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的人格分析 心灵捕手的主角有哪些人格障碍?

2019-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先,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无论是治疗过程,还是对主人公威尔的内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实.威尔和西恩的扮演者也有极佳的表演.凭借这些因素,这部影片获得了1998年奥斯卡奖的最佳配角奖(给西恩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和最佳编剧奖(给威尔的扮演者马特·戴蒙和查克的扮演者本·阿弗莱克),并获得了其他多项大奖心灵捕手的人格分析 心灵捕手的主角有哪些人格障碍?这部电影我认为重点刻画了关系.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而在关系

首先,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无论是治疗过程,还是对主人公威尔的内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实。威尔和西恩的扮演者也有极佳的表演。凭借这些因素,这部影片获得了1998年奥斯卡奖的最佳配角奖(给西恩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和最佳编剧奖(给威尔的扮演者马特·戴蒙和查克的扮演者本·阿弗莱克),并获得了其他多项大奖

心灵捕手的人格分析 心灵捕手的主角有哪些人格障碍?

这部电影我认为重点刻画了关系。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

而在关系中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值得去推敲

分三点来说:

心灵捕手的人格分析 心灵捕手的主角有哪些人格障碍?

一,威尔与心理医生西恩的关系

在接连赶跑五名心理医生后,威尔想以同样的手段来刺激西恩,结果西恩被激怒,并且掐着威尔的脖子警告他:若再有冒犯会杀了他

威尔第一次感到震惊,以前,他戏弄那些心理医生时,他们先是惊惶,接着是掩饰自己的愤怒,而后拒绝继续给他做治疗。但西恩不一样,他也被刺痛,但他直接表达愤怒。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应继续给他做治疗

心灵捕手的人格分析 心灵捕手的主角有哪些人格障碍?

注意: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即我们是否选择看到对方的黑暗,当黑暗被看到,就会转变成光明,转变成生的能量,爱的能量。而爱是一切沟通与关系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因此,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

这时,如果那个人中招了,真的在我们表现“好我”时而与我们亲近,并在我们表现出“坏我”时结束了与我们的关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逻辑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每当遇到一个危机事件,我们都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逻辑,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僵化

而西恩帮助威尔明白:他可以不必对那个逻辑那么执着,也就是说,他的“好我”并不一定会促进关系,而他的“坏我”也并不一定会疏远关系

而对于威尔来说,他的逻辑就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每当他展现天才的一面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

之前那五名心理医生其实都中了威尔这个“天才”的招

威尔也第一次发现,原来真诚地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

在他们的第二次碰面中,西恩对他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恩明白,威尔所表现出的“小聪明”,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世界直接建立关系

西恩继续说:“不要以为,我了解你,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但那不是真正的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

西恩的这番话我想是令威尔感到震撼的,最终选择继续交流下去,这是个信号,意味着威尔愿意做出一些改变

二,威尔与女友史凯兰的关系

西恩问威尔,在恋爱吗?威尔回答说有,但他有点不敢继续进行下去。“为什么?”西恩问。威尔回答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

西恩说:“或许是你认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坏…这是极好的哲学,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人。”

这是无数人在恋爱时会犹疑的原因。看起来,我们是认为对方太完美了,所以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

恋爱关系,是比治疗关系更为深层的关系。既然威尔不敢与心理医生建立关系,那么他更没有勇气去和自己所爱的女孩建立真正的关系。或者说,这是更为艰难的挑战

威尔一直不相信史凯兰爱自己,史凯兰的很多话,他都解释为,史凯兰并不是真心爱他

譬如,史凯兰对他说,“有机化学对你这种人没用”。威尔立即敏感地问,他“这种人”是什么人

再如,他几次对史凯兰暗示,他怀疑自己只是史凯兰的一个玩具,一个过渡性的男朋友,他的天才、贫穷和传奇会给史凯兰的生命添加一些色彩,但史凯兰作为一个富家女,早晚会抛弃他,而最终还是会嫁给一个成功人士

这种逻辑,我称之为“意象”

“意象”很深的人往往都会有人格分裂的迹象,影片主人公威尔的世界就是分裂的,当然,世界的分裂源于内心的分裂

在我接触的绝大多数咨询者中,“意象”始终困扰并折磨着他们

在亲密关系中尤为突出,比如:“我觉得他/她不爱我了”、“我欣赏XXX的特征,而他/她总做不好”、“我无法接受他/她背叛我,因为我觉得对方是一个XXX的人”、“我的孩子应该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我的朋友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我无法接受”、“我应该成为XXX样的人”……

发现了吗?每个人都先入为主,把那个人幻想成自己需要的某种样子,而不是真正的去了解,真实的去面对,他们不能接受的不是对方的变化,而是自我“意象”的破灭以及自我欺骗后的真实

往往就是,当“意象”伴随我们的人生到达一个高潮时,也就迅速跌到了低谷

这样强烈的反差,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承受的,于是各种情绪随之而来,而我一直在说,情绪是心理障碍的头号杀手。甚至会导致自我毁灭

威尔拒绝与史凯兰同去加州,这伤害了史凯兰,她说:“如果你不爱我就该告诉我,你如果不爱我,我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听了史凯兰这番话,威尔立即说,我不爱你。

听到这句话,13岁时失去了父母双亲的史凯兰再一次痛得弯下了腰,而威尔也走了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意象”看对方,结果就是,越爱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我们就越强化自己的“意象”,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此时对方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了。我们绝大数人其实都是在与自己的“想象”相处

而史凯兰的“意象”就是,希望威尔跟自己去加州,以此证明他是爱她的

于是,在第一次爱到最深处的时候,他们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危机。这本质是他们各自坚守“意象”的结果

三,威尔与朋友的关系

在威尔内心的争斗到达高峰时(是固守自己的“意象”,还是接纳真实的状态)死党查克出现了。在建筑工地上休息时,威尔说,他觉得整天这样做体力活也不错,他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未来一起玩耍和生活

没料到,查克却对他说:“如果我们50岁时,你还和我在一起,我会杀死你!”

这一刻威尔是震惊的,甚至超过了与西恩相处时的震惊,因为他最后的“意象”也破灭了

查克告诉他,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只有10秒,就是每天他去威尔家接他出来时。每次,他都想象,这次见不到威尔了,那意味着威尔到了能施展他的才华的地方。然而,每次他都能见到威尔开门,这种幸福感便消失了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看上去,我们每个人都限制了自己,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痛苦中。但是,我们之所以陷在这种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是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痛苦其实有着极大的好处。

我们之所以离不开痛苦,是因为舍不得这其中的好处

威尔之所以自甘堕落,之所以浪费才华,无比重要的原因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友谊,而他和查克等3名死党的友谊,是他多年以来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支持

最后,正是以上这些关系,最终让威尔的“意象”逐个破灭,不破不立,而他的人格在这些关系中逐渐被照亮,可以说威尔是非常幸运的

当然,电影终究只是电影,有太多的戏剧性色彩。威尔之所以这么幸运是因为导演给了这个角色太多的支持性因素,譬如他的天分、爱情、卓越的心理医生和极讲义气的死党。这些因素缺失任何一个,结局可能都不是这样。而在现实生活中,同时获得这些因素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查克的那番话,我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到

所以,现实中的我们若真想有所改变,需要比威尔拿出更多更多以及更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