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时间 西安事变25年后 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送去十六字
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天主教堂第一次会面。同年年底,张学良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周恩来等人作为中共代表应邀到西安。如果算上4月9日的首次会见,周恩来和张学良在一起共事只有九天时间。然而, 二人结下的友谊却长达半个多世纪。

后来,张学良在被囚于浙江奉化溪口和贵州息烽时,都曾冒着极大的风险给周恩来亲笔写信。信中他高度评价了周恩来为解决东北军“二二”事件(东北军“少壮派”枪杀王以哲)所作的努力和抗战胜利后的奔走谈判。两封信分别是由旧部袍泽何柱国和莫德惠转交的。对此周恩来一直怀念在心。

1961年12月12日晚上,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有张学良亲友旧部等参加的宴会,以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周恩来在这次会上即席讲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与张学良交往往事,与会者无不潸然泪下。特别是张学良的两个弟弟张学铭、张学思。更是泣不成声。周恩来也触景生情,用毛笔在一张不大的白宣纸上写下了16个字寄语张学良:

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周恩来写了这封无头无尾的信之后,就考虑让谁转到台湾,并能安全地送到张学良手中。最后中央统战部找到了朱湄筠女士。朱湄筠的父亲朱启钤当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内务总长,还兼过代理国务总理。当时朱启钤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在生活等多方面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她上听说,就满口答应下来。她把周恩来的信和张学铭、张学思写给张学良的信一起小心翼翼地密封到一只精致的糖果盒内,然后从香港申请赴台探亲。
1962年10月10日,朱湄筠托宋美龄的大管家、张学良的好友黄仁霖, 将三封信转交给当时住在台北董显光家中的张学良。董显光曾当过台湾的“驻美大使”,也是张学良的基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