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超年龄 于汉超往事:酷暑跑30公里 父亲是足球路导师

2018-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那一年,于汉超冬训完坐船从上海返回大连,五等舱,两天两夜的颠簸让他昏天暗地吐了一整天.那一年,于汉超和队友们,战绩不佳,在酷暑时分,从旅顺跑回了30多公里以外的夏家河子.那一年,于汉超经历两次手术,多个月的休战后胖了30斤,然后,他用了45天,又减了30斤--于汉超年龄 于汉超往事:酷暑跑30公里 父亲是足球路导师曾经的那些波折和不顺,在30岁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于汉超已经可以淡看,"我后来对自己说,男人到了30,对自己好一点,该经历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于汉超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关键词

那一年,于汉超冬训完坐船从上海返回大连,五等舱,两天两夜的颠簸让他昏天暗地吐了一整天。

那一年,于汉超和队友们,战绩不佳,在酷暑时分,从旅顺跑回了30多公里以外的夏家河子。

那一年,于汉超经历两次手术,多个月的休战后胖了30斤,然后,他用了45天,又减了30斤……

于汉超年龄 于汉超往事:酷暑跑30公里 父亲是足球路导师

曾经的那些波折和不顺,在30岁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于汉超已经可以淡看,“我后来对自己说,男人到了30,对自己好一点,该经历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于汉超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关键词汇就是“家”,大连,他生于斯,长于斯,于是不难理解,在2012年底转会的时候,他首选选择了大连阿尔滨,而不是广州恒大。

于汉超年龄 于汉超往事:酷暑跑30公里 父亲是足球路导师

东北三省,计划经济时代下,那是“共和国的长子”。

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星罗棋布,无数的厂矿大院,生活着无数的厂矿子弟,而大连人于汉超就是其中的一个。

父亲于东光和母亲方国凤都是大连水泥厂的职工,不仅如此,于汉超的奶奶也在该厂,他的姥爷是厂里的工程师,二姨在水泥厂的图书馆,小姨则是水泥厂中学的老师。

于汉超年龄 于汉超往事:酷暑跑30公里 父亲是足球路导师

毕竟在足球城,父亲于东光是个足球爱好者,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汉超小时候淘气,特别“皮”,刚上学的时候,父母给他报的兴趣班是美术,画画,这显然不符合于汉超的胃口。

“你家孩子太皮了,别让他画画了,还是让他去找个运动项目吧。”

运动项目,自然是足球,于汉超的一位伯伯认识大连足球业余界的几位教练,几经联系以后找到了东北路小学,测试合格的于汉超,结束了自己“不成功”的画画生涯,正式进入这所号称全中国第一的足球小学。

从此,父亲陪着于汉超在足球的道路上成长,而母亲则默默支持,照顾他的起居。“我们家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收入也不高。为了给我增加营养,他们的大部分工资都给我买牛肉吃啦!”于汉超说。

父亲对于汉超很严厉,这种严厉来自于两方面,足球以外的闯祸,少不了一顿打,足球以内的,少不了一顿批评。

进入东北路小学不久,每天练完以后,回到家,父子俩还会到家附近的一个小学球场里去加练,球场是土场,这个场地是开放的,你于家父子可以来练球,别人也可以在这里练车。

刚踢球不久的于汉超颠球、带球,但达不到父亲设定的心理标准,焦急的于东光越看越生气,他一脚把球踢到了旁边的车上,然后开始骂:“这里是踢球的地方,不是练车的地方。”于汉超心里也憋屈,也开始骂:“都怨你,在这里瞎开什么车!”

父亲更加生气,把练车的人骂走以后,然后对着于汉超一顿踹:“球踢得臭,还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在我完全成长独立以前,我爸都是我足球道路上的主导者和设计师,这种事情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免不了的,很正常。”父亲的期待,像鞭子一样抽着于汉超快速成长,毕竟他去东北路小学时,已经比同辈人晚了几年。

在足球上起步晚了一点,在“大院”里面,父母之间对于孩子的比较也是无形的。大连水泥厂的子弟里,有读重点大学的,有直接出国的,也有走其他路线的,踢球的还不止于汉超一个呢!但终于还是于汉超踢了出来,从小孩到职业球员到中超到国家队,但无论踢到什么程度,当初一起踢球的发小们那份感情还在。

所以于汉超自嘲:“其实我自己踢球的装备比他们还差。”每次赞助商发衣服鞋子的时候,于汉超都会把合适的留下来,回到大连以后,就把这些鞋子,衣服送给当年同在大院里踢球的小伙伴们。

于汉超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关键词汇就是“家”,“大连”,“东北路”,于是不难理解,在2012年底转会的时候,他首选选择了大连阿尔滨,而不是广州恒大。

2014年,在转会到广州恒大以后,里皮说:“你来晚了两年,你错过了两个联赛冠军和一个亚冠冠军。”

进入到东北路小学,是于汉超的足球起点。

父亲的焦急可以理解,这间小学,85年龄段有冯潇霆、董方卓;86年龄段有秦升、赵明剑,87年龄段有杨善平、丁捷、小一点的88、89年龄段有杨旭、王大雷等,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于汉超进来的时候,别人都已经小有名气。

那时候在东北路有“小球王”之称的,是出生于1986年的姜晨。“幸好我又勤奋还有点天赋,不然怎么追得上他们啊!”于汉超说。

加练,是于汉超的常态。

在东北路,最早带于汉超的是郭敬东教练,这是一个真正把队员当自己孩子的教练。

东北路小学每天都要去南方冬训,家庭经济条件宽裕的,孩子可以坐飞机去,经济条件一般的,坐船往返。

大连到上海之间两天两夜的海路往返,对于于汉超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从大连出发到上海时,一般风平浪静,感受不深刻;而在上海返回大连,顶风而上,住在五等舱的于汉超和队员们苦不堪言。“五等舱其实已经在水面下了,轮船颠簸,一会入水,一会出水,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一堆人在五等舱,有精力的可以从五等舱一路跑上去,直至跑到甲板上,而受不了的,则在晕船中感受着天翻地覆。“有一次吐了一天,整个人昏昏沉沉,我们郭指导就在旁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不仅如此,某年在浙江嘉兴冬训,因为天气阴冷,于是小队员们在宿舍里用电炉子取暖,结果发生火灾,不仅随身的衣物没有了,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也没了,还是这位郭敬东指导,照顾着于汉超的饮食起居。“我父母说,教练你先把帐记着,回到大连以后把钱还给他,但他说不用,那个年代这种互相信任的感情,真的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除了郭敬东,于汉超至今仍记得在东北路小学教过他的各个教练:王国新、孙福宝、谭德福,门将教练小邓。当然,还有他曾经的班主任,沈静。

“我最擅长的科目是语文,沈老师就是教我们语文的。我们这帮踢球的孩子,其实成绩都不错,很多都是三好学生,我自己也是,还拿过体育标兵。”

这位于汉超曾经的班主任,现在已经是东北路小学的副校长。

当然,还有一个人曾经在于汉超的足球抉择道路上一锤定音,那就是东北路小学的总教练柳忠云,他带着87的这批队员时间最长。

柳忠云非常严厉,尤其是当队员们达不到他的技术要求的时候。“严师才能出高徒”,这是他的宗旨。

当这批队员准备小学毕业进入中学时,是否继续在足球的道路上继续下去,成为每个家长的疑问。于汉超的父亲问:“他到底是不是踢球的这块料,如果不行,我们就不练了,赶紧到别的中学去,进行正常的文化课学习。”

柳忠云说:“你家孩子有前途,踢球是块好料,放心让他去踢吧。”

“他们对我的足球道路影响非常大,我至今都感谢他们。”于汉超说。

在东北路小学,于汉超还得到了日后一直被叫的外号:猴子。“那时候小,长得又黑,耳朵又比较大,所以就被他们取了这个外号。”

对于这个外号,于汉超不服气,也不喜欢,但是是被他大的队员起的,打也打不过,唯一能“报复”的方式,就是也给他们取外号。“我以前不喜欢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喜欢,但现在可能我也不喜欢。但时间长了,就慢慢接受了,以前叫猴子猴子,后来叫猴哥猴哥……”

“猴子”会骂另外一个人“猴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年恒大和富力的比赛中,于汉超和富力外援乌索发生过冲突,事后乌索说于汉超骂他“猴子”。于汉超说:“我没有骂过他,当时这件事情出来以后,我不想多说话,也不去想让这件事情继续发酵下去,当时斯科拉里主教练也说要保护自己,不要对外发声,让事情慢慢淡化。你想想,我怎么可能骂他猴子呢?不过事情结束后,他报复我却受伤了。现在我还是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回到赛场上吧。”

在东北路,于汉超开始慢慢成长,这里有他的教练,他的老师,当然,还有他未来的妻子,他的太太邱笑寒是他在东北路小学读书时的同班同学,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在于汉超离开大连,在沈阳开始他的辽足生涯时,他的太太则在沈阳的东北大学上学。

“我们之间没有太浪漫的故事,但这段姻缘是上天注定的。”

从东北路小学毕业,于汉超这批队员落在了一个叫程显飞的人的“手里”。

这位类似于徐根宝的教练,刚刚离开当时的大连实德,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这批孩子身上。

吃,住,训练比赛的费用都由他负责,程显飞把这批孩子带到大连铁路队,于是,于汉超在1999-2003年,在大连的夏家河子,开始了他作为职业球员前的最后冲刺。

每周要跑两次旁边的山坡,这是体能训练科目,每周最多的时候是一天三练,但最难忍受的是,初冬时在夏家河子的海滩进行训练。严寒中,海滩上还结着冰渣子,于汉超和他的队友们就这样练着他们的一打一,二打二,各种摸爬滚打,训练的时候身体还是热乎乎的,不觉得冷,当训练一结束,每个队员的身上都重了两三斤,这时候,凌冽的海风刮过来……

“条件就是这么艰苦,得一步一步熬过来,现在想起来,那也是磨练人的意志的一种方式吧。”

对于这支队伍,程显飞自然是充满了期待,但某次在旅顺的比赛,队伍踢得非常差,怒不可遏的程显飞决定:踢得这么差,别想坐车回大连了,你们就从旅顺跑回大连去!那正是酷暑时分,这批队员从旅顺跑回到30多公里以外的夏家河子,途中实在受不了,就到农村家里的人家去讨水喝……“小孩那时候不理解,但现在想起来,程导为了让我们成长,真是什么招数都用了。”

在程显飞的带领下,这批队员的潜力和价值都慢慢显现出来,2003年,辽足决定用290万元的价格把他们集体买走,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实德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和家长们接触,希望他们留在大连,于汉超听到这个消息,自己的想法是:“那时候在辽宁队已经注册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去实德,如果去了,那就是双重注册,所以有的家长有的队员有分歧,但我自己连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一年,于汉超16岁,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主见和想法,去辽宁---虽然那支十连冠的辽宁队离他很遥远,但辽小虎的余威犹在,毕竟1999年他们还差点创造了凯泽斯劳滕的奇迹。

而程显飞也完成了培养这批球员的使命,这位于汉超口中可以媲美徐根宝的老教练,现在已经在昆明市足协,继续他培养中国青少年球员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