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和郭文贵 郭文贵要求和胡舒立 “公开对话”澄清事实
从目前的舆论架势看,郭文贵与胡舒立势同水火,彼此尖锐对立。不过,目前可以确定的是,2011年前后,郭与胡的关系非同一般。
3月31日,财佬公众号发布一篇题为《从2011年首都机场转让民族证券股权两篇报道看彼时胡舒立郭文贵李友的关系》的文章,该文披露了《经济观察报》和《新世纪》周刊在2011年关于民族证券股权转让一事的报道,这两篇报道记载了2011年郭文贵受让民族证券股权遇到麻烦时,是胡舒立财新网出力为其正名,使郭文贵顺利接手国有资产。
该事件过程简略如下:
2011年1月17日,经济观察报刊登一篇题为《民族证券股权转让疑窦:高门槛与18亿元估值落差》的报道,该报道认为,首都机场集团所持有的民族证券61.25%的国有股权将以16亿元转让给政泉置业,市净率仅达1.29倍,同一年前以2.75倍市净率受让6.81%股权给政泉置业相比,估值过低。若按2.75倍市净率估算,此次国有资产低估达18亿元。
这篇报道刊出之后影响很大,北京证监局暂停了审批。1月29日,胡舒立财新网旗下《新世纪》周刊刊登一篇题为《民族证券低价转让首都机场一参一控达标》的报道,花了大篇幅解释了为什么民族证券定价低的合理性,尤其是让原股东,首都机场人士来为低价正名,“有很多债务是看不到的,这可能就是定价低的原因”。
紧接着,2011年4月,郭文贵顺利办理了民族证券控股权的受让手续。
同样是2011年,胡舒立财新网也为李友顺利接手国有资产正名。
新浪网专栏作者、野马财经新媒体平台创始人、原《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政治政策总监、编委,李晓晔3月31日撰文指出:
【2011年,《第一财经日报》8个整版揭开了李友等方正集团高管多年来通过郑州航院的同学、亲戚以深圳康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暗中操控这家上市公司的盖子,质疑这是一场侵吞国有资产的灰色私有化。
但同年12月,财新传媒刊发封面文章《方正改制考》,以北大对改制是满意的、数字说明一切、业绩是最好的答复为方正改制正名。
这一报道与财新以往的揭黑风格完全不同,与后来的《达芬奇案中案》等报道一道,被同行称为开创了‘翻案报道’模式。】
可能正是由于以上的渊源,胡郭纠纷爆发后,除了与胡舒立关系密切的财经系、财新系私家军一边倒地支持胡舒立以外,大部分民间舆论都将郭胡矛盾视为“黑咬黑”、“黑吃黑”。
由于胡舒立自身的自由派标签,也引发相当多的国家利益派对其“卖国”、“为外资牟利”的质疑。
中国神秘商人郭文贵昨天表示,他"欢迎"财新传媒报警和对他的指控,但他要求和财新传媒负责人胡舒立"公开对话",用证据澄清事实。
郭文贵通过其微信账号回答本报的提问说,他目前在美国治疗腿病,但"要回去(回到中国)随时可以回去"。他认为,财新传媒和胡舒立向警方报案是转移焦点,是想避开与他进行公开对话。
中国知名媒体人胡舒立领导的财新网等媒体近期发表系列长篇报道,揭露曾在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74位的郭文贵的发家史。报道指郭文贵是北京政泉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商关系网,通过官商勾结攫取不义之财。其中,郭文贵曾与国家安全部前副部长马建联手,动用国安技术手段窃听并抓住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的腐败证据,导致刘志华落马,使郭文贵得以建成北京地标性建筑——盘古大观。
3月29日深夜,郭文贵通过盘古大观官微发布回应公告,大爆胡舒立与北大方正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李友的"私情"等负面消息。财新传媒则在3月30日发布声明,指郭文贵的爆料属于恶意造谣,败坏胡舒立的名誉,财新方面已经报警,并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昨天,财新传媒又在香港主要媒体发表中英文声明,并决定在港起诉北京盘古氏公司及郭文贵,以及《香港商报》《苹果日报》等涉嫌传播诽谤的媒体。
郭文贵和胡舒立的"揭底"之争引发有关北京不同政治势力"角力"的传言。据香港《南华早报》、美国之音等媒体前天报道,郭文贵声称当初介绍他与刘志华相识的人,现在还是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之一;自他与胡舒立爆发揭底大战后,正在博鳌论坛开会的高层人物都直接找他谈话,但"这件事情我是一定要走到底的,只是刚开始"。
不过,中国媒体对郭文贵的"爆料"反应冷淡,无论是官媒还是市场化媒体都很少引用郭文贵的回应。
《北京青年报》官网昨天发表评论说,究竟是哪根稻草压倒了郭文贵和李友等人,现在还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回看去年那段时间的新闻,令计划(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落马是头等大事。郭李二人的争夺是不是由此开始,现在都不清楚,但猜想迟早会被"证明"或者"证伪"。
胡舒立,据百度百科介绍,是一位毕业工作三年就受到美国“世界新闻研究所”邀请访问的调查记者,是一位曾当选美国《商业周刊》50位“亚洲之星”之一的传奇人物。近日,胡舒立再次成为舆论场的焦点人物。而她此次的对手,是一名叫做郭文贵的商人。
这场舆论战的起因,是缘于胡舒立创办的财新网发表系列长篇报道,揭露郭文贵的发家史。财新系列报道指出,郭文贵是北京政泉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商关系网,通过官商勾结攫取不义之财。
财新网报道的一个背景,是2014年年底,政泉控股和北大方正围绕方正证券百亿市值的股权进行激烈的争夺。政泉控股连续爆料,目标直指方正证券原首席执行官李友及其众高管,内容牵扯多笔权钱交易。
最终,李友等高管悉数被带走调查,政泉控股顺利进入方正证券董事会。
财新网报道刊出之后,3月29日深夜,郭文贵通过盘古大观官微发布回应公告。该回应认为,胡舒立之所以揭露郭文贵,是因为胡舒立与李友有非正常私人关系,且胡舒立“非法持有方正证券股票”,而郭文贵自称是方正证券合法的第二大股东代表。
另外,该回应认为李友此前曾试图侵吞郭的个人财产。
3月30日,郭文贵又通过电话采访的形式向境外媒体爆出更多消息,该报道写到:
【"李友的运作方式,就是把当官的都拉下水,给他们经济利益,形成保护伞,否则怎么可能有那大的一笔贷款?"他指出:"他们现在想把视綫引到我身上,打压我,在银行贷款到期前,把股票卖掉!
"】
郭文贵的回应引得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3月30日,财新传媒发布声明,指郭文贵的爆料属于恶意造谣,败坏胡舒立的名誉,财新方面已经报警,并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3月31日,财新传媒又在香港主要媒体发表中英文声明,并决定在港起诉北京盘古氏公司及郭文贵,以及《香港商报》等涉嫌传播诽谤的媒体。
郭文贵3月31日表示,他“欢迎”财新传媒报警和对他的指控,但他要求和财新传媒负责人胡舒立“公开对话”,用证据澄清事实。
郭文贵通过其微信账号回答《联合早报》的采访,他认为,财新传媒和胡舒立向警方报案是转移焦点,是想避开与他进行公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