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归有光结缘仙华山

2019-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文章在当时享有盛誉,宁海方孝孺就一直追随他.等到进入明中期,又一文学大家因仰慕宋濂而与浦江结缘,两次来游峰秀林幽的仙华山,他就是<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归有光结缘仙华山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自幼聪颖,九岁即能文,然而寒窗苦读仕途不利,到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以后连续八次不第,快到六十岁才考中进士.我推测,归有光两次来游浦江仙华山,既有科场失

作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文章在当时享有盛誉,宁海方孝孺就一直追随他。等到进入明中期,又一文学大家因仰慕宋濂而与浦江结缘,两次来游峰秀林幽的仙华山,他就是《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归有光结缘仙华山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自幼聪颖,九岁即能文,然而寒窗苦读仕途不利,到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以后连续八次不第,快到六十岁才考中进士。我推测,归有光两次来游浦江仙华山,既有科场失利想借山水排遣苦闷的因素,也有对文章大家宋濂的朝圣心理。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归有光结缘仙华山

嘉靖十一年(1532)春,归有光第一次来到“浦邑之仙华登高望远,感慨沉吟”,邂逅“带犬马,携酒与鱼,猎于此山下”的一老者。归有光见他“状貌之不凡,器识之深远”,便主动上前结识,主客相谈甚欢,一时云开日出,归有光心中的科场郁闷一扫而光。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而是人称万山翁的张永逯——其父张叔悬为七里张姓始祖、龙溪张氏后裔。万山翁身处“巨室豪门,奕世富贵”,却富而不忘怜贫,孝友好施,“每当岁之春,则发谷以周贫乏,而颂扬者相盈于道路”。

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盛世逸士,彼此之间谈笑风生相见恨晚,热情好客的张永逯邀归有光在杨塘庄家馆盘桓停留一个多月,两人几成忘年之交。归有光也专门为张永逯的父亲张叔悬写了墓志铭,其墓就在今仙华街道十里亭仙里村。二十多年后,即嘉靖三十六年(1557)的春天,归有光重游仙华山,发现张永逯早已谢世,遂为他写了序赞,这便是保留至今的《万山逸士记》。

在文章方面,归有光十分推崇浦江宋濂,认为宋濂开一代风气之先,往上甚至可以与唐宋诸大家匹敌。读过宋濂的文章,才体会到文章是不可以随便写的。可是到了嘉靖之后,人们几乎不知道还有宋濂这样的文章大家,只是凭借盛名奔走天下,所写文章看似雍容大度,实际上华而不实言之无物。

针对此,归有光举起唐宋古文大旗,全力抵制社会上流行的台阁体。他自己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散文作品,体裁大部分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等,文风朴实,感情真挚。

其名篇《项脊轩志》,通过对百年老屋项脊轩几经兴废的描写,穿插对祖母、母亲、妻子的美好回忆,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深切感触,读来令人扼腕。另有叙写婢女的《寒花葬志》,虽仅淡淡百余字,却高度凝练,极具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