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酸痛部位图解大全 及早治疗是关键

2018-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后背酸痛部位主要是脊椎,脊椎炎主要多发青年人,初期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因脊椎炎首先侵袭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使脊椎各关节韧带钙化,X线显示椎

后背酸痛部位主要是脊椎,脊椎炎主要多发青年人,初期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因脊椎炎首先侵袭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使脊椎各关节韧带钙化,X线显示椎间隙消失,脊椎呈竹节样变,早期不易发现,晚期背部疼痛加重,不能久坐,最后形成严重驼背,颈项强直,不能直立。脊柱炎并不仅是脊柱关节的病变。绝大多数可伴有全身各大关节受到侵犯;不同关节受累产生与该关节部位有关的疼痛与症状。髋关节受累时患者可述说髋部疼痛,但有的患者往往诉说病侧的腹股沟疼痛,早期可出现髋关节曲屈和活动功能受限,膝关节也可发生屈曲挛缩畸形,虽然少见,但也是此病致残的原因之一。其他足趾关节可发生红肿疼痛,但遗有畸形者少见,指关节肿胀疼痛为最少见。

此外,少数尚可见侵犯颞颌关节、肋椎关节、胸锁关节的疼痛、肿胀或压痛、肋椎关节受累尚可出现胸疼和呼吸的减弱,也可刺激肋间神经,引起肋间神经痛,左侧肋间神经痛,有误诊为心绞痛者,值得注意鉴别。

检查

1.生化检查

血沉多增块,类风湿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

2.X线检查

早期脊椎周围关节突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动受限强直,骶髂关节蚕蚀样改变,部分韧带骨质破坏,方椎小关节间隙模糊;晚期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脊椎强直驼背,呈竹节样变。

诊断

1.以两骶骼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僵硬为主,3个月以上。

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扩张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强直驼背固定。

3.结合生化检查、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1.要减少久躺、久坐的坏习惯、多运动,锻炼腰肌。

2.注意风湿,根据季节,适时的添加衣服、保暖好腰部,防止受寒、受风。

3.注意睡眠的姿势,睡觉时,平躺时,用毛巾类的东西,垫在腰部,使腰部稍微抬起,这样会保护腰椎的生理曲线。

4.在学习、工作时的坐姿,尽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这个姿势一般人,很难持续下去,可以坐直一会儿、歇一会,在做,再休息)。

5.减缓腰酸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脊椎炎在最初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患病中期采取药物调理方式,中医对于脊椎炎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一般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