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的好处有哪些? 中医教您其按摩方法轻松降血压

2018-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医"耳穴疗法"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理想标准的原因: 1.药物分子通过穴位浸入体内,经毛细血管网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直接进入脑干尾端,释放出超强活力的天然生物因子和神经苷激活酶,激活大脑自身免疫功能,并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松弛状态,4-7日障碍症状大幅度改善. 2.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含氧量,能迅速缓解脑部疲劳,改善大脑抑制与兴奋过程,15-20日神志清晰 .精神舒畅.睡眠质量得到质的提高. 3.疏通大脑经络,促使大脑深层

中医“耳穴疗法”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理想标准的原因:

1、药物分子通过穴位浸入体内,经毛细血管网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直接进入脑干尾端,释放出超强活力的天然生物因子和神经苷激活酶,激活大脑自身免疫功能,并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松弛状态,4-7日障碍症状大幅度改善。

2、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含氧量,能迅速缓解脑部疲劳,改善大脑抑制与兴奋过程,15-20日神志清晰 、精神舒畅、睡眠质量得到质的提高。

3、疏通大脑经络,促使大脑深层的基底神经节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的正常传递,从而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 滋养大脑神经,保障大脑神经功能的正常传导。

4、有效清除长期服用帮助睡眠药物存留在机体中的催眠因素 。15-30天后精力充沛,所有并发症状(健忘、失眠、心悸、头晕、身体乏力、狂燥易怒)逐渐消失。

5、药物中的超微粒子作用于病变细胞,修复缺损基因,改善症状的同时全面调理人体的健康状态,治养归一,抑制病灶新生,1-2疗程病灶得以修复。

6、不会导致物依赖性,从根本上杜绝了西对肝肾器官有副作用的弊病,值得信赖。

独到之处

科学研究: 专家组在潜心研究的同时,吸取了众多中医典籍精华及国际先进诊疗方案,不仅采用了中医理论,同时又结合现代分子医学技术,大大拓宽了组方的适应症范围,打破了以往传统中医的局限性,使得治愈率明显提高。

科技领先:现代医界广泛运用的缓释技术保证了疗效的持久、稳定的发挥,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始终连贯,杜绝了症状的起伏反复。

高效精准: 靶向治疗,目标精确;治疗周期,环环相扣。从调理肌体、缓解病痛,到消除症状,再到修复肌体、治病求本,生物的疗效随治疗阶段逐步显现,全面彻底。

安全无毒: 不打针、不住院、不忌口、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避免了对人体组织的损害,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等几个证型,但总体而言,肝阴不足、虚阳上亢是其常见病机。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多兼见头痛、眩晕、面红、耳鸣、便秘、口苦等症状,心脏、血管、肾、眼底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应对高血压的关键措施是“重在预防”。近年来,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耳穴按摩疗法可以预防高血压,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耳背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因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故亦称“降压沟”。

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按摩方法:用白虎下山手法(以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之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形如白虎下山之势而得名。)按摩位于耳背的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还可配足底涌泉穴,掌擦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180次。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的是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

除耳穴按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及时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节制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节;经常做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