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 为什么老人容易跌倒

2019-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最怕的就是老年人摔倒,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后不应该着急扶起,这时候就要判断老人跌倒的严重程度了,因为因为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

老年人跌倒护理措施。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最怕的就是老年人摔倒,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后不应该着急扶起,这时候就要判断老人跌倒的严重程度了,因为因为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老年人运动功能减弱,平常行走时越过障碍物的能力自然就下降,比如上台阶时腿抬不到一定的高度,自然而然就会被绊倒。而由于平衡调节机能减退,即使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一个小石子也有可能把老年人绊倒在地。

此外,老年人突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也比年轻人大,如果发作心律失常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也可能突然倒地。一些药物,比如降压药和一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有可能会引起血压突然变化,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等感觉,将老年人放倒在地。在傍晚或者清晨光线不好的时候,一些老年人出门也可能因为看不清道路、障碍物等摔倒在地。

老年人很容易被一些慢性疾病缠上,这是因为人的年纪大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下降,所以生活中家属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变化。

跌倒是最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对老年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包括骨折、硬膜下血肿、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因害怕跌倒而不敢活动而引起躯体功能下降和行为退缩。

尽管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发生率很高,但患者在跌倒未引起严重损伤时,常常不予重视,将跌倒当作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主动向医生提及发生过跌倒的情况,也很少因为跌倒而去就诊。

在65岁以上的,有过一些不适症状的老人一定要注意了,这些老年人比其他的老人更加容易摔倒。

尤其在下面一些情况下容易发生跌倒:着急赶车,人多拥挤的环境,雨雪天气外出,在楼梯上(下楼比上楼更多见),在没有扶手的卫生间,过道放置杂物,地面有油水湿滑,光线晦暗,携带较重物品,穿拖鞋或不合适的鞋裤,家具摆设不当、床铺过高过低、坐椅过软过低等使老年人使用困难。

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跌倒损伤可以导致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骨折、颅脑损伤等。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和功能退变跌倒后更容易发生骨折。

在65-75岁的老年人中,腕骨骨折比髋骨骨折更为常见,而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以髋骨骨折为主,这是因为年龄越大反应越迟钝,对髋关节的保护能力越差。骨折和颅脑损伤导致老年人跌倒后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自己带来痛苦,增加家人照护的负担。

如果腰部或者下肢有出现骨折现象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身体一些功能的瘫痪,跌倒是老人要特别注意的一项事情。这很容易给老人带来致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