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

2018-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有许多书法作品流传于世.那么,关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代表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启功临帖作为一代书法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巨匠,启功先生取得了常人 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他的艺术之路又是清晰而有规律可寻的,那就是以古为即师,精研传统,从历代的书法名家和前人的优秀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尤其重要的是,先生毕生临摹了大量的古代著名 碑帖.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此次我们出版的是 启功先生一九七二年临写的 柳公权<玄秘塔碑>,在临写完成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有许多书法作品流传于世。那么,关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公权代表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启功临帖

作为一代书法

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

巨匠,启功先生取得了常人 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他的艺术之路又是清晰而有规律可寻的,那就是以古为即师,精研传统,从历代的书法名家和前人的优秀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尤其重要的是,先生毕生临摹了大量的古代著名 碑帖。

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

此次我们出版的是 启功先生一九七二年临写的 柳公权《玄秘塔碑》,在临写完成后先生加了这样一段注释:"一九六五年得明初拓此碑,日益习之,至今已临五本矣",短生七年时间,先生通临此碑竞有五本之多,用功之勤,可见一斑!

柳公权的代表作介绍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楷书书法碑帖,主要介绍了启功临玄秘塔碑。

名家补抄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建于长安。《 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五寸,宽五尺一寸。字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四字。 正书碑刻气势恢弘。《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书,运笔遒劲有力,字体学颜出欧,别构新意。清代王澍以为:"《玄秘塔》故是诚悬极矜练之作。"此碑 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名家补抄玄秘塔碑》曾由金石大藏家 龚心钊收藏并附 谭泽闿跋。据《 增补校碑随笔》考据:"十二行" 超迈"之"超"字仅"口"部左竖下端与石连,封口横划处尚完好……十六行"传授宗主"之"授"字未损。"可考证其为明末清初时拓本。此拓本内有缺失,但经一时之书法名流: 张启后、 宋育德、 张玮、 高振霄、 张伯英、 邵章、 钱崇威精写楷书补齐。

《玄秘塔碑》的装裱上下夹板为唐代 侧理纸裱成。侧理纸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纸。明·张岱《 夜航船》记:" 张华著《 博物志》成,晋武赐于阗青铁研,辽西麟角笔, 南越侧理纸,一名水苔纸,南人以海苔为之,其理纵横邪侧,故以为名。

"晋 王羲之在 会稽 兰亭与文人骚客饮酒赋诗,席间写下千古绝唱《 兰亭序》,所用纸张即为侧理纸。无怪乎此拓本在不经意中就透出一种古朴之气,真可谓是"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

大达法师

大达法师—— 端甫,是继 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于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甘肃天水。大达法师一生历经唐朝 德宗、顺宗、 宪宗、 穆宗、敬宗、 文宗朝。

端甫10岁在天水 街亭镇崇福寺做沙弥,17岁升任为 比丘,入 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 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 唯识》于安国寺法师,通《 涅盘》 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

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 唯识》等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由此可见,端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非普通僧人可比。

据史书记载: 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 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今天传于世的柳公权字帖,就是拓于纪念天水这位高僧的《玄秘塔碑》的内容,可见其声望有多么深远!

今天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其用意就是将大达法师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玄秘塔碑》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刻立。颂功德碑文由唐朝宰相 裴休撰,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写从撰文、 书丹到镌刻世称"三绝"。

宋代人著的《 高僧传》,对天水高僧 端甫骨灰塔《玄秘塔》碑文也有记述。《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 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又称《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共1200 余言。

《玄秘塔碑》除它的精神作用外,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它是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顶峰之作。《玄秘塔碑》因其"体势劲眉",被历代拓印,在国内外传世10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临习和研究中国书法必备的碑帖。

《玄秘塔》碑文内容是:"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 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 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背此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从抄录的碑文内容看:大达法师,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身体力行" 儒教"和弘扬"佛教",辅天子"扶世导俗","阐教利生",真是"和尚其出家之雄乎"!

改革开放后,街亭古镇焕发了往日的活力,崇福寺全面恢复了历史原貌。街亭文化热心人李新彦、曹阿宝于本世纪初,到西安请回《玄秘塔碑》拓片,聘请巧匠复立碑于崇福寺,一碑、一人如今重归古镇——街亭。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笔墨、笔性,皆以性为本。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明末清初的傅山也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霜红龛集》)而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可谓是古代书家中"书如其人"的代表。

柳公权,字诚悬,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于唐代宗 李豫 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卒于唐懿宗李淮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他幼而好学,并能持之以恒,12岁即可吟诗作赋,被誉为"神童",29岁中进士。

他一生精经术、晓音律,尤善书法,官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开国公。在朝期间,长期任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是—位职业的宫廷书法家。柳公权书法初学二王,后取唐初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之长,打下了楷书的深厚基础;继而又法颜真卿,对其笔法加以变化运用,终于自成一家。

引日唐书·柳公权传》云:"公权初学二王,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家。"他的书法以精练劲健、端庄秀美、神完气爽著称于世,人誉之"柳骨"。

柳字的"骨"从何而来?当然离不开柳公权的勤奋好学、善于思索,但更离不开他的为人正直、有胆有识和敢于谏言。一次,唐穆宗问他笔法,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也。"闻听此言,"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引日唐书·柳公权传》)。

其时,唐穆宗对政事正值荒疏之际。唐文宗继位后,拜他为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等职,并且时常夸赞他的诗文好,说曹植七步成诗,柳爱卿只消三步即可,但他依然宠辱不惊。

一次文宗和众学士谈起汉文帝刘恒恭俭之事,便拉起自己的衣襟说自己的棚匠已经拆洗过三次了。学士们皆恭维皇上之节俭,独公权不语。上问其故,公权乃说:"君主当亲贤臣,远小人,听诤谏之言,赏罚分明,此乃大事;而穿着拆洗过的棚艮,终为小节。

"文宗听后,以为"卿言有诤臣风采"。如此,柳公权因皇帝的宠爱而声名大振,公卿大臣家中亡亲,墓志皆请其书写,否则视为不孝。外夷人唐贡奉,尝以重金求其书,故其家颇富。但他"志耽书学,不能治生"(引日唐书·柳公权传》),其财物多被其管家所吞没。他知道后,却开玩笑地说:"银杯长了翅膀,成仙飞走啦!"而后就不再追究了。相反,他对书和笔砚却视如真宝,爱之有余。

由上可见,柳公权如果没有这样正直的人品,是很难有如此之书品的。其传世作品中,除《神策军碑》外,《玄秘塔碑》清朗俊秀,《司徒刘沔碑》呈刚强之态,《尚书左仆射高元裕碑》则具庄重之气。

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西安城东北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李晟为唐德宗时期大将,朱泚作乱,李晟率兵平叛,在东渭桥畔与朱泚激战获胜,收复了京城。碑由裴度撰文,柳公权书丹,俗称三绝碑。自唐迄今,渭水北移4公里,为防止碑没入渭水,迁碑至高陵县文化馆。为了加强保护,现移至高陵县第一中学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