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杨至成

2018-04-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三穗县城郊东.南的两个山头上,各矗立着一座雄伟高大的石笔塔,一座叫文笔,一座叫武笔.古人修这么大的工程做什么?就是象征文治武功,使地方人才辈出.果然,上世界初1903年11月 30日,在武笔坡下的木界村一个侗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杨至成,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杨至成在60岁生日写了一首感怀诗说:"生在光绪癸卯春,父亡母养抚成人.少而入伍黄埔校,壮大参加南昌军.内战十年踏火焰,长征二万历艰辛.一生革命不苟喘,期待儿女更日新."这首诗概述了他一生

    在三穗县城郊东、南的两个山头上,各矗立着一座雄伟高大的石笔塔,一座叫文笔,一座叫武笔。古人修这么大的工程做什么?就是象征文治武功,使地方人才辈出。果然,上世界初1903年11月 30日,在武笔坡下的木界村一个侗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杨至成,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

杨至成在60岁生日写了一首感怀诗说:"生在光绪癸卯春,父亡母养抚成人。少而入伍黄埔校,壮大参加南昌军。内战十年踏火焰,长征二万历艰辛。一生革命不苟喘,期待儿女更日新。"这首诗概述了他一生的轨迹和革命意志。故事就按这首诗的叙述开始。

    在家乡实践"实业兴国"

    杨至成出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月十九日,母亲叫吴世福,父亲叫杨宗越,"父亡母养抚成人"说的是他父亲早在他出生前因出门做生意,在剑河被匪徒谋财害命推下清水江淹死了,他是"背月"生的遗腹子,靠母亲茹苦含辛地养大。

六岁时,他哥哥杨荷舫就送他上私塾发蒙读古书。1913年,县城办了邛水高等小学堂,杨至成上该校就读,学习历史、地理和声、光、热、电等新学知识。校长邹位焘是位改良主义者,思想激进,常向学生讲振兴实业、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道理,杨至成从小就有了爱国主义思想。

    1917年,杨至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贵州省甲种农业学校蚕科,步行600余里赴省城读书。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大家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杨至成努力学习蚕桑知识,更坚定了实业兴国、实业救国的思想。他与本县同学交谈时说:我们国家由于贫弱,才受外人欺侮,只有开发富源,振兴实业,才能富国强兵。

    1920年,杨至成完成了三年的职业教育,毕业后就回到家乡木界村,身体力行,次年春天,办起了养蚕场。蚕种、蚕床和必要的设备都是按正规要求购进的,还雇了帮工。可是天公不作美,这年整个春天都是极端天气,阴雨连绵,气温极低,蚕苗冻死,养蚕失败。

他又致力于养鸭业,当起"看鸭客",牧放饲养了几批大帮鸭子,还拜师学会了"炒谷孵化"鸭苗技术。但他心中愤世忧民,另有壮志,看到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决心投身革命去干大事业。第二年春天,就离开家庭,奔赴他乡,走上了革命道路。

    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1926年3月,杨至成考入黄埔军校,其间受到周恩来、周逸群的教诲,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军校毕业到贺龙军长手下任连指导员。次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率队主攻大校场,取得辉煌战果。

后部队南下,随朱德、陈毅艰苦转战,参加湘南起义,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1928年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和保卫红色政权的战斗中,杨至成英勇战斗,多次负伤。在养伤期间任井冈山留守主任、红四军副官长,为红军筹集粮秣、军费、服装、兵源。

1933年初被任命为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统管全军后勤工作。他在瑞金沙洲坝作社会调查期间,为当地挖了水井,被群众挂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牌子永久纪念。

在五次反"围剿"中,杨至成的后勤保障供给,使粮食、武器弹药源源不断运送到位,期间还创办了红军供给学校和军工厂、被服厂等。由于"左"倾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被排挤,杨至成也被撤了职,红军未能突破第五次"围剿",被迫放弃江西革命根据地,走上长征。

    红军在长征突围中,损失惨重。毛泽东力主避开敌军围堵,从湖南通道西进贵州。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主张在川黔边区建立新根据地的意见,杨至成被重新启用搞军需工作。

遵义会议后任命为中央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 为红军长征筹集粮秣、军费和武器弹药,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杨至成任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长,并兼任一、二、四三个方面军总兵站站长。期间保障了红军东渡黄河和打击马鸿逵等战役的后勤工作。杨至成又被任命为黄河两延卫戍司令,他组织部队开荒种地、采盐炼油,挑起保卫边区和建设边区的两副重任。

    1938年,杨至成因多次负伤,身体状况日差,党中央送他和徐海东等人去苏联莫斯科治病并学习,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由于世界大战的特殊环境,杨至成等人在回国途中被滞留在中苏边境和蒙古,直至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1月,才回到哈尔滨。

他立即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48年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长,为辽沈战役提供物资供应,取得了解放东北的重大胜利。12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杨至成受到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高度评价。

    1949年6月,杨至成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担任华中军区军需生产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他在郑州、南昌、长沙、广州等许多城市建立起几十个军需工厂、仓库、医疗和学校,既保证了军队的后勤供应,推进了伟大的人民战争,也为中南六省后来的剿匪稳政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供给创造了物质条件。

    杨至成后调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他既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又是人民军队的"粮草官",被誉为毛泽东的"红管家",人民军队的"后勤之父"。

    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杨至成从1922年离家投身革命后,由于环境条件限制,一直没能回家探亲。红军长征路过剑河时,离家乡木界只有五十多里,但由他担任先遣工作,重任在身,却抽不出时间回家看望母亲和哥嫂。

周恩来曾关心地安排他让他回家看一看,杨至成却谢绝了,真有大禹治水过门不入的风格。不幸的是,仅过来一年多,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当时音信不通,也未能回家奔丧。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恢复通邮,才从他哥杨荷舫的信中知道母亲逝世,他悲痛万分,想起母亲孀居多年,茹苦含辛把他养大,挥笔写了一副墓联,寄给哥哥,刻在母亲的墓碑上。

墓联为:"八千里长征,报国即为报母;四十年矢志,教子亦是教人。"上联写他长期为革命争战,报效国家也是报效母亲了,下联歌颂母亲矢志守节,教子成人,为世人做出了典范。

该墓联从1938年刻在碑上直到现在,完好无损。他哥杨荷舫从小教育他,供他上省城读书,支持他养蚕养鸭,手足之情至深,可是杨荷舫却于临解放的1948年逝世了,兄弟也未能见上一眼,成了终生遗憾,杨至成失去亲人,多么痛心啊。

    1949年6月,杨至成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进驻武汉,担任华中军区军需生产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要职。1949年11月7日,三穗解放。11月25日,杨至成就从武汉派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开专车到三穗来,把他嫂吴群英和堂妹杨序桃接到武汉去团聚,她俩在他家住了四个多月,杨至成工作之暇就来谈家常,询问家乡亲人情况,生产情况,家里还养鸭没有等等。

吴群英姑嫂回来后向亲友们讲,说杨至成很想念家乡,只是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回来,说他总有一天要回来的。

这以后,又有其外甥秦大经、秦大刚,表哥周铨定等人去看望他。杨至成有一位无依无靠的孀居叔母,他两次写信给三穗县委,请求政府照顾,县委给她安排到县委大院后房供养起来。1960年、1963年杨至成因两次来到贵州,因工作忙,仍未能到三穗。此后,杨至成和侄儿杨应林常书信来往,杨应林到北京看望过他。

    1960年3月,杨至成在贵阳与侄女杨伦筠见面,写下《话别》诗一首:"四旬不见面,老大才相逢。见面不相认,问名忆幼容。乾坤新转换,故土如鸣钟。语罢阳关道,千山又几重。"杨至成写了许多反映贵州的诗,处处表现出他浓浓的乡情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