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水溶解的黄金现实中有办法还原(2)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电影或电视剧遇上"科学死理性派","这是作品的艺术手法"之类的解释从来都是无用功.在果壳网中,与电影中王水溶金这一情节"过不去"的人不止一位.质疑多集中于两点,一是王水从何而来;二是溶掉8吨黄金需要多少王水.电影<黄金大劫案>发生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彼时的中国遭受日本的入侵,民不聊生.在当时情况下,一个街头小混混,要找到配成王水的硝酸和盐酸,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查看硝酸在中国的历史可以得知,第一家生产硝酸的企业,是1935年在中

当电影或电视剧遇上“科学死理性派”,“这是作品的艺术手法”之类的解释从来都是无用功。在果壳网中,与电影中王水溶金这一情节“过不去”的人不止一位。质疑多集中于两点,一是王水从何而来;二是溶掉8吨黄金需要多少王水。

电影《黄金大劫案》发生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彼时的中国遭受日本的入侵,民不聊生。在当时情况下,一个街头小混混,要找到配成王水的硝酸和盐酸,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查看硝酸在中国的历史可以得知,第一家生产硝酸的企业,是1935年在中国化学家侯德榜领导下建成的永利宁厂,直到1937年2月企业才生产出硝酸,但开工不到半年就因为战争停产。由于硝酸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日方多次威逼永利宁厂与其合作,均遭侯德榜拒绝,因此工厂遭日机轰炸而停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硝酸作为重要的军用物资,个人购买着实有难度。即便是现在,硝酸也在危险化学品之列,受公安部门管制。

“那时的大侠们,恐怕只有买进口货了,但这玩意的运输十分不便,千里迢迢运到国内,价钱一定很贵吧。而且硝酸可以用来生产硝化纤维、硝酸甘油等重要的军用物资,因此被各国普遍视为战略物资,个人要购买这么多硝酸一定会被怀疑,总不能说:"哦,我买来洗厕所"的吧?”果壳网上“馒头老妖”的质疑,让人开心之余,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馒头老妖”,真名陈晟,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在果壳网上他的标签是“灵异文学爱好者,伪科学研究者”。陈晟告诉记者,在看完《黄金大劫案》的第二天,他就在果壳网上发表了题为《黄金大劫案之王水溶金最佳解决方案》的帖子。

溶化8吨黄金,到底需要多少王水呢?陈晟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化学计量比看,每溶掉1克黄金,大约需要1.72毫升盐酸和0.57毫升硝酸,也就是大概2.86克王水。因此,溶掉这8吨黄金,从理论上说约22.9吨王水就够了,考虑到还有一些王水会被金库的墙壁、地板给消耗掉,大侠们准备个25吨王水是比较保险的。”果壳网另一作者“余悠”算出的结果则更多:“随着反应的进行,王水中氯离子浓度会快速降低,在不考虑挥发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反应进行到最后,溶液仍有较高浓度,保守估计实际王水用量在40吨-50吨左右。”

针对这一问题,东南大学一位化学老师的计算结果是,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溶掉8吨黄金所需的王水在20吨左右,这与陈晟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个运输量,对于现代的油罐车而言是绰绰有余的,但当时的卡车有没有这么强劲的马力就不好说了”,电影中那辆油罐车的载重量到底是多少呢?导演宁浩可能不屑于回答这样的问题,大概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太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