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口碑爆棚的美剧《心灵猎人》都讲了什么,你真的看懂了吗?

2018-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网飞的新剧<心灵猎人>根据小说<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改编. 原著的作者是约翰·道格拉斯,身为前FBI探员的他被誉为"美国现代福尔摩斯".

网飞的新剧《心灵猎人》根据小说《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改编。

原著的作者是约翰·道格拉斯,身为前FBI探员的他被誉为“美国现代福尔摩斯”。

结合他亲身的办案经历,美剧《心灵猎人》中主讲的是犯罪心理的研究和践行,包括对罪犯的心理侧写。

现在我们对这个概念肯定都不陌生,比如《汉尼拔》中的“小茶杯”最先就是干这个的,主动地去以罪犯的角度思考。

可是如果推算到上世纪的70年代,社会的对此的接纳度和普及度自然要低一大截。

全剧就是以这个背景,在主角们的不懈探索和争取中,揭开犯罪心理方向的迷雾,填补其知识层面的空白。

男主角乔纳森·格罗夫饰演的FBI探员霍尔登·福特,就是约翰·道格拉斯的缩影。

小乔此前主演了HBO的同志高分剧《寻》。

夸张和迷惘的状态,拿捏的都挺好,毕竟以性取向方面来讲他也算是本色出演。

说实话小乔这次演起直男,还是有床戏的那种,叔看完一整集之后才接受了这个设定,因为小乔的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霍尔登一出场就以谈判专家的身份,处理一件人质劫持事件。

劫匪明显患有精神疾病,以为自己是隐身的,并要求只和自己的妻子交谈。

周旋了一阵之后,还没等警方彻底失去耐心,劫匪就出乎意料地自我了结了。

上级开导倍感挫败的霍尔登。按标准程序履行任务,除罪犯以外无人伤亡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出于多方考虑,霍尔登被调去学校当讲师,负责人质谈判的课程。

隔壁班的讲师提出的观念同他不谋而合。

犯罪模式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但警方和调查局还在用老路子去解决。

霍尔登和他在酒吧结识的女友去看了场电影,银幕上所放映是1975年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热天午后》。

回过头来,霍尔登上课时就以这部犯罪喜剧为案例,剖析警方所犯的专业错误。

《热天午后》这个电影源于真实事件,倒霉的抢劫犯偏偏碰上银行金库没钱,后来竟然跟警察谈判了十几个小时,还登上了电视。

片中帕西诺高呼的“阿提卡”煽动了围观群众的情绪。

这里指的是1971年发生在纽约怀俄明县阿提卡监狱的暴动,几十名罪犯和人质死于这场惨剧。

有色人种等囚犯长期受到数百名白人狱警种族歧视和虐待,他们劫持人质与警方谈条件。

但谈判以失败告终,惨无人道的武装镇压平息了这场事端。

霍尔登一经行为科学部的比尔·坦奇的招募,两人组成搭档造访美国各个州的警局传授专业知识。

他们从起初学术讲解,到后来造访各地的变态杀人犯来研究,进而时不时利用自己所得的观点帮助当地警方破案。

第一个研究对象是艾德·坎伯,他奸杀了数名女大学生,15岁就杀害了自己的祖父母,还在割下母亲的脑袋后与之口暴。

这个选角和真实人物相比非常还原,坎伯本身就人高马大,智商还达到了145。

生于1948年的他现在已经69岁,自己还挺享受在监狱的生活。

他对自己的罪行滔滔不绝,声称如果不是当初选择自首,警方永远不会抓到他。

把已经犯下罪的人投入监狱,无异于是亡羊补牢。重点是有针对性的预防,这就要靠心理的分析。

事实上,艾德·坎伯干出这些事,和他不幸的童年有关,母亲也日夜不停地对他言语侮辱。

可是旁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坏人生来如此”。

因此,霍尔登和比尔的调查容易被误解是同情残忍的罪犯,甚至是为其开脱。

面临这些眼光,现实中遇到的挫折和相关案件对自己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不被理解的他们还是在努力做着心理侧写的拓荒者。

除此之外,大家会注意到第一集之后,每集都有一个发生在堪萨斯的小开头。

出现在这些开头里的人是丹尼斯·雷德,一个在1974年至1991年间残害了10余人的连环杀手。

他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得名为BTK【bind(捆绑)、torture(折磨)、kill(谋杀)】。

毫无疑问,下一季的焦点一定就是他了。

终于盼来第一季的叔,又陷入了对第二季的漫长等待。

本文来源:【影视怪蜀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