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招聘 “北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

2019-06-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寺庙,是佛教传教的场所,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中国的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始建于东汉(68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从北魏开始,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作为中国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寺庙,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相国寺招聘 "北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我国的寺庙多选址多于名山幽林之处,其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

寺庙,是佛教传教的场所,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中国的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始建于东汉(68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从北魏开始,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作为中国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寺庙,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大相国寺招聘 “北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

我国的寺庙多选址多于名山幽林之处,其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深山藏古寺”,“托体同山阿”, 殿堂、佛塔、亭榭、游廊等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和谐、宁静,韵味无穷。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神同在”、“阴阳转换”哲学理念和宇宙观的体现。

大相国寺招聘 “北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

中国的寺院建筑还有一大特点,更多地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的结构布局,建筑形状和装饰占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典雅庄重,意境深远。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

大相国寺招聘 “北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