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寄情革命的美术人生

2019-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何香凝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此乃众所周知的事,而对她同时也是杰出绘画艺术大师之一面,则甚少有人论及.而最早主张她改学绘画的,就是孙中山.本文记述了这段史实,并从画家的角度全景描述了画坛女大师何香凝的美术生涯:从留学日本期间的1909年学习绘画起,到病逝前两年之1970年92岁时停止作画,画笔一直是这位享誉画坛女画家手中的革命武器,这使其成为近现代中国第一位以画服务于民主革命斗争的美术家.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寄情革命的美术人生何香凝60多年绘画生涯所创作的画作,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宝库增添了不少佳作

何香凝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此乃众所周知的事,而对她同时也是杰出绘画艺术大师之一面,则甚少有人论及。而最早主张她改学绘画的,就是孙中山。

本文记述了这段史实,并从画家的角度全景描述了画坛女大师何香凝的美术生涯:从留学日本期间的1909年学习绘画起,到病逝前两年之1970年92岁时停止作画,画笔一直是这位享誉画坛女画家手中的革命武器,这使其成为近现代中国第一位以画服务于民主革命斗争的美术家。

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寄情革命的美术人生

何香凝60多年绘画生涯所创作的画作,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宝库增添了不少佳作与珍品,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期间革命政治风云之变幻,及自己当时多姿多彩的人生战斗历程。

20世纪初年,清末推行的“新政”引发了一股留学热潮:国内的青年学子和有志之士为寻求新知与真理,纷纷东渡日本国留学。何香凝也于1903年4月继丈夫廖仲恺之后赴东洋求学。

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寄情革命的美术人生

她先后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和东京目白女子大学教育部博物科就读,并于1909年4月考入了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日本画高等科,专攻学习绘画。其在该校学习期间,除跟美术老师端管子川学绘山水、花卉外,还每星期两次到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家里学绘狮、虎等动物及日本画,直至1911年春顺利毕业。

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寄情革命的美术人生

前期:留学扶桑习美术

何香凝最后改习美术绘画的原因,如廖承志所说:我妈妈学画的“问题是由当时孙中山提出的。孙中山要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等,因而需要有人搞图案,把它画出来。我母亲为此进了日本东京上野的美术学校;同时我父亲也怂恿她好好去学绘画,她就真正地……画起画来了。”

何香凝60多年的绘画生涯,从素材及画风来看,她作画虽大致可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但其“美术作品充满斗争激情,洋溢着浩然正气”,则前后始终如一。

从1909年初学绘画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10年间,是何香凝美术生涯的前期。这期间,她和丈夫廖仲恺为缔建与捍卫共和民国,追随孙中山辗转于东京、广州、上海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只能抽空挥毫作画,“参加过几种武装起义军旗的设计,还自己把它绣出来”。

她早期喜爱画狮、画虎,实是以画寄情,“中国各族人民应如睡狮之觉醒,如猛虎之雄伟”;其以“平生的血气和风骨化作狮子吼”,“用醒狮昂首寄寓她振兴中华的心思……寓意殊深”。

中期:爱憎分明跃纸上

上世纪20年代初到抗战胜利这20多年时间,是何香凝美术生涯的中期。

这一时期,她留下了其不屈不挠地进行艰苦奋斗之革命历史痕迹:在上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讨平桂系军阀陆荣廷时,她曾以广州“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总干事的名义,作画义卖以充军实;其1928年初在南京拜谒过即将竣工的中山陵后,即同陈树人、经亨颐合作绘了一幅“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以表达他们继承孙中山革命事业而不与南京政府同流合污的决心,并辞去了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1929年秋,为了给“仲恺农工学校筹款”和宣扬祖国优秀文化,何香凝曾携带画作“到南洋马来亚、菲律宾等地出卖”,并一度漂泊到法国“客居巴黎郊外约二年,以写画自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马上归国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先在沪上开办书画义卖会,“鬻所写画,得钱在上海设立短期妇女救护班……以培养战时救护人材,为抗日救伤服务”;后又扶病抵南京,与经亨颐等合办“书画会”,以“义卖画展得款捐赠给抗日义勇军将士”。

在抗战的年代里,何香凝一方面以画“寒冬开花、傲雪芬芳”的植物,未“排遣胸中愤气”,及“表示在蒋介石政府的凛冽寒风下抗拒不屈”之志节,另方面则通过画松、梅、菊、竹等之傲霜斗雪,来颂扬在南京政府白色恐怖下坚持正义斗争的革命者,及在日寇入侵面前奋勇抗战之爱国者。她这一时期的另一绘画主题是描画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表达自己痛惜山河破碎的真挚爱国情怀,及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丧失大片国土的无比愤慨。

后期:豪放硬朗昭百代

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抗战胜利到70年代初这20多年间,是何香凝美术生涯的后期。

这是祖国由黑暗走向光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及她作为国家领导人之一,在五星红旗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期,画风一改过去的悲愤,而变为豪放硬朗。“这个画风一直维持到……她九十岁以后”。

1960年8月,她以82岁高龄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这正是全国美术界对其绘画大师地位的充分肯定。

何香凝后期的美术作品绝大部分是彩色的,整个画面给人以清新、开朗、明快和生机勃勃的美感;其这时的作画技巧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境界,使画作真正做到了高政治水准与高艺术水平两者的完美结合。不少画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几乎每幅画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借画来表达崇高的意境精神与抒发革命之情怀。下面谨举几例说明之:

1946年12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60寿辰。何香凝在向朱总司令祝寿时,“敬贺一枝梅”并题诗一首,以此来表达她对中共领导人的尊敬之意,及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

1950年11月,郭沫若率中国代表团赴波兰华沙出席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时,何香凝与齐白石等合绘了一幅“和平颂”画赠给会议,以表达新中国人民渴望和热爱世界和平的忠诚愿望。

1951年4月初,她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猛虎图”,要儿子廖承志带去朝鲜送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以表达其对党中央抗美援朝决策的坚决拥护,及其对人民志愿军将士虎虎生威战斗精神的颂扬;1953年7月底朝鲜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她闻捷又乘兴作了一幅“喜鹊报喜图”,以表达其对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欢悦心情,及对志愿军将士凯旋的热烈欢迎。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1961年6月,何香凝饱含政治热忱绘就了巨幅彩色画《万古长青图》,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的生日贺礼,以表达其对党的无比热爱、信赖和敬仰之情!为了表示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敬与爱戴,她还决定要给他们每人赠送一张画。

平时,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谢觉哉、陈毅、郭沫若、沈钧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常为何香凝的画作题签,这更使她的这些画品增加了历史文物价值,从而使其画作成了当代中国美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

赵朴初先生在1979年初参观过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何香凝遗作展”后,曾称颂其画作的历史价值说:“其画如其人,可以昭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