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集(二)赏析 北方诗话|冯至之《十四行集·二》

2019-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年少成名,20世纪20年代为浅草社和沉钟社的重要成员,写诗办刊,卓有成就.后来接受德国哲学的熏陶,先后在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就读,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为他诗歌的哲理性写作奠定了基础.有<十四行集>出版,为汉语十四行诗的代表性作品.冯至十四行集(二)赏析 北方诗话|冯至之<十四行集·二>西方的十四行诗作为一种诗体形式很早就引入中国,新月诗人朱湘曾有<石门集>出版,比较早地展现了汉语新诗的十四行诗成就.冯至是德国文学的专家,德国古典哲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年少成名,20世纪20年代为浅草社和沉钟社的重要成员,写诗办刊,卓有成就。后来接受德国哲学的熏陶,先后在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就读,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为他诗歌的哲理性写作奠定了基础。有《十四行集》出版,为汉语十四行诗的代表性作品。

冯至十四行集(二)赏析 北方诗话|冯至之《十四行集·二》

西方的十四行诗作为一种诗体形式很早就引入中国,新月诗人朱湘曾有《石门集》出版,比较早地展现了汉语新诗的十四行诗成就。冯至是德国文学的专家,德国古典哲学深深影响到了他研究与创作,他的诗歌经常可以找到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子,他的十四行诗基本都是哲理诗,或表达生命的激昂,或表达死亡的悠然,或表达对现实的感喟,等等。

冯至十四行集(二)赏析 北方诗话|冯至之《十四行集·二》

1942年,冯至的《十四行集》由桂林明日社出版,是汉语新诗十四行诗取得的更为成熟的成绩,冯至对西方诗歌文学的熟稔和对汉语文学的深厚学养,使得来自异域的十四行诗在他的笔下炉火纯青,也标志着冯至告别早期单纯抒情的写作技法,走向思辨的哲理诗创作。

冯至十四行集(二)赏析 北方诗话|冯至之《十四行集·二》

《十四行集》是冯至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诗集,共27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是对死亡与生命关系的乐观从容思考。人生一世,春夏秋冬,秋收冬藏的季节,恰恰也是生命轮回的起始和结束。在时间的循环往复中,花卉凋零,蝉蛾脱壳,离去的都归为尘埃,存下的,将重新获得新生,而在这个过程中,顺从自然的要求,积极而主动地迎接世事更迭,体现的是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作为时间艺术的优美体现,音乐是永续的,在死亡与新生的二元关系中,诗人把人生比喻为超越于具体意义之上的音乐的永恒,最终“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对于现代诗来说,诗歌语言的核心在于意象,智性和情感的表现都要移情于具体的意象,才能获得诗性的特质。这首诗就是围绕“树”的意象展开的,更具体点说,就是冯至一直青睐,并赋予生命和灵魂意义的“有加利树”,这在《十四行集》其他的诗篇曾有专章的书写,比如《有加利树》。

这里借用树、树叶与秋风的相连关系,来隐喻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对命运的达观与正视,“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化作春泥更护树,将个人的牺牲上升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捍卫和甘愿牺牲。

在无法挣脱命运的宿命带来的生死苦难时,作者能够从哲学的意识上来处理日常的困境。一如花卉树木在秋天的自然凋零,亦如蜕化后的蝉蛾,似死实生的轮回,焕发了生命的崇高感,死亡的意义也就在生与死的交互转换中达致永恒,有限与无限,看似互相矛盾,实际却是一致的意象相辅相成,累积出饱满的诗意张力。于是,生如音乐优美多情,死则如一脉默默的青山,沉寂而恒久。

诗歌的意旨易懂,哲学指向和意象选择也较为明易,诗人能将深厚的哲理内容用日常意象彰显出来,在十四行诗的诗体形式中,显示出作者较为熟稔的诗歌修养。朱自清的那句“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在这首诗里可谓不虚。

沉思的诗,哲学的诗,思辨的诗,冯至从早期青春抒情性诗歌的写作转向智性的深度写作,留下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传统在汉语新诗中的优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