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鲁吴小晖 陈小鲁为什么道歉 陈小鲁是什么东西 陈毅之子恨毛主席吗?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小鲁为什么道歉,陈小鲁是什么东西,陈毅之子恨毛主席吗?毛泽东与陈毅:是战友,也是诗友从1928年4月毛泽东和陈毅在井冈山相见开始,在长达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们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谈诗论文,彼此唱和,抒发着浪漫情怀.这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史还是诗词史上,都是值得回味的一笔.陈毅之子恨毛主席吗毛泽东虽然比陈毅年长8岁,但他们开始写作诗词的时间却是在同一年.据史料记载,毛泽东的第一首词作,是1921年写的<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

陈小鲁为什么道歉,陈小鲁是什么东西,陈毅之子恨毛主席吗?

毛泽东与陈毅:是战友,也是诗友

从1928年4月毛泽东和陈毅在井冈山相见开始,在长达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们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谈诗论文,彼此唱和,抒发着浪漫情怀。这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史还是诗词史上,都是值得回味的一笔。

陈毅之子恨毛主席吗

毛泽东虽然比陈毅年长8岁,但他们开始写作诗词的时间却是在同一年。据史料记载,毛泽东的第一首词作,是1921年写的《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而陈毅的第一首绝句,也是这年在听了母亲讲述家庭遭遇时写的随感:“年年难过啼饥寒,处处环境亦皆然。待到一朝风雷震,谁说苦尽不生甜。”那时他们天各一方,但共同的理想似乎在冥冥中招手,诗词成为两位伟人心灵交映的桥梁。

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及他的几位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陈毅精读了《古文观止》、《千家诗》、《唐诗集解》等书籍,并作诗填词,“我少年时代家庭教育和我在成都周围富于文学艺术史迹的自然环境,又把我推上了倾心于文学的道路。”陈毅后来这样回忆道。1923年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陈毅受聘担任了重庆《新蜀报》的主笔,由王统照介绍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并在1924年12月14日的《晨报·文学旬刊》上发表了揭示劳动妇女婚姻悲剧的短篇小说《她》。

然而陈毅并没有沿着文学的道路走下去,时代的大潮把他推向武装斗争,并参加了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从那时起,陈毅就成为毛泽东的诗友,每有余暇,两人便在一起谈诗论文,吟咏中国古典诗词。陈毅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他和毛泽东都喜欢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情。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他们在山间小径讨论军情,有时这首小词便随口而出,激动的心情往往如“林中波涛”。

据陈毅的亲属回忆,陈毅曾告诉过他们,他是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等作品的最早读者之一。他曾将毛泽东当年书赠给他的诗词手稿珍藏多年,后来因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环境,实在无法保存,十分可惜地散失了。所幸的是,毛泽东后来那首《沁园春·雪》的手稿,陈毅一直珍藏在身边。陈毅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郭沫若评价他:“一柱南天百战多,元帅本色是诗人。”陈毅的这些名篇也深受毛泽东的喜爱,以致他张口就能背得出:“断头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毛泽东也时有佳作问世,他们的诗章在个人和祖国命运的大起大落中挥就,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撼天地惊鬼神,独辟古今词章之蹊径,成为伟大革命家抒情言志的绝唱。戎马倥偬,居无定所,在陈毅和毛泽东不多的会面中,切磋诗词章赋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

1948年1月上旬,陈毅来到了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亲往迎接。当陈毅说到孟良崮、莱芜战役时,毛泽东笑着对他说,你不写诗了吧?你打了胜仗总是要写诗的。

解密:毛泽东说过"陈毅是个好同志"吗

本文摘自《龙门阵》2006年第01期,作者:何蜀 任兆祥,原题:《“文革”中的“语录仗”》,本文系节选

据当年陈毅的秘书杜易说:“他怎么能再编造这么一条‘语录’作为挡箭牌呢!如果编这么一条语录,岂不是又要罪上加罪!我认为,当时流传这个故事,是正直的人们肯定陈毅是一位好同志,为陈毅挨批抱不平,希望毛主席出面保护陈毅,为陈毅说句公道话。”

“打语录仗”,是“文化大革命”中独具特色、也是“史无前例”的现象。“文革”时期的中国,几乎人人都会以“毛主席语录”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来保护自己,压服对方。因为毛主席的话是“最高指示”,谁敢不服从,就等于是“抗旨”。只要能说出一段对自己有利的“最高指示”,就等于是在两军对阵中抢占了“政治制高点”。

由于“毛主席语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小孩们耳濡目染也会背许多段,在挨家长打的时候,便会无师自通地喊出“要文斗不要武斗!”这种似是而非的语录口号,而家长们也多半会因受到这一“最高指示”的制约,忍气住手,不敢再打——除非能想出新的理由而且同样以一段“毛主席语录”来给自己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