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茜的树不在了 陈文茜:树不在了 怎么办

2018-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被李敖称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亚洲地区资深媒体人陈文茜,近日携新书<树,不在了>在京参加媒体见面活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受邀为陈文茜站台推广.在活动中,她希望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要停留于愤怒,而是应该把愤怒当作思考的起点.同时,她鼓励年轻人不要被现实束缚,要积极追求梦想.<树,不在了>是陈文茜最新出版的随笔集,在这本书中,她以独特的视角揭露经济大衰退阴影,引领年轻人勇敢向前行.陈文茜的树不在了 陈文茜:树不在了 怎么办阅读:屏幕上的阅读不等同真正的

被李敖称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亚洲地区资深媒体人陈文茜,近日携新书《树,不在了》在京参加媒体见面活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受邀为陈文茜站台推广。在活动中,她希望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要停留于愤怒,而是应该把愤怒当作思考的起点。同时,她鼓励年轻人不要被现实束缚,要积极追求梦想。《树,不在了》是陈文茜最新出版的随笔集,在这本书中,她以独特的视角揭露经济大衰退阴影,引领年轻人勇敢向前行。

陈文茜的树不在了 陈文茜:树不在了 怎么办

阅读:屏幕上的阅读不等同真正的阅读

全民阅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但现在所谓的传统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资讯的干扰。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阅读?

陈文茜以李光耀去世的新闻为例,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关于李光耀的新闻报道,有各种消息,“哪家报纸写得公允,哪条信息合理?想知道这些,一定要先从阅读开始,这个阅读一定是大部头的书,从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开始。”她建议大家多读历史和传记,在有限的时间里,先读理论书,再看资讯。

陈文茜的树不在了 陈文茜:树不在了 怎么办

白岩松也提醒大家,不要把在屏幕上的阅读等同于真正的阅读。“有句话我非常欣赏:手机让人类无聊的时间消失了,但是那些陪伴着无聊的伟大东西也随之消失了。”他说,我们现在很难无聊,因为只要无聊,就可以掏出手机玩,但与无聊相伴的一些伟大的东西可能也没了,因为一些创意就是在发呆中诞生的,“在无聊的时候你会想到原来从没有想过的问题。我觉得大家减少点屏幕上的时间给文字,同时每天给自己一段放空和发呆的时光。”

陈文茜的树不在了 陈文茜:树不在了 怎么办

青春是年轻人最大的财富

在活动现场,有读者提问陈文茜,年轻人在面对现实与追求梦想的两难境地时,应该怎样去选择?

陈文茜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年轻人不应该想到"现实"这个事。年轻人最大的财富,是你们离棺材很远,而我离棺材很近。”她以自己为例,说自己50多岁的时候,想到法国普罗旺斯学习西方文明里自己不太熟悉的一种文化,甚至她都开始让人家帮忙留意普罗旺斯的地产,但就在这个时候她生了很严重的病,右脸完全残废,只能去美国开刀和养病,最终没有去成普罗旺斯。

在陈文茜看来,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青春就是他最大的财富。她说自己年轻时每个月换一个工作,不是为了跳槽,是为了不断尝试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工作。“青春是我的财富,因此我可以学习很多事情,等它积累到一定阶段,这些东西都变成我的资产。没有一样财富比青春更好,它像一张空白的纸,你填什么都可以。我现在都填满了,而且是皱皱的。”现在的陈文茜坦诚,自己已经必须跟健康妥协了。

虽然觉得自己青春不再,但陈文茜依旧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梦想和精彩。“我永远有梦想,即使现在的年龄,也不会重复之前的工作。当一份工作做了十多年了,我会开始转换,开始改变。”陈文茜为自己规划的下一份职业是离开台湾,然后做影视幕后,“我觉得自己是不错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脚本的撰写者,我要回到自己创作的路。”之所以要离开台湾,是因为她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达到一个新的市场的高点。

有意思的是,虽然她已经规划得如此清晰,但还不确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而能决定这个时间的是她的狗,“我必须要陪伴它们,等它们都走了,我才可以离开台湾。”

作家简介

陈文茜,台湾地区知名媒体人、社会评论家,被李敖称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1998年,陈文茜被《亚洲周刊》英文版评选为全亚洲25位“创造趋势人物”之一。退出政坛后从事主持和写作,并依旧延续她自信敢言、鲜明犀利的风格。除了在港台地区主持《解码陈文茜》《文茜的世界财经周报》等多档热播节目外,她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4套《海峡两岸》节目的特约嘉宾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