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报冤赵氏孤儿 独家专访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团队

2018-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概念"是二十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留下的最宝贵文化财富.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次提出"中国概念".今年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由华人导演陈士争执导的音乐剧场<赵氏孤儿>这部带有中国元素.不同表达的戏剧音乐作品将带来"中国概念"新的升级.冤报冤赵氏孤儿 独家专访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团队小记者李帅.姜雨佳贝.王家怡.吴张君宇.马乐遥.王翌玄.寇宸菲.韩林芮.朱俊骐在音乐节上采访了该剧的导演陈士争和作曲Steph

“中国概念”是二十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留下的最宝贵文化财富。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次提出“中国概念”。

今年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由华人导演陈士争执导的音乐剧场《赵氏孤儿》这部带有中国元素、不同表达的戏剧音乐作品将带来“中国概念”新的升级。

冤报冤赵氏孤儿 独家专访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团队

小记者李帅、姜雨佳贝、王家怡、吴张君宇、马乐遥、王翌玄、寇宸菲、韩林芮、朱俊骐在音乐节上采访了该剧的导演陈士争和作曲Stephin Merritt,来和我们一起,了解更多背后的创作故事。

小记者采访音频回顾

小记者采访手记

冤报冤赵氏孤儿 独家专访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团队

小记者 吴张君宇:

小记者 姜雨佳贝:

“《赵氏孤儿》是中国的一部经典悲剧,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左传》和《史记》也均有记载。后纪君祥创作的元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也是人们对赵氏孤儿的最多的印象。而在2018年10月14日晚上,一场不一样的《赵氏孤儿》在保利剧院进行了演出。

冤报冤赵氏孤儿 独家专访音乐剧《赵氏孤儿》主创团队

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无问中西”姐妹篇《赵氏孤儿》由导演陈士争执导,纽约作家格林斯潘执笔改编剧本,作曲家谱写音乐。不同于中国京剧或西方的音乐剧,这部《赵氏孤儿》没有传统的中国服饰,没有多余的舞台布景,没有用中国的古典乐器,大胆的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故事中加入摇滚,用一种既不中式也不西式的表演形式来进行演出,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当时让没有让斯蒂芬加入中国的乐器,就是不想带中国的声音来,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的都是一个新的东西,没有穿水袖,没有去吊眉,扎辫子,都是一个新的形象,但是所讲的故事,它是一个很老的故事。”这是对于这一部中西结合的剧,陈导自己的介绍。

《赵氏孤儿》中舞台的布置和服饰也非常的巧妙,在舞台上有一大块白布,在它的四周围绕这红色的颜料。陈导说:“红色的颜料就代表赵氏一家三百口人被暗杀的色彩,所有的人都需要走过这滩血,才能上去表演,上台的人在白台子上面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然后这些人都会死去,留下来的就是他们的足迹。

”陈导将这部剧表现的很美,或许有很多人还不能适应这种中西结合的表演方式,但是在未来,我们的文化将会推广向世界,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奏响艺术的新篇章。”

小记者 王家怡:

“王家怡:《赵氏孤儿》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戏剧,这个剧已经被中国导演无数次的搬上舞台以及荧屏,这次亚洲首演,当这个剧以“中西合璧”的全新形式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时,您对中国观众接受程度的预期是怎样的?

导演陈士争:只要是大家看懂了,我就会很高兴。你要是觉得这个形式还挺好玩儿的,这样就可以了。这样深刻的故事能够让大家很容易的接受,我觉得这个形式应该是很简单的,把一个很深的东西讲进去,这个像包装一样的,这个壳不用做的太花哨。大家能够看进去,看进去以后,这个东西会让你感觉到这个故事的内涵和人物的感情。”

小记者 王翌玄:

“王翌玄:您有中国三部曲《赵氏孤儿》、《桃花扇》、《六月雪》,您为什么选了《赵氏孤儿》作为这次的首演?

导演陈士争:《赵氏孤儿》是最早排的,很成熟。也是最方便移动演出的,只有六位演员,五位乐手,所以这次的音乐节就选择了《赵氏孤儿》。

导演最后离开的时候还和每位小记者都握了手,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