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及时治疗还宝宝健康

2019-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湿疹中医治疗方法,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皮损为由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叠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难以确定. 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可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皮损为由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急、慢性期重叠交替,伴剧烈瘙痒,病因常难以确定。

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可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临床表现

起病大多在生后1~3个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半后大多数患儿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

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

1.临床分期

(1)急性期: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黄白色浆液性结痂,厚薄不一,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常合并擦烂。破溃可能继发感染。患儿痒感明显,烦躁不安。

(2)亚急性期:因治疗不当由急性期湿疹演变而来。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损以小丘疹为主,可有白色鳞屑,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痒感稍减

(3)慢性期:由急性、亚急性期演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是慢性期表现。反复发作,多见于1岁以上婴幼儿。以皮肤粗糙、肥厚、丘疹、鳞屑及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分布在四肢,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明显瘙痒。

2.临床分型

(1)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婴儿。患儿前额、颊部和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婴儿。患儿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小水疱和红斑,底部水肿,片状糜烂,有黄色浆液渗出。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

治疗

1.饮食管理

最好能找到并避免过敏原。如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应改食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2.局部治疗

患儿应该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但是水温不能过高,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对于渗出型和干燥型湿疹,如果表面没有破溃,应该给患儿用一些不过敏的保湿霜,起到保湿作用。对于严重的湿疹,可以局部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涂抹,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注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如果局部破溃感染,则需要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消炎治疗。

3.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4.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都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他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