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兵团 “东北王”林彪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前前后后

2019-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林彪号称东北王,决战东北时,在毛泽东的授权下,手握东北军政大权.然而,林彪并没有最后决定权.那么,最后决定权在谁手上呢?毛泽东吗?不是,林彪决战东北时说:与其说等我下令,不如说等二局(情报部门)下令.林彪打仗是以情报,来判断最后决定.廖耀湘兵团 "东北王"林彪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前前后后林彪:与其说等我下命令,不如说等二局下命令1948年9月30日晚,夜色迷蒙,两列火车相继缓缓驶出双城.乘坐在第二列火车上的是精干的东北野战军首脑机关.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正处在大战前的沉思之中.他们即将投

林彪号称东北王,决战东北时,在毛泽东的授权下,手握东北军政大权。然而,林彪并没有最后决定权。那么,最后决定权在谁手上呢?毛泽东吗?不是,林彪决战东北时说:与其说等我下令,不如说等二局(情报部门)下令。林彪打仗是以情报,来判断最后决定。

廖耀湘兵团 “东北王”林彪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前前后后

林彪:与其说等我下命令,不如说等二局下命令

1948年9月30日晚,夜色迷蒙,两列火车相继缓缓驶出双城。乘坐在第二列火车上的是精干的东北野战军首脑机关。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正处在大战前的沉思之中。他们即将投入气势恢宏的东北决战,直扑东北的大门--锦州。

廖耀湘兵团 “东北王”林彪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前前后后

在他们前面的那列火车上,东野二局几十部电台正严密监控着东北全境及邻近地区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动向。

林彪善战,却在四平吃过大亏。林彪后来总结,问题出在情报上。

此后,林彪着力打磨麾下的情报部门。苏静从山东来时,尚只带了10余人,不久发展到30人左右。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从延安军委二局来到东北,有力地增强了东北的侦破能力。1947年5月,军委二局局长兼晋察冀军区二局局长曹祥仁到达东北,对组织机构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将技侦业务从情报处分离出来,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二局。

廖耀湘兵团 “东北王”林彪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前前后后

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在南满的陈云、萧劲光的支持下,辽东技侦人员并入二局。随着辽东的刘忠、于天镜、魏升廷、蔡海波、孙吉梦、于克勇、刘承远等人的到来,二局技侦人员达到100余人。

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举办训练班,增加技术装备,扩大和加强了侦收与破译力量。到辽沈战役前夕,东野二局已形成一支含120名侦收员、60名破译员,总计400人并配有40余部电台的技侦力量。放眼我军,四野的技侦力量也是最强的,可见林彪的重视程度。

在林彪的亲自领导下,东野情报部门创造出了一套新的工作方法,不久便破译了敌军高级密码,重新掌握了东北敌军的一举一动,有力地配合了1947年秋季和冬季的攻势作战,并为辽沈大决战作好了扎实的技术准备。

林彪曾说:“有人说我会打仗,我打仗靠的是情况明”,“掌握敌人情况靠的就是你们”。林彪还说:“作战方案定了,部队部署好了,敌情有变化,与其说等我下命令,不如说等二局下命令。

1948年3月16日,在冬季攻势结束的第二天,林彪、刘亚楼特地到二局看望大家。林彪赞扬说:“二局工作很重要,在这次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战争之胜利有你们的工作因素,其作用不亚于几个纵队。”刘亚楼说,技术侦察“是指挥员的命根子,须臾不可分离”。难怪习惯于在野战中只带四五个参谋的林彪,这次要把二局三四百人带在身边。

林彪因情报摇摆不定,让毛泽东大怒

10月2日,列车接近郑家屯。二局侦悉,蒋介石飞抵沈阳,成立东、西兵团对进,夹击我围攻锦州之师。敌新五军和第九十五师拟于葫芦岛登陆,增援东线侯镜如兵团,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向锦州推进。林彪顿感压力倍增:“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

在这种情况下,林彪立即决定,停止前进,重新回身打长春。甚至跟罗荣桓和刘亚楼都没有商量,当真是靠“情报”来做决定。罗荣桓为此跟林彪大吵了一架。毛泽东收到林彪的电报也大发雷霆,非常生气。毛泽东认为攻锦州是关门打狗,大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岂能因为小小的变化而畏手畏脚?这个时候,又有新的情报分析送过来。

在罗荣桓的坚持下,三人重新研究了情况,感到虽然情况有变,但仍有胜算,还是应该不顾一切地按原计划拿下锦州。刚刚发出的电报确有不妥,但已无法追回。

10月3日清晨,列车到达彰武以北的冯家窝堡,此时中央尚未回复野司的前一封电报。林、罗、刘再次致电中央,表示在新的情况下“我们拟仍攻锦州”。这是研究了二局的情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攻锦部署和计划之后再次下的决心。东野前一封电报招致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在接到野司的后续电报时,他转怒为喜,遂致电林、罗、刘,表示“甚好,甚慰”,并指示对新的部署要“大胆放手和坚决地实施”。

10月4日,列车抵达阜新。在阜新停留期间,曹祥仁、钱江奉命到林彪住地参加敌情研究会。东野首长根据敌情变化调整和完善了战役部署:增调两个纵队由辽西南下,以总兵力25万人攻锦,另以8个师在塔山阻击敌东进兵团,以12个师钳制敌西进兵团,以部分部队继续围困长春或准备打援。

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天的轨道行程中,东野二局共提供有价值的情报100余份,破译敌军新密种6个。从长春到沈阳再到锦西,敌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的行止,以及长春、沈阳之敌的情况全都放在林彪桌上,情报完整、及时。

二局对锦州敌情洞若观火。林彪说:“有了密息(二局)情报,打胜仗可以说有绝对把握。”

10月14日上午9时30分,东野炮纵和各纵队的600门火炮齐声怒吼,6个纵队从锦州城外密布于田野中的蜘蛛网式的交通壕里一跃而起,发起对锦州的总攻。二局死盯着敌情变化,不断向总部报告情况。林彪的各种指令也随即发出。

东野参谋处处长苏静曾说:“东野的指挥叫超常指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二局的情报。野司命令经常不通过兵团,不通过军,直接发给师,军、兵团对此都不提意见。”锦州城内敌军总司令范汉杰的指挥部临时易地,但他仍感到,“我到哪里,解放军的炮火即跟到哪里,好像完全了解我的位置一样”。

31个小时,歼灭10万敌军。锦州攻坚战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战役。攻克锦州,东北战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东野完全控制了战役的主动权。二局为野司掌控战场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歼廖耀湘围歼廖耀湘,没有情报,林彪判断敌人原地不动,果断而迅速的给他“包了饺子”

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颗钉子,扁担一折两截,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然而,东野首长决心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部围歼长春可能突围之敌”。

此时,久困于长春的敌军出现变化。10月15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当日,二局侦获驻沈阳的东北“剿总”致驻守长春的“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的电报。电报是用东北“剿总”与驻守长春的第一兵团的一个专用密码发的。据当时破译这份密码的孙世聪回忆:“由于这个密码是刚刚突破的,我们尚不能译出这份电报的全文,但从片言只字中知道这是一份命令长春守敌撤退的电报。

曹祥仁(二局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逐字逐码地进行破译研究。

当电文中出现‘立即向沈阳转进……违者军法从处……中正手谕’这样一些文字后,曹局长顾不上吃晚饭,拿上这份电报,坐上通信员开的摩托车,赶到牤牛屯向林彪报告。”林彪当即下令,位于彰武地区的第六纵队以急行军速度,日夜兼程开赴沈阳与长春之间的昌图地区,阻击并聚歼长春南撤之敌。

在解放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之下,10月17日,曾泽生的六十军起义;19日,郑洞国和新七军放下武器,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18日,位于后方的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高岗和东北军区副参谋长伍修权及时建议,应抓住时机,迅速解放东北全境。在此形势下,经请示毛泽东同意,东野主力立即回头,歼灭在辽西平原的廖耀湘兵团。

东野首长要二局查明廖耀湘的指挥意图。曹祥仁到野司开会后,回到二局传达林彪的指示:“你们分析廖的动向,不要那么多,三四个方案,就问你们他到底要上哪儿,二局要拿出情报来!”曹祥仁感到压力很大。解放军攻克锦州后,廖耀湘率领援锦的西进兵团,正在辽西的彰武、新立屯一带,而这几天廖兵团的无线电几乎完全静默,侦察台无报可抄。

没有新的情报,回答不了林彪的问题。曹祥仁凭着多年的战场经验,经过分析、思考,向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报告:“大兵团作战离不开无线电联络,没有无线电联络就可以判断,廖兵团肯定是在原地按兵不动,犹豫不前。

”后来披露的文献表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蒋介石其时要求廖耀湘继续西进,收复锦州;卫立煌要廖退回沈阳;而廖自己则想向营口转移,从海上撤离东北。三级指挥意见各异,廖耀湘举棋不定,痛苦难言。一向对二局极其信任的林、罗、刘接受了二局的判断,于10月20日定下了在野外围歼廖兵团的作战计划。

锦州战役后仅仅休整了三天,东野各部便从四面八方向廖耀湘逼近。10月22日,黑山阻击战打响,堵住了廖耀湘向南的退却之路。10月23日,各纵队大体完成对廖兵团的合围。林彪下达命令:敌正向南总退却,我军要“乘敌撤退之中,与敌决一死战”,务求“歼灭全部敌人”。

要在野战中歼灭敌人10万精锐部队,在解放军以往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大平原上廖兵团如何行动,二局严密布控。廖部两广籍的官兵很多,战事紧急时常使用广东话通联。为适应此情,二局早已训练了一批能听懂广东话的侦听员。

当廖兵团在黑山遭到东野十纵顽强阻击,陷入解放军大军包围之时,廖耀湘再也沉不住气了,情急之下操着广东话通过无线报话机命令所部:“向东突围,如不成,转向东南。”二局当班侦听的二股股长黄振堂就是广东人,把廖的命令听得真真切切。

事关重大,曹祥仁立即找到黄振堂,放出狠话:“这件事太重大,报错了可是要杀头的。”黄振堂答:“杀不杀头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凸显技侦工作的压力--办公室无异于浴血阵

这一时期,敌人主要使用话报,所以二局情报的时效特别快。林彪抓住廖兵团动摇的大好战机,在10月25日下达了围歼廖兵团的命令。26日,双方在野外展开混战。二局侦悉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已撤到胡家窝棚,东野总部即令各部迅速向胡家窝棚进击歼敌。

当晚三纵发起攻击,敲掉了廖兵团的指挥部。26日下午,由于去营口的路被解放军阻断,廖耀湘下达向沈阳撤退的命令,结果又被二局截获。几乎在同一时刻,林彪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各部趁夜“主动寻敌攻歼”。

27日,大混战继续,东野各部对敌实施迅速的包围、穿插、分割。在东野猛烈打击之下,廖兵团溃不成军,5个军12个师全部被歼。廖耀湘化装潜逃,11月6日在黑山以西被俘虏。廖耀湘兵团被歼后,沈阳守敌已无斗志,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10月31日,二局侦获,沈阳敌总台向位于葫芦岛的杜聿明报告,“情况紊乱,已成无政府状态”。11月1日,东野对沈阳发起总攻。11月2日,解放沈阳,同日解放营口。至此,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林彪为何失算,敌52军从海上逃脱了上万人

在东野庆功、总结期间,刘亚楼在总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技侦部队在辽沈战役中立了大功。当时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员就是凭借技侦情报来下达命令的。”在辽沈决战全过程中,东野二局对锦州、长春、沈阳敌军的各级各部情况进行了全面、及时、有效的控制,使林彪在指挥上应对自如能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在大追击中,敌52军从海上逃脱了上万人,让林彪好不懊恼。

情况是怎么回事呢?敌52军仓皇逃窜,连电台也不架设,也不使用无线电通讯,我情报部门一筹莫展。林彪的判断于是失去了准星。毛泽东对此提出批评,称之为“一个不小的失着”。林、罗、刘为此向中央作了检讨,可见情报工作对林彪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