大阻力,历史经验证明,新兴产业破土而出时最大的困难正来自于此。

“关键还是市场的动力机制问题。”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最为期待,“十二五”规划能给经济方式的转变指明清晰的路径,不能再为了救今天的火,给明天埋雷。

“规划最怕挂在墙上”

“‘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的转折点。”长期关注中国战略设计的摩立特集团中国区董事会主席霍泰德认为,如果说“十二五”将给中国带来什么,那就是变化。从外需到内需,由国富到民强,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从高碳到低碳。“以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后的经济发展将更多考量环境因素”,霍泰德展望,随着中国对大国责任的认知不断提高,也将愈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碳减排等相关活动中去。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曾对《绿公司》指出,“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不折不扣的“绿色发展规划”。

有关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将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与会者已无异议。“十一五”期间,主要约束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十二五”期间,将出台更多新增指标。同时,继“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如单位GDP能源消耗五年累计降低20%这样的单位约束性指标后,总量约束性指标也可能推出。

“规划最怕挂在墙上。”对于中国的绿色战略,蒋锡培最担心两点,一是从企业家角度看,绿色战略只停留在“政治正确”,配套财税政策不到位,绿色战略与市场机制衔接不起来,绿色公司的竞争力得不到真正体现;二是从宏观层面讲,规划如果跟不上一整套科学统一的考量机制,统计数字就会失真,政府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