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介绍 文天祥死前提了一个要求 忽必烈为何不敢答应?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到文天祥,人们就会想到他是一个民族英雄,最后被忽必烈给杀了. 其实,在忽必烈杀他前,文天祥曾经提出一个要求,但是忽必烈没有答应,还是把他杀了.那么,文天祥提了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文天祥文天祥介绍 文天祥死前提了一个要求 忽必烈为何不敢答应?人们提到文天祥,立即会想到他的那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正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文天祥不惜丢掉了姓名.文天祥的成功,应该是是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他小时候,长得就很帅.史料记载他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

提到文天祥,人们就会想到他是一个民族英雄,最后被忽必烈给杀了。 其实,在忽必烈杀他前,文天祥曾经提出一个要求,但是忽必烈没有答应,还是把他杀了。那么,文天祥提了一个什么样的条件?

文天祥

文天祥介绍 文天祥死前提了一个要求 忽必烈为何不敢答应?

人们提到文天祥,立即会想到他的那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正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文天祥不惜丢掉了姓名。

文天祥的成功,应该是是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他小时候,长得就很帅。史料记载他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

文天祥介绍 文天祥死前提了一个要求 忽必烈为何不敢答应?

文天祥很有才学,二十岁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文天祥介绍 文天祥死前提了一个要求 忽必烈为何不敢答应?

就如文天祥的那首诗歌所写,文天祥敢于和任何权贵最斗争。当时,元朝的军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宋理宗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当时,文天祥担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立即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看了文天祥的奏折,宋理宗没有同意。后来,文天祥到了今日江西高安任瑞州知州。也是因为敢于直言,朝中大臣屡次弹劾他。

应该说,宋朝的官僚制度救了他,宋理宗一直没有伤害他。

忽必烈

因为文天祥在今日江西做官,才更有机会参加宋末的抗元斗争。

公元1275年,蒙古元军沿长江东下,朝廷号令天下兵马勤王,抵抗蒙古军的侵扰。看到国家有难,文天祥卖掉了家产,招勤王兵至5万人,来到临安保卫皇家。不过,当他到的时候,宋朝皇帝已经跑了,于是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组织抗元斗争。后来,元军攻打江西,文天祥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后来被俘虏了。

当时,文天祥应该说是宋朝的脊梁人物,元朝忽必烈当然希望文天祥投降,如果文天祥投降了,就意味着宋朝的文人阵营坍塌,不过文天祥宁死不屈,决定就义,就像诗中描述那样---人生自古谁无私。

但是,在《宋史》中记载了文天祥临死前与忽必烈的一段对话,让人们产生了很多疑惑。书中说:临死前,忽必烈见了文天祥,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文天祥当然不同意,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国家已经灭亡,我本应以身殉国。假如您放我,我愿出家为道,再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乡,之后以一个方外之人(指僧道)的身份为您效力,如何”?

那么,忽必烈咋做的呢?

文天祥

文天祥的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但是忽必烈还是将文天祥杀了,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1、忽必烈怀疑文天祥有诈。按照文天祥的说法,要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乡,之后才能到忽必烈身边效力。这种想法,忽必烈是万万不能同意的,万一文天祥逃出去后,再组织一伙抗元军队呢?

2、文天祥的作用已经小了。忽必烈要杀文天祥的时候是在1283年,4年前发生的崖山海战中,宋朝的皇室已经灭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蒙元已经统一了南宋,文天祥已经不像刚刚被抓那时重要。所以,忽必烈想到还是杀掉省心。

3、蒙古皇帝的短视。忽必烈应该是汉化比较严重的蒙古皇帝,但是在骨子里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血性,所以从骨子里是不相信文天祥会投降的,所以一定要杀掉他。如果忽必烈放了文天祥,当时宋朝已经灭亡,没准文天祥也会像耶律楚材那样的人才,不过忽必烈没有完颜阿骨打那样的心胸!

4、当然,也可能记载有误。因为《宋史》是元潮人修的,也可能故意埋汰文天祥,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