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怎么死的 李海泉 | 求死之路:安乐死、精神死亡及其他

2019-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某诗人获奖数十万.我立马想到:"鲁迅,矛盾,闻一多,陈子昂如果知道,以他们成就命名的文学奖,都颁给了你们这些作协主席,诗歌理事,国家大刊的主编等腌杂小人,他们肯定会拿刀捅死你们.甚至,等着你们下地狱,问一问你们到底写了什么东西,拿出来给人家看看".李海泉怎么死的 李海泉 | 求死之路:安乐死.精神死亡及其他我当然觉得这些人是该死的,这个世上大多数恶人本该早死,却得享天年,而很多好人却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还有人因命运的不幸,忍受病痛的折磨,身体器官逐渐衰弱,使得自己曾驾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某诗人获奖数十万。我立马想到:“鲁迅,矛盾,闻一多,陈子昂如果知道,以他们成就命名的文学奖,都颁给了你们这些作协主席,诗歌理事,国家大刊的主编等腌杂小人,他们肯定会拿刀捅死你们。甚至,等着你们下地狱,问一问你们到底写了什么东西,拿出来给人家看看”。

李海泉怎么死的 李海泉 | 求死之路:安乐死、精神死亡及其他

我当然觉得这些人是该死的,这个世上大多数恶人本该早死,却得享天年,而很多好人却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还有人因命运的不幸,忍受病痛的折磨,身体器官逐渐衰弱,使得自己曾驾驭的思想背叛自己的理智,从而沦为形式走肉。

李海泉怎么死的 李海泉 | 求死之路:安乐死、精神死亡及其他

曾在别人送我的一本《传道书》中,看到大智者所罗门说过的一句话: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起初我把他告诫后人的这句话理解为:人到死的时候就该从容去死,不必贪图苟活,而应遵从天意,视死如归。

李海泉怎么死的 李海泉 | 求死之路:安乐死、精神死亡及其他

可当有天,我亲自经历身边的亲人因患癌症,最后被活活饿死这一不忍直视的惨状来看,上述那句话有很多怀疑之处,比如,“寿数尽时再去死”,可是怎么能判断人的“寿数尽时”呢?

因此我想到,如果有天同样的病魔袭击我的身体,瘫痪在床时。我宁愿自杀或者选择其他方式的安乐死。因为我誓死不愿成为他人的累赘,让一副臭皮囊无尊严地苟活。我想和我有同样心理特征的人,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规律:就是始终相信,与其痛苦绝望地苟活,不如快活而欣慰地死去。这也是一种对天意的遵从。

有“深暗生死”之称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在2012年执导的新作《爱》(Amour)中,冷峻而深入的诠释了“死神如何运行期间,人至老境的爱的变异”。影片讲述了一对年已八旬的退休音乐教师夫妇,因患严重疾病,不得不面对死亡与爱的残酷现实的影片。

特别要说明的是:电影中的老夫妇是音乐教师,这个身份很重要,表明与其身份相随的高雅品味和端庄的举止,自信、敏感、庄重、尊贵,是老夫妇一贯的对外形象。还有一点是,影片的两位主演都是法国昔日的著名影星——81岁的让-路易.

特兰蒂尼和85岁的埃玛妞.丽娃,而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此时已是迈入70岁的“古稀之年”。三人年龄叠加已超过210岁,由他们来探讨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堪称身逢其时。

世上最痛苦的是,当一个人面对死亡时,身边还有一个人忠诚地爱着她,最后由这种爱产生绝望的表达。有着如此美丽外表的安妮,终于有天在病魔的袭扰下,与之前的自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为她的中风,后来被检查出动脉拴塞,手术失败后很快就半身不遂瘫痪在床。

而她的丈夫乔治一直悉心照顾爱妻,其周到细致,连平时鲜有来往的邻居都为之感动。然而,所有的劳碌和忠心,都无法换来妻子康复的盼望。相反,病魔越来越强大,不仅侵蚀和剥夺了她肌肤的抵抗力,连人的基本行为能力,语言能力,乃至思想与记忆都被剥夺了。更残酷的一点是:人的尊严和尊重也被一点点的蚕食,直到最后被彻底的消灭。

在安妮瘫痪还有一点思维能力时,她已经无法忍受自己行尸走肉的形象,几度拒绝进食,饮水。这个曾经优雅高贵为人师表的美人。现在不得不依靠他人的扶住,双目浑浊,口齿含混,皮肤生疮,老发剥落,大小便也完全不能自理。

一生渴望给他人带来美丽和幸福,最后却给世界留下了苦不堪言的浑浊,即使是绝代佳人也无法阻止臭皮囊所带来的无尽麻烦。与此同时,在妻子饱受病痛折磨之时,乔治也无能无力,最后他对妻子的爱变成了一种绝望的表达,即用枕头闷死了安妮。

安妮死后,我猜到乔治对她的爱有两种:一种是勇敢地活着,把妻子的死寄托在自己的生上。另一种是共同赴死,面对冰冷的睡眠。乔治选择了后者:他买了妻子喜欢的鲜花,将花束仔细裁剪好,散放在妻子的尸体旁,把所有的门窗盯死,打开煤气罐,然后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我认为安妮在自己可以思考之前,也希望用尽早的死亡来维护生命的尊严,因为当身体的器官出现衰亡,人的理智一定会反叛自己之前的愿望,往往呈现的是一种卑微的哀怜,一种心灵煎熬下的无奈。如果这样,我宁愿在清醒之时作出决定,选择有尊严无牵挂的死去。

这世上还有一种死法:渴望活的人被迫赴死,而想死的人却被迫苟延残喘地活。令人惊奇的是,当一个人想死的时候,身后却有一帮人不想让你死。他们把活的观念强加给死的那个人,拼命地让你活,以为这样就可以秉承对他人的爱。殊不知,对死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最残酷的煎熬。

电影《深海长眠》就是一部最好的“活得不耐烦”的求死电影杰作。这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电影,根据雷蒙.桑佩德罗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主人公雷蒙在一次潜海游泳中意外中伤颈部,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一位仪表堂堂的帅哥卧病在床。

因为曾经在死亡的刹那间目击过生命的瑰丽,他一直幻想昔日的梦境再一次出现,所以,在雷蒙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寻死的渴望。一是他难以忍受病痛的疾苦;二是他无法自理的生活给父亲,哥哥,嫂子,侄子带来了麻烦。

可话又说回来了,在他瘫痪的三十年里,雷蒙就没有一次是寻死成功的吗?或者说,难道就没有一个比安乐死更好的死亡方法吗?如果一个人决意要死,就不能实现一次吗?当然不能,因为他完全不能自理,除了说话,脸部表情之外。

没有人成全雷蒙自杀,所有人都帮雷蒙过的如何更加幸福。他渴望从容乐观地死,而爱他人却千方百计地让他活。我认为原因有两种,一是他们对死亡的天然恐惧,那无人活着归来的地方,是一个彻底虚空的所在,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惧怕,就是来自社会的谴责和电影中繁琐的法律。所以想要死亡的人只有一种死亡的可能,那就是“精神死亡”。

在迈克尔.哈内克的《爱》里,安妮能获得乔治真正给予的爱。而在《深海长眠》里雷蒙却无法获得。他身上所获得的爱是一种牺牲,同时又宰割着相爱的对方。比如,里面被遗弃的女播音员,遭遇到的是爱而不能的尴尬:她爱雷蒙,期待与他共享肉体之欢,但雷蒙真正需要的爱是帮助他自杀。

《深海长眠》里雷蒙对前来的女律师胡利亚心生爱欲。当有天胡利亚读到雷蒙写的文采斐然的诗句时,心里萌生了对这位已瘫痪在床的昔日帅哥的爱。躺在床上的雷蒙也幻想到胡利亚在海边散步,他慢慢坐起来,走到地上,把床移开,以走廊做跑道,借助于惯性的飞翔,像一只自由的鸟儿,飞过丛林、大河、鲜花、田野,在金色的沙滩上与胡利亚激情相吻。

而有天当胡利亚帮雷蒙出版他的作品《地狱来信》后,却违背了当初的诺言:等书出来的那天,和他一起赴死。这件事令雷蒙伤心欲绝,在主题曲《黑影》的渲染下,一下子将那种人性的绝望推到了高潮。

我无法理解人类之间到底有没有,超越肉体到精神的爱,由爱的终极说到死亡的终极,会不会也存在着死亡的至高境界。那些防不胜防的意外和恐怖的病魔,随时潜伏在众生的周围。我没有经历死亡,只是看到过别人的死亡,那种死亡来临和介于死亡之间的感觉,我还没有体验过。

人会不会长死不生?是不是死亡就意味着走向新生?在那冥冥注定的忘川江水里,是否有一种永恒存在的生命之泉?这一切我的肉眼凡胎都无法参透。对混沌宇宙中的死亡,我真的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