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六项各是什么 6大传播途径要注意

2019-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乙肝六项是由大家常说的"两对半"(乙肝五项)加前S1抗原组成的.乙肝六项检查主要检测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感染,病程转归以及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状态. 专业术语: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tion")show

乙肝六项是由大家常说的“两对半”(乙肝五项)加前S1抗原组成的。乙肝六项检查主要检测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感染,病程转归以及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状态。

专业术语: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6、前S1抗原(Pre-S1Ag)主要存在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检测前S1抗原主要是为了反映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状况,同时前S1抗原可作为药物抗病毒疗效的指标,是对HBV-DNA和HBeAg指标的补充和加强。

检测意义编辑

1.急性乙肝患者早期诊断,前Sl抗原出现在HBV感染早期,与HBV—DNA和HbeAg几乎同时出现和消失。前Sl抗原在发病l一2周内(潜伏期)即可检出,然后滴度迅速达到高峰,恢复期后前Sl转阴,其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急性肝炎的愈后。

2.乙肝患者在急性期,前Sl抗原很快转阴,提示病毒正在消除和病情好转。前Sl抗原转阴越早,急性乙肝病程越短,预示急性乙肝的愈合良好。 PreS1抗原如持续阳性则提示病毒的慢性化。

3.前Sl抗原阳性可作为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的一项指标。前Sl抗原的动态变化,对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的药物疗效及判断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区别:

乙肝核心抗体又分为核心抗体IgG(抗-HBc-IgG)和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因此,有些医院把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IgG和乙肝核心抗体IgM统称为乙肝六项。乙肝核心抗体IgG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明以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核心抗体IgM是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这种抗体持续阳性提示疾病迁延不愈。

就在于有时只检查乙肝核心抗体,有时检查的是乙肝核心抗体IgG与乙肝核心抗体IgM。一般来说,对于初次检查乙肝的患者,可以检查乙肝六项,详细了解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而在乙肝治疗中需要评估乙肝治疗效果时,只需检查乙肝五项,了解乙肝五项指标的转化就行了,比如是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小三阳转大三阳、乙肝五项指标全部转阴等。

虽然乙肝五项检查和乙肝六项检查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检查结果决定了您是否感染乙肝,如果检测不准确,把没病的误检查成了有病的,不但会给检查者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还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而如果把有病的误检查成了没病的,又会耽误了乙肝治疗,有可能把患者推到肝硬化、肝癌的道路上去。

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乙肝小三阳患者每毫升血中含有一千万至几亿个成熟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极微量的血液进入健康人的皮肤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2、医源性传播:针灸针、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用器材和血源以及血制品,在使用时都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3、性传播: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对于易感人群,应该使用避孕套。

4、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包括母婴传播,父婴传播以及家族性的感染。垂直传播占乙肝传播的70%以上。

5、亲密接触:接吻、牙刷、剃须刀、指甲剪等。推荐:乙肝小三阳传染几率大吗

6、其它途径:文身、文眉、文眼线、文唇线、剃须等,可经破损皮肤感染乙肝。

禁忌食物:

第一种,乙肝患者不能吃不干净的,发霉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细菌,食用后会损坏肝脏,在很大程度上加重肝损伤程度。

第二种,乙肝患者不能吃或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食物如罐头,咸菜等食品,因为此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防腐剂,食用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第三种,高糖,高脂肪,油炸煎,辛辣刺激的食物是乙肝患者不能吃的,因为这些食物不易消化,而乙肝患者本身就会有消化道吸收障碍,吃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