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 分析症状的两种潜伏病

2019-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专家介绍,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佳.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 当发现大便中有脓血.黏液: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突发的体重减轻:原因不明的贫血: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情况,要考虑有肠癌发生的可能,应立即

专家介绍,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佳。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

当发现大便中有脓血、黏液;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突发的体重减轻;原因不明的贫血;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情况,要考虑有肠癌发生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误诊、漏诊而耽误治疗。

七种方法可以降低人们患直肠癌的几率:

1、每天吃5种以上的蔬果。长期吃蔬果能将患癌机会减少50%或更高。多吃菠菜、青花菜,能远离大肠癌。

2、适当多喝茶。不管是哪一种茶,都是天然植物,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茶可以达到比维生素E强20倍的抗氧化效果,这是因为氧化所造成的细胞修补压力是造成人体老化与癌症的祸首。

3、限制肉类摄取。通常,食用脂肪含量高的人体重比较高,也不喜欢吃蔬果,患癌症机会比一般人要高。所以美国癌症学会建议人们选择低脂的食物,尤其要限制动物性脂肪。

4、节制酒精。酒精明显增加癌症发生的机会,如果你同时抽烟,则两种危险因子会相互叠加,制造更高的危险,尤其是口腔癌与鼻咽癌,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也会增多。

5、多吃豆类食物。各种豆类食物(如豆浆、豆腐)都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癌物质,而且可以预防停经妇女的更年期症状与骨质疏松症。

6、积极运动。运动可以控制体重,并可以减少各种癌症的发生几率。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并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时间,因此可以预防直肠癌。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癌症就会远离你。

7、主动戒烟。一般人很容易将结肠癌、直肠癌和痔疮混淆,医学界常有将结肠癌、直肠癌误诊为痔疮的案例。

大肠癌晚期的症状。

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此时的病变就是已经进入了大肠癌晚期的症状。

2、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肠腔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因而易发生狭窄和进行性肠梗阻,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其肠型明显。癌肿破溃时,可使粪便外染有鲜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肠管可因持久性膨胀、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也可发生大量血及腹腔脓肿。

3、大便次数增多也是大肠癌晚期的症状中的一种,粪便变细,带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后重。由于癌肿可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癌肿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肠瘘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肠梗阻。

4、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时加剧。当癌肿侵犯肛门括约肌时,可有大便失禁。进入大肠癌晚期的症状之后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可于腹股沟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淋巴结。

大多数粪便中带血是痔疮引起,但是结肠癌、直肠癌也可能与痔疮同时存在,其临床症状相当多且最易令人混淆及忽略。所以,如能定期接受肛门筛检,会降低误诊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