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思想的批判 【避世论哲】冯友兰: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

2019-0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其实,自然.社会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并不是哲学的直接对象,而是间接对象.因为,对于自然.社会.个人及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事,哲学只是对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反思,即对具体科学所获得的认识.知识的反思.冯友兰思想的批判 [避世论哲]冯友兰: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因此,冯友兰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就二者的区别看,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及其关系问题的思想.知识的认识,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哲学不是初级科学,不是太上科学.冯友兰思想的批

其实,自然、社会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并不是哲学的直接对象,而是间接对象。因为,对于自然、社会、个人及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事,哲学只是对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反思,即对具体科学所获得的认识、知识的反思。

冯友兰思想的批判 【避世论哲】冯友兰: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

因此,冯友兰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就二者的区别看,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及其关系问题的思想、知识的认识,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哲学不是初级科学,不是太上科学。

冯友兰思想的批判 【避世论哲】冯友兰: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

冯友兰根据自己对列宁关于认识论、辩证法(即哲学)与各门科学的关系的研究指出:认识论和辩证法不是超乎各门科学之上的太上科学,也不是从这些知识中拼凑出来的科学大纲,而是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冯友兰思想的批判 【避世论哲】冯友兰: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

根据我们上面这些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反思必然意味着批判,因为不对已有的观点进行批判,就无所谓反思。所以哲学同时也是批判的学问。

综观哲学史,有所成就的哲学家都会对前人的观点做出批判,有时甚至会非常苛刻。在希腊时期,两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哲学大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如此。为此,亚里士多德说出了他的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虽然最终真理不一定掌握在亚氏手中,但他对其老师的批判却很少留情面。

当然,哲学绝对不是仅仅批判。因为大家之所以被称为大家,不是因为他们的批判,恰恰是由于作出的建设。其实很明显,在其他领域,发现他人的问题可能很重要,但在哲学领域并非如此。因为在哲学领域,从来就很少形成共识。

对他人的批判不一定说明别人是错的,更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批判往往只意味着两人的观点不同,更深层的可能是价值观不同而已。当然有所创新的批判还是很有价值的,而如果只是引用一个人的观点去批判另一个的观点则没更大的意义。因而,批判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哲学不等于批判。所以这个定义只能有相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